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要選妃可是大事,選妃剛一落下,李春霆在京城的人便傳了消息過來,由于事情緊急,所以信到底十分快。
顧子柒和李春霆兩人賣完螃蟹,便收到了消息,回去后就將信拆開了,于是從中得知鳴鳴要選妃的事。
她突然有種,吾家有兒初長成的感覺,沒想到時間過得這么快,令月嫁人了,鳴鳴也該娶妻了。
仔細一想,選兒媳的事兒怎么能差自己呢?于是準備回去湊個熱鬧,也好替鳴鳴出主意。
于是收好信就說:“相公啊,咱們趕緊準備一下,回京城。”
準備好盤纏和和需要帶的東西,事不宜遲,兩人即刻啟程前往京城,當然,兩人隱瞞了身份,也此事沒有告訴任何人。
就連身處宮中的鳴鳴都不知道父皇母后將要回來,畢竟現在選妃之事十分讓他頭疼,讓他無暇去想其他事情。
他并不想選妃,但各位大臣總是有理由來告誡他,即便理由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樣的,不論如何他必須選妃。
整個朝廷上下沒有人站在他這一邊,她只能聽從大臣的意見,但實在是不知如何處理。
這時他便想到了他的父皇,他好奇父皇當初如何力排眾議,讓偌大的皇宮中只留下母后一人。
想到這里,他決定尋求父皇的幫助,于是準備動筆修書一封,寄給父皇,讓父皇給自己出主意。
但鳴鳴身處宮里,對李春霆他們的行蹤一無所知,自然不知道她的父皇母后已經啟程前往京城,來湊他選妃的這場熱鬧。
對于選妃之事,滿朝文武似乎都非常熱衷,第二日禮部和戶部便已經開始著手此時。
“啟稟皇上,微臣已整理出各大臣家中未出閣的適嫁女子名冊,后期將經過容貌品德才華等確定合適人選。”戶部官員一上早朝便向他稟報選妃事宜的進展。
鳴鳴有些無奈的扶了扶額,但他還未回復后戶部,禮部便又走了出來。
似乎是邀功似的:“皇上,禮部也已開始準備各項事宜。”
鳴鳴這才發現,按照這進展,要不了幾天,宮中便會多不少人了,滿朝文武之所以熱衷于此事,怕是想將自己的女兒送入宮中。
鳴鳴其實深受李春霆的影響,向往同他父皇和母后般的感情,之所以不想選妃,是想等遇到對的人,冊封她所愛的那個人為后。
選妃之意并非他所愿,與其讓那些少女錯付芳心,倒不如現在便制止這間事情,也好讓她們在最好的年華遇見自己良人。
下定決心后,鳴鳴先是慰勞了兩位大臣,其后說道:“兩位愛卿辛苦了,朕決定選妃之事,暫且順延。”
誰知此話剛出?就有遭到了反駁?
論理由各個不同,最終目的還是讓他納妃。
此話剛出,并有大臣出列:“皇上三思,我周朝無儲君,恐有人心動亂。”
此人話音剛落,又一大臣道:“皇上,您此時正是為周朝開枝散葉的最好時機,怎能放棄?”
大臣開始陸陸續續的站出:“皇上國不可一日無君,后宮亦不可一日無主,皇上監國,后宮還需一賢內助啊!”
……
若要這群大臣說理由,怕是一天一夜都說不完,鳴鳴雖然有自己的想法,卻也是扛不住這么多人的反對。
滿朝文武齊齊跪下,高呼:“請皇上三思。”
“選妃之事繼續。”鳴鳴這才明白帝王的難處,丟下這句話便離開了。
他如此不愿意的行為,雖然被有心之人發現。所以當他在御書房處理事物時,身邊的太監便來報,說是徐太傅求見。
想著是自己的老師,雖然不知道找自己何事,但鳴鳴便允了。
畢竟鳴鳴現在已不是了當初那個太子,所以徐太傅便按禮數來行禮:“微臣參加皇上。”
鳴鳴對徐太傅卻依舊謙遜有禮,趕忙上前扶起他:“老師快快請齊。”
即便君臣有別,但鳴鳴依舊把他當老師看待,也讓他十分感動,他當初果然沒有教錯人。
鳴鳴開口問:“老師突然拜訪,所為何事。”
徐太傅嘆了口氣:“既然陛下開口問,微臣便直說了,我此次亦是為了選妃之事而來。”
鳴鳴以為,徐太傅即使不站在自己一邊,也會支持自己。但沒想到卻還是為選妃之事,特地來見自己。
于是他又是失落的問:“老師是來勸我不要終止選妃之事嗎?”
可徐太傅來的目的顯然不是他想的那樣:“不,微臣是想詢問陛下為何不想選妃?”
徐太傅與鳴鳴共處時間,相比其他大臣要長許多,所以自然十分了解他,更何況相比其他大臣相逼,他更想了解鳴鳴的想法。
“我自幼同父皇母后長大,也看著他們伉儷情深。我想我以后會成為一個和父皇一樣的人,遇見一個對的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對于徐太傅,鳴鳴還是愿意告訴他原因的。
徐太傅繼續問:“那皇上遇見了這個人嗎?”
“未曾。”說到這里,鳴鳴有些沉默。
徐太傅聽后,搖頭一笑:“那皇上怎么知道,選妃之時不會遇見那個人。”
徐太傅的話讓鳴鳴腦袋中的一根弦崩開了,他自己卻從未想過這件事情,只是一味的反對這件事情。
“微臣告退。”見他聽進去了自己的話,徐太傅便離開了。
不久之后,戶部便選取合適的人入宮,基本上都是些大臣家的女兒,由于現在暫且無人監管后宮事宜。
便將此事稟告給了鳴鳴:“皇上,戶部所挑選的秀女已全部入宮,不知該如何安置這些秀女。”
鳴鳴聽后也只是隨意安排了一下:“將她們安置在芳華宮吧。”
太監見他近日心情不好,但也不知道是因為選妃之事,于是繼續問:“皇上可要去看看。”
鳴鳴的視線始終沒有從奏折上移開,回絕道:“不必了,你先下去吧。”
太監退下后,在門口長長嘆息一聲,皇上如此隨意安置這批秀女,這次怕是又有不少女子黯然銷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