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謝悠然退了客棧的房間,讓韓墨辭趕車,把所有人都帶到了一個叫做福安巷的地方。
這是位于城西的一條小吃街,雖說是小吃街,但這一帶并沒有什么人氣,尤其是年剛過,周圍的酒樓餐館都是門可羅雀,伙計們都搬著凳子坐在店門口嗑瓜子,閑聊天,偶爾見到客人,便一窩蜂似的迎上去,各自招攬生意,那熱情的架勢,像要把客人給生剝了不可。
如此幾番,有客人進了巷子,想吃點什么,也被伙計給嚇跑了。
韓墨辭將馬車停在了一家鐵將軍把門的鋪子前面,道:“到了。”
謝悠然率先走下來,將大家一一從馬車里接出來。
眾人下了馬車,四下打量,望見鋪子匾額上寫著老家面館四個字,俱都面露不解之色。
“大丫,你帶我們到這里來干什么?”楊氏問。
他們可是剛在客棧里吃過早飯,難不成她還想請大家再來吃碗面?
謝悠然神秘一笑,“娘,你們跟我來。”
說著,她走向那扇大門緊閉的鋪子,不知從哪里掏出了一把鑰匙,插進了鎖孔。
只聽咔嚓一聲,門鎖開了。
她把門推開,笑容可掬對著眾人道:“歡迎光臨,各位請進。”
所有人都怔住了。除了韓墨辭。
這些天,都是他陪著謝悠然東奔西跑的,謝悠然做了什么,他自然清楚。
謝保順驚訝地看著大閨女,道:“大丫,你怎會有這鋪子的鑰匙?”
韓青山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保順啊,這你還猜不出來嗎?這鋪子,以后就是你們謝家的了。”
說著,他背著雙手,笑著第一個進了屋。
“謝家的?”謝保順還沒回過味兒來,二丫已明白了。
她驚喜地道:“姐,這間鋪子以后真的是我們的了?”
“是,”謝悠然道,“我把這間鋪子買了下來,準備在這里做生意。”
“啊呀,大丫,你什么時候買的鋪子?我們怎么都不知道?”楊氏意外極了。
謝悠然笑了笑,“前幾天剛買下來的,事先沒告訴你們,就是想給你們一個驚喜。”
大家都有些難以置信。
三丫恍然道:“難怪大姐姐你這幾天都往城里跑,原來是在城里買鋪子了。太棒了,以后我們可以天天都來城里玩了。”
“咱可不是來玩的,”謝悠然笑道,“大家參觀一下,看看這鋪子怎么樣。”
眾人都四下打量,觀察,但見這鋪面還挺寬敞,能擺十來張桌子,采光也很足,只是到處都是冷清清的。
謝悠然介紹道:“這段時間我和墨辭在城里轉悠來轉悠去,就是在尋摸合適的鋪子。這家鋪子以前是做面食的,但是間臭了名的爛鋪,周圍打聽了,據說這條巷子風水不好,沖撞著什么了,這家鋪子的位置又比較靠后,所以多年來不論做什么買賣都是一個賠字。前一個老板開業不到一年,就已經賠得褲衩都不剩了,老板娘著急脫手,所以,這么大間的鋪子,我才花了一百二十兩銀子就買下來了。”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楊氏首先叫了起來:“大丫啊,你糊涂了不是?既是爛鋪,你買它做什么?還花了一百二十兩?”
過了個豐年,他們家家底一共也就剩下三百來兩銀子了,她這一出手,就直接砸出去一百多兩?
“是啊大丫,你心里怎么想的?花這么多錢費勁巴拉地買個爛鋪做什么?”謝保順也不解。
韓青山也是愣了?一下,下意識看向了兒子。
目光中不免帶點責備,那意思是你怎么不阻止著點大丫,讓她一個人拿這么大的主意。
韓墨辭笑了笑,攬了攬老爹的肩,示意他稍安勿躁。
大家都心急火燎,楊氏更是急得跟什么似的,一個勁地跺腳道:“你這孩子,平時挺聰明的,怎么這會子糊涂了呢,買個爛鋪做什么……”
倒是二丫寬慰他們道:“爹,娘,姐姐買這鋪子,自然有她的道理,你們先別著急,聽聽姐姐怎么說。”
謝悠然激賞地看了二妹妹一眼,道:“還是二丫了解我。”
她一一跟他們道來:“其實啊,這條巷子的位置還是不錯的,靠近城中心繁華地帶,周圍四通八達,咱們這間鋪子雖然比較靠后,但不管是面積,還是采光,都是蠻好的。一百二十兩連房子帶地契一同買下,著實是便宜到底了。至于這條小吃街為什么會被說風水不好,我這兩天也觀察過了,我覺得,主要還是買賣本身的問題。我數了一下,這條街一共有二十家小吃店,但是,賣的東西基本雷同,沒什么特色菜,而且價格還死貴,客人們吃了一回就不會來二回,時間長了,生意就越來越不好,好不容易再來個客人,逮著就往死里宰,慢慢地,名聲便傳出去了,所以才成為了臭街爛鋪。”
謝保順深深地擔憂:“既然巷子已經臭名在外,那咱們買下鋪子,這生意還能做得起來嗎?”
謝悠然笑眼彎彎:“爹是在擔心我的能力嗎?”
“不是啊閨女,”謝保順嘆口氣,“爹知道你有能耐,但爹真的擔心,咱的糕點鋪子擺在這里,能掙錢嗎。”
韓墨辭笑著插了一嘴,“保順叔,悠然并不想繼續做糕點了。”
而且就算是再做糕點,又得跟祥順齋打擂臺,他們如今是一點都不想跟呂家沾上關系。
“不做糕點?”所有人都吃了一驚,齊齊看向謝悠然:“不做糕點,那做什么?”
謝悠然氣定神閑地吐出了四個字:“特色美食。”
特色美食?眾人愣住了,那是什么?
謝悠然笑,“你們是吃過我做的東西的,很多外面的人都吃不到,所以,我想做麻辣燙和酸辣粉。將來,掙了錢,我還想做火鍋。這里的人沒有吃過這些東西,我相信,我的特色美食一定能為這條小吃街帶來生機的……”
昭陽縣位處于西陵國的西南地區,這兒氣候濕潤,人們口味嗜辣,做麻辣燙之類的小吃,實在太合適不過。
再者,這里盛產辣椒花椒之類,完全不用發愁原材料。
北方人不吃辣,是因為那兒天氣干燥,吃辣會上火。
可西南呢?這兒的氣候潮濕,完全靠著辣椒驅寒除濕!
尤其是每年的四月到六月份,是被子濕得能擰出水兒來的梅雨季節,那些醫館里到處可見排長隊等著針灸治療風濕老寒腿的人。所以,做麻辣燙之類的特色小吃,絕對能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