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許多人感染時氣,據說朱姑娘也因此病倒了,那個‘人牙子’舊部上門找律子川做主,對陳氏等人只說自己是律家遠房的‘易叔’。
陳氏早已把律子川當做親女婿,見律家有遠親上門,格外親切,又聽說族中還有個小姑娘生了病,一地里催著律子川去探病,青枝都沒敢攔著。
酒坊事多,宋青枝整個下午都在兌雞尾酒裝桶,度日如年,覺得律子川去了很久,太久了,心中漸漸升起惱怒。
然而他一回來,乍見他墨發雪膚、肩寬腰細,烏云立時消散,青枝又開始覺得世間充滿溫情暖意,對他如何也惱不起來。
何況律子川一進門就四處張望尋她,看見她之后又無法掩飾地喜笑顏開,笑容比陽光還要溫暖,一副很愛她的樣子。
啊啊啊啊難怪昏君為了美人誤國,小律現在讓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蘇大娘子瞧出了些端倪,問道:“你們兩人什么事情這么高興?這酒坊跟放了蜜糖一樣,到處都是甜的!”
青枝嘟囔了兩句,紅著臉走開了。
還好蘇大娘子為人忠厚,私下雖覺青枝律子川太過親昵,也并沒有去對陳氏提起。
然而朱芊芊這片烏云并沒有從青枝的幸福中消散。
很快易叔又上門,說朱姑娘因心思抑郁,時氣調理不當,咳嗽越發嚴重了。
這一陣易叔三天兩頭上門來請律子川,陳氏不僅每次都親自催他去探病,還裝好吃的給他帶去送親戚,又親自到處打聽治療時氣的偏方。
要不是還沒正式成親,青枝覺得陳氏沒準會親自上門探朱芊芊的病,畢竟她經常說都是在外漂泊的麗山人,互相應該多照應等語。
律子川照顧朱芊芊一事,青枝一向自詡豁達,沒有表達過不滿。
但她慢慢開始做噩夢,總是夢到一群人從她這里搶奪一樣非常非常重要的東西,她大哭著不放手,那些人的力氣卻越來越大,搶得最給力那兩人正是易叔與朱芊芊。
噩夢總是將青枝驚醒,坐起身來時心跳極快,有時腮邊還有淚水。
青枝不懂心理學,但是也大概猜到自己潛意識中還是對朱芊芊這個做法非常不滿的。
幾次噩夢之后,她對律子川說酒坊人雜,他這樣與律家舊時相關的人來往,恐怕不安全,還是讓易叔自己去給朱芊芊找郎中吧,不要一點小事就上門。
律子川答應下來,果然此后易叔很久都不再上門。
然后朱芊芊親自上門來了。
陳氏與蘇大夫妻雖在麗山住過,但都沒見過朱縣令家的小姐,只誠摯熱情地把朱芊芊當做律子川的親戚來招待。
朱芊芊整個過程表現得非常乖巧懂事,讓陳氏與蘇大娘子都格外疼愛,聽說她父母新近才意外去世,兩人替她唏噓不已。
吃完飯青枝默默在廚房洗碗,蘇大娘子過來幫忙,又低聲對她道:“青枝,你就算不高興,也別這么表現出來啊!我瞧這個朱姑娘人不錯!”
見青枝低著頭無情無緒,又勸道:“你難道是不愿律董家與朱姑娘來往太密?咱們做女人的,心眼不能太小!你別怪我說話直,我是瞧著你與律東家平時感情挺好,怕你們因為這些小事生出嫌隙來。”
青枝忙笑著說沒有什么不高興的事。
確實律子川一直沒怎么搭理朱姑娘,今日忙,他一直跟在青枝身后打雜,這時也正跟著進了廚房。
蘇大娘子見律子川進來,對青枝笑了笑,出去了。
律子川含笑走過來,輕輕扯了一下青枝發帶,他有時好奇把玩她身上衣飾,她并不阻攔,這次卻回身微微瞪了他一眼。
律子川笑道:“我知你不高興,我也不喜歡朱芊芊跑來,明日我會上門對她說清不許她再上門。老這么往來下去,怕人起疑,查出我逃犯身份來,到時沒人娶你。”
青枝知他做事小心,應該不至于暴露身份,只笑著呸了一聲,兩人低語幾句,仍回眾人身邊去了。
日子又這樣過了一陣,一日青枝正在店鋪中守著賣酒,散客仍是不多,酒坊的人又都在后院忙碌,正嫌清靜時抬頭見律子川回來了。
他臉色微微發紅,很是興奮,走到青枝身邊坐下,低聲道:“蕃國那邊傳來消息,也許很快就能知道我父親當年情況。”
青枝開心低呼一聲“太好了!”
“世人污蔑他投靠蕃國,我想……若是父親已死,世人自然會說他是死了,我從小一直覺得,也許……很可能他并沒有死,這才會有這種謠言。”說完眼中神采熠熠,充滿期望。
青枝心中咯噔一下。
律家舊部舊友也不少,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發現律將軍下落,定然是已死,污蔑他‘投靠’,不過是為著肅清當時仍留在周國的、與他交好的人家罷了,比如朱家。
律子川五歲時遭遇大變,那小小孩童,大約就是靠著‘爸爸仍活著’這種期望才在深山中熬過來的,長大之后也難以改觀,仍緊緊抱著這稍一深想即知不可能的期望。
她不忍打破他的希望,沒有說話。
律子川低頭想了一想,笑著對她道:“再查下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一個不慎便大難臨頭。青枝,你害怕嗎?”
“我不怕啊,你上次不是說律家的女人都很堅韌?”
律子川又笑起來,見四處無人,很快在她唇上親了一下。
兩人依偎一回,聽見蘇大搬酒走過來的聲音才分開。
蘇大便將一小壇酒放在柜臺,邊道:“青枝,你趕緊去勸勸你娘吧!她給你們打包上柯托山的包裹,一副要把酒坊都包進去的架勢!”
青枝想到陳氏上次連花盆、鍋鏟也都打包,噗嗤一笑,跳起來就要去后院。
律子川伸手拉住她衣袖:“方才忘了說,這次上山我可能去不了。”
嗯?本來還很期待可以兩個人路上獨處一陣的。
青枝疑惑地看著他,律子川內疚低聲道:“就是我剛才告訴你那消息,我需留在梓州等后續,也許之后還需要親自去蕃國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