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是安份得很,每日上衙下衙,一切正常得仿佛湖廣巡撫之爭與他不相干似的。”列回稟道。
“如此沉得住氣,可惜是個眼瞎的。”李橫明贊暗損地嘆一句。
列聽著,剛開始沒應反過來,想著陳右副都御史眼睛好好的,并不眼瞎,等到反應過來,才轉即又想到自家公子應當非是真說陳右副都御史眼瞎,那便該是在埋汰陳右副都御史眼瞎選擇了站營定陽候府。
心中覺得公子說話跟老主子一樣有趣,列不覺揚起嘴角笑了笑,附和道:“公子說得是。”
“除了蔡右侍郎、陳右副都御史,斬首任務再加兩人,錢左寺丞與凌寺丞。”李橫可沒忘處理這兩個生了敢傷他小雙的倆小混蛋的倆大混蛋。
列一聽寺丞二字便知李橫新交代的這兩人官職不高,也就在五六品之間,想到今晚公子吩咐他加急去辦的事情,他略略明白過來,問道:“此二人與傷了李六公子有關?”
李橫冷哼一聲,“不過倆走狗,礙眼得很。”
“屬下明白了,屬下立刻安排行動。”列應著的同時,心中不無暗忖李維雙在他家公子眼里,還真是頂重要的存在,“最后一件事兒,柯若商那邊有了一些眉目,柯氏一族似乎是惹了大麻煩,為了擺平大麻煩,故而著急尋一棵大樹好乘涼。”
“什么大麻煩?”這倒讓李橫沒想到,以柯氏一族歷來的族規,柯氏子弟素來自律,縱然有不自律者,也不會惹上什么大麻煩。
“目前有了線索,還在追查當中,具體麻煩尚未查到。”列如實回稟,本來李橫交代的事情就沒一件容易的,特別是柯若商之事事關柯氏一族,“一查到,屬下馬上來稟公子。”
柯氏一族往前鋒刃也是有查過的,還是在老主子尚在世的時候,那時查到一半,老主子便下令不必查了,著實可惜。
倘若那時繼續查下去,如今查起來定然是事半功倍。
列想到的,李橫也不由同步想起來,心道前世他親口下令半途中斷之事,沒想到今生還得撿起來繼續查,且看情形是要越挖越深了。
列走后,李橫走回客房坐在床榻旁,看著臉色雖蒼白,但已回復生機的臉,思及今夜之事,他仍有些后怕。
倘若非是郭敬城呂云弓聯手在二皇子面前拼命保下小雙,以他對二皇子的了解,定然不可能一鞭便收手,而以小雙的身體,挨一鞭便落得如此重傷,險要性命不保,倘若再挨個兩鞭,必然得命喪當場。
不行,待小雙養好傷,非得拉小雙跟著他一同強身健體不可。
自李橫在騎射比試中,察覺自身身體素質不太行后,于比試過后,他便照著前世強身健體時用的五禽戲練起來,又因他已長到年十四方開始練力氣,故而又有些與他前世自小練大不同,便讓列設計了一些練臂力練腳力的東西。
本想著列得好好思考一番,沒十日半個月出不了什么東西,沒想不過第二日,列便拿了東西來。
四個小沙包。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看文基地】,看書領現金紅包!
用布縫制的,且還是列親手縫制的。
那時列把小沙包拿到他跟前,臉有些可疑的紅,他也是被小沙包的用處吸引了,竟也忘了取笑列一兩句,便問起列關于小沙包的練法。
說起來也簡單,不過是將四個小沙包分別綁在臂上腿上,每日一早綁著在整個李宅走上十圈,等他適應了,綁上沙包覺得跟沒綁似的程度,那小沙包便得換大點的沙包了。
列說此法,跟列幼時練武一樣,不同的是那時列為的是練就輕功,放在他身上練,能讓他手臂腿腳越來越能承重,自然臂力腳力也會越來越好。
當時列同他解釋這些時,小雙也在場,他免不得讓小雙也試試,結果小雙腦袋搖得跟搗蒜似的。
待小雙傷好之后,他可不管小雙愿不愿意了,必須得跟他一起練。
不管是五禽戲還是綁小沙包,都得練!
夜里遠西與年糕輪流看值,兩人都請李橫去隔壁孟府特意為他收拾出來的客房睡覺,奈何他根本就不困,滿腦子都在想在他羽翼未豐之前,如何才能保護好他身邊諸如同小雙一樣無權無勢的朋友。
想了一晚上,干坐在李維雙客房里,李橫一夜未眠。
孟子啟一大早來為李維雙診脈,診完脈確定李維雙傷情無反復已經穩定下來之后,他盯著李橫兩個碩大的黑眼圈,一陣勸說:“我也曉得你擔心,可你這樣是不行的,你還得上學,上課時精神不濟那可要遭先生白眼厭惡的。”
一番話說得跟過來人似的。
嚴然此番話也確實是過來人孟子啟的感悟。
“不必擔心,我看著精神不太好,實則好得很。”李橫笑著回應孟子啟的關心。
孟子啟這時也發現了李橫不是剛起身,“你……莫不是整夜未合眼?”
“被子啟兄猜中了,不過在子啟來之前,我已在院子里練了一套五禽戲,別看我一臉疲倦,眼圈也有些黑,其實我此刻精神甚好。”李橫不想再說自已的狀態,問道:“小雙何時能醒?”
“最遲晌午。”孟子啟背著個藥箱與李橫一同往外走,“他醒后,你若是想接他回李宅好好養著,那也行,不過過程要小心些,莫要扯動傷口。”
李橫正想問這個,沒想孟子啟通曉人心,竟是先說了出來,他感激道:“我替小雙謝子啟的救命之恩。”
“醫者父母心,不足掛齒。”孟子啟不敢冒功,“再說了,昨夜是祖父親自上手救的李六公子,我不過是打打下手,更當不得你一謝再謝。”
李橫笑而不語。
孟子啟看看時辰,再看看并未準備上學的李橫,詫異道:“你不去上學么?”
“不去了,昨夜已讓小茂為我和小雙請假。”以李橫的真實實力,他其實不必再上什么書院,不過是礙于世俗有個說法,他才跟著上學下學罷。
“如此也好。”孟子啟點點頭,“你讀書讀得甚好,少去個一兩日也沒關系,不過久了可不行,你明年還要考院試的,可不能大意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