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一進內(nèi)殿就看到李世民正直直跪在地上,此刻李世民已經(jīng)脫去身上甲胄,也在第一時間看到了李淵。
“父親,父親,父親。”李世民對著李淵連續(xù)大喊三聲父親,一聲一比一聲高。
這個稱呼他已經(jīng)很久沒喊過了,自打大唐建立他便是以父皇或者陛下來稱呼李淵。
喊完這三聲父親,他已是淚流滿面,不自覺低下頭去,雙手死死撐住地面。
李淵看著跪伏在地面的李世民,不由得渾身顫抖起來,嘴里喃喃道:“大郎,三郎,是我害死了你們啊……是我害死了你們啊。”
轉(zhuǎn)而又仰起頭,目光似是想要穿過屋頂看清上天,大聲咆哮道:“莫非這就是我李家奪得天下的代價?這就是天意嗎?”
終于,李淵似乎冷靜了下來,將目光投向跪著的李世民身上,幽幽說道:“四個孩子現(xiàn)在就剩下你一個了,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太子了。”
李淵的兒子當(dāng)然不止四個,足足二十多個,此刻他所指的是他和竇皇后所生的嫡子。
從畫舫過來的一路上,李淵想了很多,甚至包括拼著老命不要讓李世民背上弒父奪位的罵名。這么做的后果自然是剛穩(wěn)固下來的大唐江山重新陷入內(nèi)亂中,此刻突厥又一次南下,氣勢洶洶,渾不似以往只是想在邊境搶掠一番。
李淵可以清楚的意識到他要是這么做,大唐怕是會如同秦、隋一般,二世而亡。
李世民緩緩站起身來,臉上的肌肉劇烈的顫抖著,此刻他的淚水已經(jīng)止住,目光凌厲,低聲說道:“兒臣想要兵權(quán),節(jié)制天下兵馬的權(quán)力!”
聽到李世民索要兵權(quán),李淵的呼吸不由得粗重起來,感覺喘氣都有些困難。
果然,李淵早就意識到李世民絕不會止于當(dāng)個太子,所以他才會把太子之位給李建成,導(dǎo)致二子相爭,現(xiàn)在更是……李淵本來以為這種爭斗會一直控制自己可以掌握的范圍,卻不料李世民竟是直接拔刀來搶。
此刻李淵切實地感受到了錐心之痛,若是他當(dāng)初不去扶持李建成和李元吉去和李世民抗衡,索性把太子之位和大權(quán)給眼前跪在地上的李世民,至少可以保得其余兒子和他們家人的安全。
沉默半晌,李淵終于緩緩開口道:“罷了……去召政事堂的幾位過來吧。”
說完這話,李淵終究是再也保持不住站立的姿勢,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李世民趕忙上前扶住李淵,臉上的一絲喜色卻是遮掩不住,他最擔(dān)憂的事情到底是沒有發(fā)生,若是真的走到那一步……
攙著李淵往門外走,父子二人目光交錯,就聽李淵又說道:“二郎,能不能放過大郎和三郎的孩子?”
李世民頓住腳步,沉聲說道:“兒臣遵命。”
~~~
程咬金和羅通一路快馬加鞭,奔向秦王府。
一路上暢通無阻,太子府的潰兵早已逃散無蹤,也沒有一個行人。來到太子府沒有聽到喊殺聲,大門也是緊閉著,羅通和程咬金都有些緊張,也不知里面是什么狀況。
門內(nèi)的人聽到外面紛亂的馬蹄聲,從門縫認(rèn)出外面領(lǐng)頭的程咬金和羅通二人,連忙打開大門相迎。
“情況如何?”程咬金大著嗓門問道。
“王妃和幾位小王爺都沒事,賊人剛才不知為何全都逃走了。”開門的小校答道。
程咬金和羅通相視一眼,俱都松了一口氣,看來李思行那些人應(yīng)當(dāng)是得了潰兵的消息,跟著一起逃走了,畢竟同袍一場,跑路還是沒忘了通知老兄弟。
程咬金又問:“府上還有多少護衛(wèi)?”
小校臉上露出痛苦之色,沉聲道:“不足百人。”
程咬金微微點了點頭,拍了拍小校的肩膀,便和羅通一起進了秦王府。
他們要去長孫那里報個平安,路上看到不少受傷的人正在被人攙扶著去包扎醫(yī)治,更多的是橫七豎八的尸體,有秦王一方的,更多的是齊王一方的。
在內(nèi)院門口,羅通看到房玄齡和杜如晦二人也是手里持劍,神情嚴(yán)肅,帶著幾名護衛(wèi)守在那里。
程咬金一見二人模樣便打趣道:“二位不拿筆桿子拿著劍是干什么?”
看到程咬金還有心情打趣他們,二人表情也松快了下來,不過還是急忙問道:“宮里情況如何?”
“成功了。”
二人聞言大喜,隨即才注意到程咬金身旁的羅通,趕忙對羅通行了一禮,羅通也一抱拳還禮。
房謀杜斷羅通可不敢有絲毫輕視,雖然他現(xiàn)在的身份是郡王,比這二位高了不知道多少。
不過要不了兩天,這兩位手里的實權(quán)就可以位列大唐前十人了,不談這些,要是被這兩位記掛在心上上,光是用腦子算計也是讓人防不勝防,到時候怕是要一步一個坑了。
雖然房玄齡和杜如晦留在歷史上的名聲還不錯,但是羅通可不會覺得他們是什么善男信女,先是跟著李世民造隋朝的反,然后又造李淵和李建成父子的反,死了之后兒子也造反,這能是善人干得事?
雙方見禮之后,程咬金又沉聲說道:“這里交給我就是,你們二位快去秦王那吧,我讓人送你們過去。”
房杜二人答應(yīng)下來,便和程咬金喊來的護衛(wèi)一起走了。
程咬金又對羅通說道:“你進去給王妃報個平安,我就不進去了。”
畢竟里面都是李世民的內(nèi)眷,程咬金還是要避諱些的,羅通就還好。
進了屋子,羅通看到李世民的老婆和孩子全都在,最吸引人目光的不是端莊賢淑的長孫,反而是她身邊一身淡雅白衣也難掩逼人貴氣和艷光的楊氏。
楊氏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出生成長于皇室,氣質(zhì)到底與常人不同,雖然待人也算親切,但還是很同意讓人產(chǎn)生距離感。
而長孫氏和長孫無忌自幼喪母,又被同父異母的哥哥趕出家門,最后被舅舅高士廉收留,體會過不少生活的心酸,氣質(zhì)平和,容易讓人產(chǎn)生親近感。
羅通一一請安問好過后,長孫看到他銀甲上的血色,眼中露出明顯的關(guān)心之色。
也不問李世民的情況如何,絲毫不在意羅通身上的血腥氣,緊緊抓著羅通的手就問道:“通兒,你受傷了?”
羅通心中一暖,笑著說道:“這些都是敵人的血,孩兒沒事,母妃受驚了。”至于被李建成刺傷的肩膀,他一時也顧不及,只能等會兒再處理了,不過似乎已經(jīng)自然止住血了。
楊氏看到羅通的樣子,眼中露出些許詫異之色,她早先并不知道羅通竟然也跟著一起去了玄武門。
李承乾,李恪,李泰這此時不過六七歲,不過是幾個小豆丁,此刻不但不害怕反而都有些激動,就要上前和羅通說話,不過被各自母親制止了。
當(dāng)真是虎父無犬子,羅通心中想著。
又將宮內(nèi)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羅通笑著說道:“母妃,看到你們沒事孩兒就放心了,不過我現(xiàn)在還有差事要辦,就和程叔叔先走了,那些賊人應(yīng)當(dāng)是不敢再來了。”
長孫這才松開手,對羅通說道:“告訴你父王不用擔(dān)心家里,你也多注意安全。”
羅通應(yīng)是,轉(zhuǎn)身走了。
他走了沒多久,里面的李恪就對其他人說道:“等我長大以后也要像通哥兒一樣替父王上陣殺敵。”
李承乾和李泰也不甘落后,更是打著保護父母親的名義,向長孫申請以后干脆不讀書全力練武得了。
長孫和楊氏不由相視一眼。
長孫眼中含著笑意,輕聲說道:“他們這是不愿意讀書,就想著找借口偷懶呢。”知道一切順利,她也是放下心來。
楊氏也是笑著回道:“姐姐說的是。”
隨即又將目光轉(zhuǎn)向身邊的李恪,眼中露出些許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