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拖著行李,朝著租車的地方走去。
他們幾個的英語水平都不錯,葉寧是能跟外國人自由對話的熟手;陸簡是正兒八經的天才,早就有出國的打算,所以一直在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英語水平;汪海洋更不用說,知識儲備不少。
就連葉欣,也因為一直在準備奧數比賽,所以加強了英語的閱讀和訓練,因為奧數決賽是國際賽事,到時候題目都是英文。
雖然有翻譯,但為了避免之前奧數比賽上,翻譯失誤造成參賽者答題出錯的情況,所以要求參賽者也要有一定的英語讀寫水平。
所以他們并沒有剛出國的不安和局促,國內的長輩們想象過他們會因為語言不通、習俗不同而不便的情況,都沒有出現。
四個人剛好租了一輛車,把行李全部放在后備箱,一路去了陸簡和汪海洋即將求學的地方。
他們在校門口下車,并沒有直接去學校,而是先去租房子。
沒錯,陸簡和汪海洋不打算住校,他們打算在學校附近租個房子在外面住,平時除了上課和做研究之外,自己在外面也能更加自由,時間上也會更有彈性,不會受到過多的約束。
葉寧熟悉的是她所處那個時代的美國,因為出差也來過許多次,但這個年代還是讓她有陌生感的。
由于不熟悉這邊的情況,所以葉寧初步預計的是,他們大概要花很長時間找合適的房子,不奢望天黑之前安頓下來,只要在半夜能有住的地方就行。
但是沒想到的是,他們剛要打聽的時候,就有人主動找上了他們,來人自稱史蒂芬,一個十分普遍的名字,然后他說自己是受人之托過來幫忙的。
“受人之托?”葉寧詫異,“冒昧問一句,請問讓您來幫忙的人是哪位?”
葉寧記得,自己并沒有美國這邊的朋友,而公司合作的那幾個外資商人,也遠遠達不到能為她安排房子的程度。
“是薛。”史蒂芬說道,“我和他是老同學老朋友,當年他在這邊讀書,住的就是我家的房子。”
史蒂芬簡單的解釋了一下,并且給委托他的人打了個電話,葉寧很快明白幫忙的人是誰。
“原來是薛同。”葉寧松了口氣,“我前段時間,的確跟他提過要來美國送你們上學,也說了學校名字,只不過我當時只是閑聊,并請他在我離開的這段時間,多看顧公司。沒想到他不聲不響,居然幫我們安排好了。”
葉寧一直都知道,薛同是有名的操盤手和風投高手,而他這一身本事,都是在國外留學的時候,在無數實踐中鍛煉出來的。
只是她并沒有認真打聽過,薛同到底是在什么地方留學,沒想到因緣巧合,居然和陸簡他們是同一所學校。
真的是老天幫忙,畢竟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真要讓他們自己找房子,那估計是很困難的。
因為租房不僅是價格和地理位置的因素,還有房東的基本信息、品格、是否能與租客合得來等等。
畢竟美國與華國大不相同,各種生活習慣、理念風俗等都差別太大,這邊甚至連持槍都是合法的,一不小心如果發生沖突,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最好是找個知根知底、兼容并蓄的房東家庭,而這個難題,薛同替他們解決了。
在史蒂芬的帶領下,他們很快就到了租的房子。
房子距離陸簡和汪海洋的學校不遠,步行也就七八百米的樣子,差不多就是圍著操場走兩圈的距離。
周圍有超市,還有幾個小餐館,不過沒有中餐廳,但是大家也都能理解,在這個年代,還真沒有人有這個魄力,在國外開餐廳。
這里交通也很方便,就算去中心城區的商圈,坐車也不過十幾分鐘,空閑的時候,完全可以去中心商業區逛一逛。
“地理位置挺好的,不管做什么都方便。”汪海洋比較滿意,“主要我宅,去學校不用走太遠的路,這點真是太好了!”
“我們進去看看房子內部吧,也不知道房東好不好相處。”陸簡說道。
史蒂芬帶他們進了房子,那是一棟兩層的小樓,門口帶個小院子,他介紹道:
“這一棟小樓就是我們家的,我父母都是學校的職工,以前住在這里,退休之后搬到了華盛頓跟我住,這房子就一直空置著。”
“不過近幾年先后租給了正好幾批學生,有本地的,也有跟你們一樣的朋友,但是他們都畢業了。”
“別看房子外表老,但屋子里很干凈整潔的,所有的家具電器也是新購置的,你們可以隨便看看……”
眾人把整個房子的樓上樓下看了一遍,臥室廚房客廳等等,幾乎都沒放過,最終他們發現這個房子簡直是為他們量身訂造的。
兩層小樓,雖然每一層面積不大,但內部結構很精巧,所有東西一應俱全,家具電器都是完好的,甚至還有嶄新的家居用品。
最重要的是,這房子里沒有房東一起住,給了陸簡和汪海洋極大的自由空間,他們不用擔心跟房東之間的相處,這對宅男來說,簡直又是一個喜訊。
“房間還挺多的,我數了數一共四間臥室,我和學長一人一間,拿出一間改造成研究室,剩下一間還能做客房。”陸簡說道,“以后你若是再過來,也有地方住。”
“我說老弟,這還沒走呢,就在惦記下次了?”汪海洋揶揄地說著。
陸簡無聲地笑了笑,想念已經成了刻在骨子里的習慣,尤其是即將異國分別,他會憧憬期待也不奇怪。
“那就這里了?”葉寧問道。
眾人一致決定就住在這里,他們跟史蒂芬簽了合同,一次性付了一年的租金,因為史蒂芬說,他相信薛同的朋友們,不會每個月來檢查給他們添麻煩,租金一次付一年,讓他們隨便住。
送走了史蒂芬,大家算是在這里徹底安頓下來。
接下來就是調整時差,然后熟悉周圍的環境,過了兩三天,差不多適應之后,陸簡和汪海洋去學校辦理入學手續,而葉寧帶著葉欣四處閑逛。
葉欣的目的在于鍛煉自己,增長見識,開拓眼界,而葉寧的目的,則是在調查市場、觀察商機。
作為一個商人,而且是在這個時代走在前沿的商人,在打通了國內市場之后,她又把目標盯準了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