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感動道:“謝皇上。”
又看了一眼身著都尉軍服的獨孤謀道:“你就是獨孤謀吧?”
獨孤謀激動的道:“末將獨孤謀,見過皇上。”
“起來吧”李世民扶起獨孤謀道:“功臣之后啊,希望你不要辱沒了你父親的威名。”
提到自己的父親,獨孤謀語氣哽咽道:“末將謹記皇上教誨,一定不辜負家父的在天之靈。”
李世民對身前的鄧同達道:“京兆尹長安縣尉?”
鄧同達哪見過李世民,今天被李世民召見,心中激動萬分,喊道:“正是微臣”李世民夸獎了一凡鄧同達之后,看到眼前李恪身邊的馬周、劉仁軌、蘇定方三人說道:“不久就要舉辦的長安聯賽,朕對你們這次組織的比賽朕很滿意,希望你們能把長安聯賽辦好。
朕看蹴鞠司人員不齊,就給你們在派遣一個人才吧!”
說完看了看左右大臣,對身后的房玄齡道:“著許敬宗為漢王府屬,蹴鞠司副監管,協助馬周舉辦長安聯賽。”
房玄齡尚書令,專管起草詔書之職,忙答應道:“皇上放心,微臣回去,就馬上起草詔書“李恪一聽許敬宗就想到了武則天,隨即,又想到了長孫無忌,就是這個許敬宗和李一府在高宗年間把長孫無忌給搞下臺的。
慢謝恩道:“兒臣叩謝父皇。”
這時,馬周道:“啟稟皇上,您給大家說幾句話吧。”
李世民向下望去,發現觀眾都垂手站立著,他在這里,想必誰也不敢先行離開。
李世民于是高聲道:“大唐的子民們,你們受苦了。
自朕登基以來,先是羅毅造反,然后又是突厥來犯,國家多災多難。
是朕這個皇帝當的不好啊,讓你們飽受戰火的欺凌。”
“皇上!”
說到這里,突然發現全場的人都跪了下來。
李世民看到眾人的反應,神情很激動,“但是,我們從困難中挺了過來。
今天,從你們看蹴鞠的喜悅的心情中朕能看得出,大唐正在一步步的發展,而你們的生活也在一步步的富裕起來。
蹴鞠在大唐有著深厚的底蘊,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蹴鞠這項運動能在民間廣為流行,跟大唐一樣繁榮強盛。”
李世民講完,觀眾頓時報以熱烈的掌聲,高聲呼喊:“皇上萬歲!皇上萬歲!”
。
在掌聲中,李世民帶著長孫皇后一眾人等打道回宮,待望不到他們的車輦后,觀眾才開始退場,蹴鞠場漸漸安靜下來,李恪和馬周等人都不約而同的長舒口氣,成功的喜悅,讓李恪好想繞著球場跑上三圈,但最終,李恪還是忍住了,因為,他知道這才僅僅是個開始。
......四天的比賽再加上宣傳,新蹴鞠在長安可謂美名遠揚,頗受大眾的喜歡,喜歡的程度達到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蹴鞠。
而且,已經完全取代舊式蹴鞠,成為了大唐百姓的娛樂項目。
不論是住在長安城的貧民,還是富商大戶,或者是達官顯貴,都因為李世民對蹴鞠的青睞而紛紛組建球隊,自己也參與其中。
能收到這樣的效果,李恪心里也是一陣高興,緊張多日的心也略微放了下來。
而李世民派給他的又一個人才許敬宗也按時到漢王府報道,然后,和馬周他們一起籌劃起長安城賽來。
許敬宗其人李恪不陌生,反而對此人頗為看重,不為別的,就因為他是高宗李治年間搬倒長孫無忌這個老人精的人中的其中一位。
他字為延族,杭州新城人。
少有文名,隋大業中,舉秀才,授淮陽郡司法書佐,不久入謁者臺,奏通事舍人事。
其父許善心被宇文化及殺害后,許敬宗即參加了李密瓦崗起義軍,為元帥府記室。
瓦崗軍失敗后降唐。
后唐太宗聞其名,召為文學館學士。
公元634年(貞觀八年),累除著作郎,兼修國史,不久改中書舍人。
縱觀許敬宗在貞觀年間的升遷,他雖然有才,但也不順利。
所以,李恪覺得,既然李世民把他派給自己,自己就不能不好好重用這樣的人才。
所以,在許敬宗一來到漢王府,李恪就任命他主管蹴鞠司聯賽的球隊的審核和比賽的場次的劃分,可謂實權在握。
許敬宗對李恪的信任非常感激,暗下決心和眾人把蹴鞠比賽辦好。
等李恪處理完許敬宗的事情,時間已經到了下午,他伸了伸腰,自語道:“接下來該進宮給父皇和母妃請安了,順便去打探一下關于組建新軍的事情。”
李恪來到兩儀殿,李世民正在案幾前批改奏章,王德通傳后,李恪跨進殿內對李世民道:“兒臣參見父皇。”
李世民抬頭一看,是李恪,和顏悅色的道:“噢,是恪兒啊,起來吧!”
隨后又道:“你的蹴鞠新法推廣的很好啊,現在別說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士族大家中,就是在皇宮大內都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李恪謙虛道:“這都是父皇的功勞,兒臣不敢居功。
如若不是父皇參觀比賽,又讓大哥和四弟還有十六衛學習蹴鞠,新蹴鞠也不會達到這么令人滿意的效果。”
李世民笑道:“你就不要在朕這里謙虛了,能在幾天之內就把長安演練賽辦好,讓蹴鞠推廣到長安人所共知的地步,主要還是你自己有這樣的能力啊,朕為你感到欣慰。”
接著話題一轉,問道:“只不知你這幾日一心在蹴鞠上,功課有沒有落下?”
李恪心里一陣發毛,又不知道李世民要考他什么問題,就小心的道:“兒臣每天都練劍習文,書法和繪畫也沒落下。”
李世民點頭道:“如此就好,蹴鞠畢竟是小道,治國才是大道,但能從你創出蹴鞠新法,舉辦演練賽成功可以看出,你已經長大了不少,開始學習文化,不再像以前一樣只顧著舞槍弄棒,父皇見你能夠明白這些個道理,心中甚喜。”
李恪見李世民說的誠懇,知道這是他對自己的關心,是父親對一個兒子的期望,李恪眼窩一熱,一股父子親情油然而生,不禁語氣哽咽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以后兒臣必定用心習文,刻苦學武,不會再讓父皇擔心和失望。”
看到李恪突然間明白了很多,人也成熟了很多,不再是以前那個心中有著怨恨的李恪了,李世民臉上有了笑容。
這時,王德在門口稟報道:“皇上,門外封大人,簫大人,長孫大人,房大人,杜大人,魏大人,高大人等求見。”
“讓他們進來吧!”
李世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