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李恪來說,只要自己這幾個不省心的兄弟們能省心一點,他的皇位就不會再有波瀾。
而事實就是,通過他的殖民構(gòu)想,他的兩個最能折騰的兄弟,算是徹底被他穩(wěn)住了。
只是李承乾、李泰和李佑吃完飯離開,沒過久,李泰去而復(fù)返。
“四弟,你這是?”
李恪不解地問道。
“皇兄,有件事情想跟你商量,不知道你現(xiàn)在方不方便?”
李泰有點猶豫不決地道。
“我們兄弟,有什么不能說的?”
李恪笑道。
李泰在群臣當(dāng)中的威望不低,現(xiàn)在他歸順自己,對李恪來說確定能夠極大的穩(wěn)定朝局。
而在這三年當(dāng)中,李泰確實也這么做了。
于是,不說李泰在李恪皇位穩(wěn)定的過程中有功勞,就是苦勞也有。
李恪不是一個忘恩負(fù)義之人,現(xiàn)在李泰有事求他,他自然不會拒絕。
“皇兄...”李泰欲言又止道。
“四弟,你有什么事情就直說,朕要是真能幫你,肯定會幫你,真要是幫不了,肯定也會直言相告,不要小女兒家的樣子。”
李恪笑道。
“既然皇兄這么說,我就直說了。”
李泰鼓起勇氣道,“臣弟也想去開疆?dāng)U土,不知道皇兄怎么看?”
“你有這想法,也不錯啊!”
李恪不解地問道,“這有什么為難的?”
“不是為難,只是你也知道,臣弟不善領(lǐng)軍,想要為大唐開疆?dāng)U土,就得有一個善于統(tǒng)兵的將領(lǐng)協(xié)助,而...”李泰猶豫了一下說道,“而這樣的將領(lǐng),臣弟身邊之前也有,現(xiàn)在已經(jīng)解甲歸田了,臣弟要是將他們叫到長安城,為臣弟組建一支征西大軍,是否妥當(dāng)?”
“這沒什么!”
李恪想了想回答道,“只要你能確定他忠心于你,而且愿意再次為你效勞。”
“這點沒有問題!”
李泰肯定地說道。
“行!”
李恪道,“沒有問題!”
“多謝皇兄!”
李泰感激地道。
“自家兄弟之間就不要客氣了。”
李恪說道,“不知道你看重了哪個王國?”
“天竺是大哥的盤中餐,而扶桑是李佑的目標(biāo)...”李泰思量道,“距離大唐最近的兩個地方已經(jīng)被他們選走了。
那么,就只能遠(yuǎn)一點了...”“難道四弟中意西域三十六國?”
李恪好奇地問道。
“西域三十六國也是近百年才出現(xiàn),之前在經(jīng)歷了幾番波折,可見他們的地域不適合長久的建立王國...”李泰說道,“臣弟的意思是,要么去西南方,在大唐的西南和天竺的南面,有一塊土地,很適合開發(fā)。
現(xiàn)在是有些土著,不過殺幾天就殺光了。
還有一個地方,就是正北方,就是高麗以北的地方,環(huán)境是惡劣了點,不過也適合建立一個長久的王國。”
“嗯!”
李恪微微點頭道。
他知道李泰說的這兩個地方,一個是后世的北極熊國家,環(huán)境雖然惡劣了一點,確實適合建立王國,一個就是后世的越南和緬甸了。
“四弟說的這兩個地方,是可以建立一個長久的王朝,不過并不符合你的心中所想,只是迫不得已,你才會選擇他們,是吧?”
李恪開口問道。
以李泰的權(quán)謀,這兩個地方確實是迫不得已才會考慮的地方。
“難道皇兄還有比這兩個地方更好的地域嗎?”
李泰好奇地問道,“你說的不會是...西方世界吧?”
“你要是愿意等,大唐攻下西方世界,可以封你一個王國的封地,讓你建立自己的王國,或者在某個地方,還有一個跟大唐一樣的大的地方,你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王國。”
李恪建議道,“只是這兩個地方都需要你等...”“等多久?”
李泰問道。
“二三十年吧!”
李恪保守估計道。
以目前的大唐,想要攻下歐洲,至少也得需要二三十年時間,而他說的澳洲,水師想要遠(yuǎn)航到澳洲,估計也得需要二三十年的時間發(fā)展造船業(yè),才能達到遠(yuǎn)航的水平。
“二三十年啊!”
李泰嘆氣道,“有點遠(yuǎn)了!臣弟未必都能活到那個時候...”“行吧!”
李恪也不強求李泰,而是很大度地說道,“就按照四弟來說的辦,去北方,還是南方?”
“南方吧!”
李泰想了想回答道。
大泰國、大越南、他緬甸、大老撾...這些地方加起來,確實也比得上東三省了,讓李泰在這里建國,地盤也足夠了。
“沒問題!
”李恪點頭道,“你明天就跟大哥和李佑他們一起行動吧!”
“多謝皇兄!”
李泰再次感激地道。
之后,兩兄弟又聊了一些關(guān)于怎么建國,怎么發(fā)展經(jīng)濟,怎么遷徙百姓等方案,李泰才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陛下...”這時,阿史那云走進來手里還端著一盤子宵夜。
“你怎么還沒有休息?”
李恪問道。
“陛下登基才三年,就生了白頭發(fā),真是太操勞了,陛下要注意身體,要早點休息啊!”
阿史那云諫言道。
“朕知道了!”
李恪苦笑道。
他登基稱帝方式太過激進,因此民間百姓也頗有微詞,這里的百姓就是五大士族...而當(dāng)了皇帝,又不能一登基就大開殺戒,于是就只能通過勤政,讓百姓富裕來消除不利的言論了。
于是這三年時間,他嘔心瀝血,勤勉奮進,才有了現(xiàn)在的大局面。
因此,這三年時間看似短暫,可是對李恪來說,實則很不容易。
“陛下,喝完粥就早點休息!”
阿史那云繼續(xù)說道。
唯獨她才敢跟李恪這么說。
其他諸女,自從李恪當(dāng)上皇帝,就不敢再這么放肆的跟李恪說話了。
畢竟他們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可不想突厥女子,不會因為你的身份,就改變自己對你的態(tài)度。
“好的!”
李恪點頭道。
他接過稀粥,慢慢喝完。
阿史那云這才滿意的離開了。
李恪今晚去哪兒休息,是她不能決定的,因此她也沒想過今晚就將李恪請到自己的寢宮。
不過李恪想了想,還是徑自向阿史那云的寢宮走去!有的時候,作為皇后的阿史那云,確實需要李恪更多的支持。
誰叫她是突厥女子?
大唐不排斥里突厥女子為妻,前朝隋文帝的皇后獨孤氏就不是漢人。
不過不排斥不代表就能過的稱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