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瞧這三人當中,三人都長得極為不錯,你們有何才藝?”
“臣女會撫琴!”
“臣女擅長下棋!”
“臣女會吟詩!”
很好,太后旋即點了點頭,便要用朱筆畫上勾。
皇上頓時反對,蹙眉說道:“她們一個太胖,一個太瘦,另一個長得一臉刻薄相,留下來只會給朕添堵!”
太后滿臉不悅,秦玉染當即起身說道:“皇上,三人當中陳青青倒是出眾的,她的父親是大學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為人又謙遜,一路下來,她的性情溫婉嫻靜!”
秦玉染指著中間的一位。
聽她這么一說,皇上倒有幾分認同,“也罷,就留下她吧!”對其余兩人一個大叉。
二人沮喪地往回走,一路下來。
皇上僅留下了三位,依舊滿臉不悅,太后在一旁瞧得心塞,多人被刷了下去,不過她又無法。
寥寥的幾人,也多虧秦玉染,才能夠留下。
待到最后一組,是北月,芷芯,還有趙嫣兒。
趙嫣兒進來之后,眼望見太后面唇角止不住的上揚,滿臉喜色。
太后親自出面,她是十拿九穩,走路時目光平視著,配合著高挑的身形,在三人當中最為出眾,就連皇上也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太后更是笑吟吟的,滿懷信心的看著皇上,皇上的目光確定在嬌小的北月身上,“她!”定下她后,于其她兩人卻不看一眼。
太后急了,趙嫣兒更是嫉妒的眼光只望向了北月,見到她神態嫻靜如水,按耐住心中的火氣,可憐兮兮地望著太后。
太后氣得無法,皇上顯然和她唱反調,竟將自己的侄女視而不見,她沒有吭聲,秦玉染先松了一口氣。
北月安靜,皇上最為歡喜的性子,被皇上看中,本在情理當中。趙嫣兒時時針對著她,并且囂張跋扈,一旦留下,往后必然是讓北月煎熬。
“王妃為何不開口說話?”
“回稟太后!”秦玉染胡頓時回過神來,趕忙說道,“妾身覺得嫣兒端莊大方,已然選出了五人,數目足以,至于如何,且由皇上權衡。”
“朕不喜歡太過于主動的女子!”皇上冷冷地說道。
趙嫣兒眼眶通紅,她自信滿滿,不曾像眾人一樣恭順的低下頭,誰知竟以此被皇上所厭棄。
數日以來,眾人都以為她是在必得,往后怕是會登上皇后的寶座,誰知道竟然也要灰溜溜的回家。
她的滿面通紅,神色楚楚可憐。
太后心疼無比,“皇上,這是嫣兒,和眾人不同尋常的地方,她自小見多識廣,不像一般的女子被養在深閨,以無才便是德。
趙家可是按照皇后的標準教養女兒,皇上若是不信,倒可以考她!”
皇上想了想,“若是你陪在朕的身邊,往后又如何協理朕打理江山?”
眨了眨眼睛,逼回了眼眶當中的眼淚,她略一思索,揚聲說道:“朝堂的大石皆由皇上做主,臣女會將后宮打理得井井有條,讓皇上無后顧之憂,可以專心處理朝事!”
“好!”太后當即捧場,鼓掌說道,“這才是真正的淑女,不越界,一心為皇上考慮!”
她緊張地望著皇上。
“那好吧,她們三人都等封號!”
芷欣一時間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待到被人臨走之時,她歡喜雀躍。好像是做夢一般,皇上就連對趙嫣兒如此苛刻,而她反而是最順利的。
趙嫣兒的眼神極為古怪,瞧見她抑制不住的喜色,面罩寒霜,冷冷地說道:“你不過是沾我的光!”
可是想來自己一路坎坷,心中委屈。
此事已經告一個段落了,秦玉染徹底松了一口氣,當即起身拱手說道:“恭喜皇上喜得佳人!”
“王妃辛苦!”太后目光意味深長,“這段時日,聽說你極少回王府呢,如今事情已經完結,你也可以和家人團聚啦!”
“多謝太后體諒!”秦玉染離開之時,皇上向她投過去了感激的目光,想想多日以來的辛勞總是值得的。
回去之后。二人緊閉著門窗,躺在床上,秦玉染靠在北堂昊的肩頭,微微的嘆了一口氣,“想著皇上如此的艱難,妾身心中著實不忍!”
“放心吧,北月便是我們的心意,有了她,皇上必然會輕松幾分!倒是芷欣,她的父親貌似正直忠厚,可之前多番前去拉攏,卻不肯表態。
如今,芷欣待在皇上的身邊,或許也能夠為我們拉來一名大臣,讓他好好的為皇上盡忠!”
留下的六人當中,有四人她們無法掌控。
北月還有一位忠臣之女,形勢對他們并不利,可是對太后卻是有利的。
選秀的事情一完結,太后立刻召集幾位大臣商議著。
趙將軍嗓門洪亮,大聲地說道:“果然還是有驚無險,終于如愿以償,嫣兒被皇上封為昭儀,其余的不過是才人而已,多虧了太后從中斡旋!”
身形顯得慵懶,太后微微地啟唇,抿了小口酒,她輕嘆道:“不知為何,哀家只覺得此事愈發地不妥,好似秦玉染幫忙我們開口,可最后人還是走光!”
在座的幾乎送了秀女,或是女兒,或是親眷,更有家伎奴婢之類,只希望他們被皇上看中,有朝一日野雞變鳳凰。
靠上太后這棵大事,事情本是十拿九穩,可誰知道事情居然會變成這般,神色不免變得沮喪。
太后的話令他們打開了話匣子,一腔怒火發泄在秦玉染的身上。
“都怪王妃,她必然是有私心的,據說她府中的北月姑娘默默無聞,偏偏入了皇上的法眼,若非是她的緣故,又怎能如此呢?”
他人紛紛附和,可是太后心下不喜,倒顯得趙嫣兒也是如此的不堪。
“當時的皇上選人哀家也在,入選的自然是好的!”
眾人的神色張惶,忙地說道:“趙主子自然是實至名歸,下官們只對別的女子表示不滿,她們何德何能,伺候在皇上的身邊。”
聞言倒有幾分責怪之意了,太后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