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因著時間還早,顧晨陽一行人就力邀趙曉雪到玉器街逛逛。
“我不懂這些,就不去了吧!”趙曉雪淡笑地道。
“曉雪,你這就不知道了,云市的玉器一條街在行業(yè)相當出名的,這里的玉器產銷量位居全國四大玉器市場之首,以加工翡翠A貨光身玉器而遠近聞名。”李曄一臉殷勤地介紹著。
話落就被呂元朗一把拽到身面,落后了李晨陽兩步,他還不滿地說:“呂哥,你干嘛拉我啊,我這不是在給曉雪介紹云市好玩的景點嗎,這玉石一條街也是云市的特色……唔……”話沒說完就被呂元很能拉到一邊。
見呂元朗松開自己,李曄才要說話,就聽呂元朗從牙齒縫里擠出一句話,“你要是覺得自己的拳頭比你表哥的硬,盡可以繼續(xù)介紹。”
一聽這話,李曄渾身一顫,再看看前頭的顧晨陽,已經接替了他的工作,正在給趙曉雪說著什么。
“呂哥,你真是我的親哥,下次你來云省,小弟我一定好好請你吃好喝好玩好!”李曄立即對呂元朗感激地道。
跟著顧晨陽進了玉器街,趙曉雪才發(fā)現這里有近千家玉器店,幾乎家家都有毛料出售,她初來乍到,倒是覺得什么都新鮮。
走進一家玉器店,趙曉雪就看到店鋪門口擺放著一堆毛料,那些毛料個頭都不大,打的也才十多公斤的樣子,小的估計一公斤都不到。
毛料毫無規(guī)則地擺放著,趙曉雪對賭石沒什么興趣,所以只是用眼睛四處亂瞄店鋪里那些琳瑯滿目的玉器制品。
見顧晨陽幾個人走進來,那老板抬頭看了幾眼,很快就確定這一行人應該是以顧晨陽為主,見他們進店后不看別的光看石頭,那店主就知道這幾個人是來賭石的。
大概是前面已經接待過幾撥這樣的客人,所以店主顯得有些怠慢并不算很熱情,坐在不遠處的竹椅上連身都沒起,只是淡淡道:
“那些都是老坑種全賭毛料,一公斤五千塊不二價,走五十米那邊有個解石廠,可以免費試用解石機,如果要請人工切石的話,一百塊錢一次。”
聽到店家這番話,趙曉雪不由得皺緊了眉。
顧晨陽也沒動,倒是呂元朗聽了老板的話后一點也不介意,一句廢話都沒問直接就蹲下身來,伸出右手就朝著那些石頭摸了過去。
旁邊那李曄和梁學軍也都蹲下身來翻看那些石頭,只有顧晨陽和趙曉雪一動不動,“你不去試試?”
“有什么好試的,我又不懂這些。”趙曉雪坦白地說:“我倒是對成品比對這些磚頭塊有興趣得多。”
顧晨陽點頭,“也是,虧得你還有理智,這賭石圈子里面的問題多著呢,造假、設局、還有宰人,稍不注意就會陰溝里翻船。”
“你看到那些賭漲幾百萬幾千萬一夜暴富的報道都是故意為之,翡翠玉石商為了超高翡翠價格,所以將這些新聞拿出來炒作,讓大家眼紅,不明真相的人一頭熱就會跑來賭石。”
“但是事實上真正能賭漲的人只是少數,每年在云市賭石傾家蕩產的有多少,因為賭垮了毛料承受不住壓力跳樓自殺的又有多少,外人根本不知道這個圈子究竟有多么殘酷。”
趙曉雪點頭,表示自己聽進去了。
那頭,呂元朗幾人已經走出店鋪了,顧晨光陽和趙曉雪也抬步跟上,又看了幾家店鋪,毛料情況并不算很好,呂元朗翻了好幾堆石頭才挑到一塊勉強看得上的。
因為是第一天,所以呂元育也不嫌棄,直接就抱著那塊毛料定了下來,付款結算后就準備去解石廠切開來試試手氣。
在店家的指引下,呂元良等人走了幾十米來到了一家解石廠,還未走進大門就看到前面圍滿了人,走近一些就聽到有人惋惜的聲音。
“唉,切垮了居然是靠皮綠,真是可惜了,林老板你剛剛要是出手,二十萬就到手了,現在,你那點皮毛綠只能做個戒面了”
趙曉雪朝著人群圍著的圈子中央看去,只見一臺解石機器上擺放著一塊切開的賭石毛料,毛料旁邊站著一個中年男人,正一臉懊惱地看著面前切垮的石頭。
買石頭賭翡翠,全憑眼力跟運氣,在切第一刀之后毛料見綠的時候有人出價二十萬他舍不得賣,誰想到第二刀會切垮呢?這下二萬塊一下子縮水,一個戒面最多就值個幾千塊錢。
“垮了垮了,賭石哪里有不垮的,有個戒面總比沒有好。”那林老板只能苦笑著安慰自己。
一旁有幾個抱著石頭等著機器的人,可能等待的時間有些長已經有些不耐煩了,見林老板褪下去,一個穿著青布襯衫的中年男人抱著一塊大石頭急不可耐地走到了解石機跟前,把石頭放在解石機上。
解石機的砂輪切片急切地旋轉著,發(fā)出沙沙的聲響。
周圍人的注意力紛紛集中到了這一塊兒,一個個都緊張地注意著那個男人手中的毛料。
之前已經有一個人切垮了,所以這會兒不只是那個解石的男人緊張,就是周圍看解石的人也都吊著一顆心。
這是一塊不太規(guī)則的黑褐色石頭,約莫七八公斤的樣子,石頭表面能有灰綠色紋理。
“這塊石頭表現不錯。”看到石頭的表象,趙曉雪聽旁邊有人在說,不過她實在看不出這個建筑工地上的大石頭有什么區(qū)別。
而另一個人也點頭,“應該是正宗的老坑種麻蒙玉,麻蒙玉不可能出高綠,但是切漲的可能性比較大。”
一開始說話的人又道:“要是達到花青種,我們可以買下來。”
這時候那個中年男人已經在石頭上畫好了線,將石頭推到了切石機的砂輪前,順著切線一推到底。
眾人的眼睛死死盯著那塊石頭,隨著機器的沙沙聲,薄薄的一片石塊掉落在地上,一絲淡綠透了出來。
“呀,出綠了出綠了!”一旁有人眼尖,看到綠色驚喜地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