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著急得幾乎要哭了,“大姐姐,我是不是很笨?”
謝悠然安慰她:“慢慢來,別著急。”
可是慢慢來了好久,三丫還是包不好。
不是樣子不好看,就是捏不好,一擠就破。
二丫這時已經包的很好了,包出來的餃子形狀跟姐姐的一樣,彎彎的月牙,褶皺均勻,一個一個的擺在排排上,特別的好看。
看著三丫包的那些奇形怪狀丑不拉幾的餃子,她笑了起來:“三丫,你的手還真是笨,連包餃子都學不會。”
三丫被二姐姐笑話得咬著嘴唇,一副氣餒難過的模樣,眼淚都在眼眶里打轉。
“好了,”楊氏瞪了抿唇偷笑的二閨女一眼,安慰三閨女:“三丫你別聽你二姐姐胡說,咱不急,慢慢學。”
三丫眼淚汪汪:“可我還是學不會啊怎么辦?”
“這個……”楊氏也沒轍了。
她也不知道為什么三丫就是學不會包餃子,她感覺這個東西挺好學的呀。
“三丫,你別難過了,”謝悠然笑著安慰三妹妹,“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這雙手學不會包餃子,可是你繡花繡得很好啊,連娘都夸你生了一雙巧手,所以你不要因為這個有心理負擔,咱們每個人擅長的東西都不一樣。咱們發揮自己的優勢就好了。”
“就是就是,”二丫看妹妹傷心得哭了,也覺得自己剛才笑話她笨有些過分,連忙道歉道,“我剛剛說你,你別往心里去,雖然我學包餃子很快,但我的針線活兒可遠遠不如你。我拿起繡花針就頭疼,娘不是也經常說我笨嘛。”
“是啊三丫,”謝保順也在旁道:“咱包不了餃子,幫不了大姐姐的忙,可以干點別的嘛,比如燒個火洗個菜什么的,對不對?”
三丫被大家成功地安慰了,抹了抹淚花兒,破泣為笑:“嗯,我幫大姐姐燒火去。”
眾人不約而同松了口氣,交換了一個好笑無奈的眼神。
餃子包好了,高粱桿做的圓排排,擺了滿滿三大排排。
年夜飯自然是不能光吃餃子的,還得有幾道好菜,一般都取個吉利數,少則六個菜,或者八個。
家里人多的話,十幾二十道菜也是要的。
二丫說她來掌勺,不要姐姐動手,姐姐只管煮餃子就好。
謝悠然遲疑了一下,對謝保順道:“爹,要不,晚上我們叫韓叔和墨辭一起來吃年夜飯吧?”
前世,她從小父母雙亡,跟著奶奶長大。
每到過年,就只有她們兩個人孤孤單單地過,家里冷冷清清的,一點也不熱鬧。
后來,奶奶去世了,就只剩下了她一個人,索性連年都不過了。
上大學的時候,她利用寒假出去給飯店和娛樂場所打短工;別人過年,她在工作。
當了警察之后,每年過年她都申請值班。別人過年,她還是在工作。
反正她沒有親人,回到所謂的家里,也只是形單影只的,心里更難受。
她比誰都理解那種孤獨和寂寞,冷清和寂寥的感受。
所以,她能想象得到,當家家戶戶都在歡慶佳節熱熱鬧鬧歡聲笑語的時候,韓家,該是怎樣的安靜。
“成。”謝保順二話沒說就點頭了,“反正他們爺倆就兩人,怪冷清的。正好一起團年,人多熱鬧。”
說完便親自去了韓家請人。
不多時,韓家父子就來了。
他們拎了不少的東西來,年前曬干的八月筍和野生菌,還有一只現殺的,剛清洗干凈的大公雞和兩條大草魚。
楊氏一見,便嗔怪道:“青山兄弟,你看你,來就來吧,又帶這么多東西來。”
“本來也打算晚上做了的,既然來你家蹭飯了,索性便帶了來。”韓青山笑呵呵地說。
“快上屋里去坐著,夜飯馬上就?好。”楊氏招呼著,“墨辭,扶你爹一起進去。”
“哎。”韓墨辭應了聲,沖謝悠然笑了笑,扶著他爹進屋去了。
謝保順陪著他倆,一起坐在火塘邊閑聊。
不大的屋子里火塘挖得很深,里面燒了不少的木炭,屋子里倒也溫暖如春。
“說起來,還得感謝墨辭你呢,”謝保順笑道,“要不是你年前幫我們燒了這么多炭,我們哪有得燒。”
韓墨辭忙道:“我也只是順便,反正多少也是燒。”
“你這孩子實誠,心眼好,我和你嬸打心眼里喜歡你。”謝保順呵呵笑著。
韓青山磕了磕煙袋,笑道:“這孩子能入你們的眼,我也歡喜。要不年后咱把兩孩子的事定下來?”
謝保順笑得更加開懷了,“我還正想跟你商量這事兒呢,要不找個人看看日子?”
兩家長開始熱切地討論起了兒女的終身大事,韓墨辭心跳砰砰砰,又不好繼續坐在這里,畢竟討論的對象是他,所以便找了個借口,出來了。
灶房里,母女四人一頓忙活,把韓青山帶來的雞燉了,又把魚紅燒了,豐盛的飯菜很快便做好了。
韓墨辭默默地幫著端菜,楊氏一見忙道:“哎呀墨辭,這活兒哪能讓你干,你趕緊的進屋烤火去,別進進出出的了,外邊冷。”
謝悠然笑道:“娘,你太偏心了,我們才是你親生的,這不都幫著干活呢,你怎么也沒見心疼心疼我們。”
“那能一樣嗎?”楊氏笑罵:“灶房里的活兒生來就是咱女人干的,墨辭可是個大老爺們,君子遠庖廚懂不?”
“哎喲喂,”謝悠然笑,“不愧是出自書香門第的楊家,看我娘,出口成章啊。”
“你這壞丫頭,”楊氏笑著作勢要拿掃把抽她,“敢打趣你娘來了,活得不耐煩了你?”
“噓,”謝悠然忙不迭跳開,道:“娘,娘,大過年的,不能罵人,打人就更不吉利了。”
“是哦,”楊氏趕緊捂住自己的嘴,一把將掃把扔了,“瞧我這張嘴,不把門。呸呸。”
說著連呸了兩口。
二丫和三丫都哈哈大笑起來。
連倚在門口的韓墨辭都忍不住彎起了唇角。
飯菜一一上了桌,大家圍著桌子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