錢財不能不提,收銀子,等于收了封口費,讓張崢安心,這個代表醫德。醫者,不會亂說話。
“你還不如去搶!”
張崢惱羞成怒,從沒見過這么死要錢的,看一次,就給配點藥丸,就要十兩銀子?百草堂的名醫,出診都沒那么黑!
“大人,您總拿我和那些小透明比什么啊。”
李海棠也很不高興,看病收錢,天經地義,她可沒說自己免費看診。
堂堂鹿城知府,不知道搜刮多少民脂,就差她這十兩銀子?
二人在茶水間吵架,張如意拉著藍衣二人把耳朵貼在門口,對話聽得一字不差。
“小姐,咱們用不用進去救場?”
藍衣很擔心李海棠,老爺的脾氣古怪,又愛較真,不是心慈手軟之人,萬一有失君子風度,再打起來,李海棠一個較弱的女子,定然要吃虧。
“不用。”
張如意笑得眉眼彎彎,嘿嘿,瞧瞧她聽到了什么!原來他爹爹有那方面的隱疾啊。
無論在京都,還是北地鹿城,自家爹都是府上一霸,難得看見他吃癟,張如意心里暗爽。
張崢:“……”這么拖后腿的熊孩子,肯定不是親生的!
“唉,海棠要是我的后娘就好了。”
張如意感嘆,府上雞飛狗跳,總比安靜的像墳場好,李海棠和她對脾氣,還能說點知心話。
藍衣抹了一把眼淚,希望她家小姐悠著點。先不說李海棠是有夫之婦,就是年齡上,還比小姐小上一歲,讓老爺老牛啃嫩草,這樣好嗎?
茶水間內,一番唇槍舌戰,最后以張崢失敗告終,他灰溜溜地逃出去,一身狼狽,走之前,還交代張如意把銀錢結算了。
“父親,您不喝一杯茶水再走嗎?”
張如意心里憋笑,假裝挽留,不知為何,看到爹爹抱頭鼠竄的狼狽模樣,她心情也跟著好上幾分。
張崢一個趔趄,差點在門口摔了個狗啃屎,他發誓,自己沒有這么坑爹的女兒!
他落荒而逃,不是說不過李海棠,而是,整個茶水間都是她身上海棠花的香氣,那紅艷艷的嘴唇,一張一合,他又聯想到小冊子,怕被看出異樣,趕忙溜之大吉。
“藍衣,記得提醒本小姐,以后爹爹和我置氣,我就說要接海棠進府!”
張大小姐揚眉吐氣,在李海棠臨走之前,又給銀子,又裝了不少從京都帶的好東西,聽聞她弟弟在麓山書院念書,特地取了壓箱底的筆墨紙硯,送給李海棠。
幾乎是空手而來,滿載而歸,李海棠被送回家,發現,家里陳二叔和陳二嬸正在對著滿滿一院子的東西發愁。
“海棠,你可回來了!”
陳二嬸拉著李海棠,額角脹痛,一上午,人就沒斷過,陸陸續續上門送東西的人,把門口都堵住了。
鄰里之間送點吃食,小物件,禮尚往來,陳二嬸能做主,到時候家里回禮,互不相欠。
不過,上門的自報家門,她和孩子爹都沒聽過,不收東西,對方就訴苦,說是他就是個下人,辦不好事,會遭受責罵。
夫妻倆一聽,也不好意思說什么了,就準備一張單子,讓他們自己記錄禮品的出處。
這是陳二叔想出來的主意,因為他不識字。
“海棠,我也得抓緊識字,不然真容易吃虧啊。”
陳二叔被激起斗志,想把狗蛋送到學堂,所學的交給他們一家子人。
“這是好事,我贊成。”
李海棠接過單子掃一眼,心中明了。鹿城里的生意人,成千上萬,有錢沒權,遇見一點事兒就傻眼,她和知府千金交好,可以牽線搭橋,這不,這幫人得到消息,聞風而動,馬上上門送禮。
左鄰右舍送的吃食居多,都不是貴重的,而其余的幾戶人家,送的各異,金銀,首飾,布匹,古董字畫,亂七八糟的,堆在地上。
李海棠看看,對方也覺得她根基淺,怕是沒特別在意,鹿城最大皮草鋪子,只送了一張狐貍皮,瞧不起她?
“收拾出幾間空房,以后專門做庫房。”
生意人精明,不見兔子不撒鷹,這點東西,對他們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李海棠心安理得的收下。
以后,家里送東西的越來越多,她都想在后院加蓋個罩房,專門存著寶貝,等有女兒,留著給女兒做嫁妝。
還未和野人夫君圓房,李海棠就想到孩子,她笑得甜蜜。掐指一算,用不了多久,蕭陵川就能回來了。
年關將近,李海棠忙著鋪子的改造工作,從圖紙到設計,全是她一人完成,請匠人幫忙打造,立夏偶爾過去看看。
立夏每天都給自己定好目標,從解剖兔子縫針開始,弄死了,她和干娘就能吃燉兔子,立夏很擔心自己吃多了,會變成三瓣嘴。
“放心吧,這個沒有根據。”
大齊有個習俗,有身孕的婦人在懷孕期間不能吃兔子肉,不然,將來肚子里的孩子嘴就和兔子一樣。
這個完全沒根據,再者,立夏也沒懷孕。
上次和張如意分開,李海棠留下足夠的草藥,讓張如意每天按時藥浴。
許是知府衙門的馬車沒有再上門,家里周邊蹲守的人,想著她沒什么利用價值,這兩天很平靜,沒人上門送禮。
家里又恢復正常秩序,陳二叔和陳二嬸松口氣,把心思都用在種菜上,一刻不松懈。
今年鹿城氣候反常,農歷十一月,連續下了幾場大雪,氣溫驟降,大街上行人越來越少。
百姓們忙著修整屋子,掃雪,一刻不得閑,陳二叔原打算回到老家看看,也因此耽擱下來。
兩口子想開了,屋子倒了就倒塌了,地基還在,等攢銀了,回頭再蓋個保暖的石頭屋子。
和李海棠接觸越久,他們越不愿離開,現在更是趕他們都不走,并非是因為眼下的好日子,而是,人相處就有感情,二人可憐李海棠無父無母,把她當自家的閨女對待。
“海棠啊,你那個海蟲子,貨郎又送來一筐。”
陳二嬸就發現李海棠對海蟲子格外的狂熱,家里幾乎每天都吃,要么拌菜,要么炒大蔥,吃習慣了,覺得肉嘟嘟的,味道很好,慢慢接受,反而相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