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寧在深城是有房子的。
早在薛同替她打理葉氏投資的時候,就陸陸續續為她買了不少地皮與房產,這也是在葉寧的授意下進行的。
畢竟對一個深諳未來房地產發展趨勢的人而言,房地產投資不容錯過。
葉寧在深城的房產大多數都租出去了,只有一套面積比較小的房子,靠近市中心的,一直空著,這是薛同特地為葉寧留的。
雖然平時沒什么人住,但薛同會不定期派人來打掃,就是為了葉寧到深城的時候,能住得舒服,不用在酒店落腳。
薛同開車把葉寧和肖瑤送到目的地,跟著她們上了樓,順便向葉寧匯報關于劇組的事。
葉寧她們寫的劇本名字叫做《移山》。
“移山”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把山移走,另一種是從山中遷移出來。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大根,是一個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小人物代表,所以“移山”兩個字,既表達了李大根擁有像愚公一樣堅持不懈的精神,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目標;又表達了國家和民族在大山一樣的困難面前,永不言棄、勇往直前的美好品質。
因為影片想表達的主題是建國以后的時代變遷,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的發展軌跡,所以整個故事脈絡主要分為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主人公李大根的前半生,在一個貧窮、落后、封閉的大山里;另一部分是李大根的后半生,在整潔、發達、繁榮的城市里。
這樣的故事線就要求影片拍攝的取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地方。
深城是最能體現時代變遷的城市,所以后半部分的城市取景就定在深城,但前半部分的大山劇情,則是導演他們調查走訪了許多地方,查了很多資料,才選出來的最佳目的地——深城東北部與閔地接壤的一處大山里。
那是真正的大山,不是后世搭建出來的影視城,更不是綠幕摳圖的特效。
“我沒有去過那里,不過聽張導說過,那是真正的大山深處,交通閉塞,車馬不通,想要上山全靠兩條腿。那里文化落后,都沒讀過什么書,山里的百姓自給自足,一輩子沒有走出過大山,甚至很多位于高處的村落都沒有通電,到現在還點著煤油燈或者蠟燭……”
薛同把拍攝地點的基本情況跟葉寧描述了一遍,然后提醒道:
“老板,那里的環境很不好,如果住在那里,肯定多有不便。我個人的建議是,你們在距離山下最近的鎮上安頓下來,偶爾上去看看就行,沒有必要跟著導演他們在上面熬著!
導演他們是為了拍電影,不得不住在山里,可葉寧只是編劇兼投資商,偶爾過去跟導演探討劇本就行了,完全沒必要住在山上。
葉寧聽了薛同的話,稍微想了想,便點頭同意了。
她拼了命努力掙錢,從鄉下一路走到城市,不是為了讓自己吃苦受罪的,有條件過好日子,為什么不過呢?她又不是什么沽名釣譽的人,非要跟著住在山上才能體現她的偉大!
“就這么定吧,我和肖瑤住鎮上,把該帶的東西都帶著,你派幾個靠譜的人和我們一起,偶爾幫忙跑個腿!比~寧吩咐道,“山上交通不便,且物資缺乏,時不時也需要送點補給上山,讓所有演職人員改善一下生活。”
“是,人選我都挑好了,明天他們會陪你一起去!毖νf道,“安排好劇組的事,過兩天我得去趟帝都,那邊的公司遇到點事情,需要我出面解決一下!
薛同目前是葉寧手下三員大將中最忙碌的。
向天明只負責寧式集團的經營管理,吳總也只負責寧初服飾的分公司,唯有薛同這個人,能者多勞,不僅掌控著深城和帝都的葉氏投資,甚至參與了全國各地許多大型的、賺錢的項目,偶爾還幫葉寧處理一點小事,比如影視公司什么的。
所以,薛同的行程安排也是非常緊密的,把葉寧在深城的事安頓好,他就得離開,一刻也不得閑。
第二天上午,薛同安排的人就過來了。
來的人一共三個,兩男一女,都是三十多歲,女人叫朱曉燕,葉寧稱呼她為燕姐,兩個男人分別叫阿峰和阿乾。
燕姐是薛同專門派來給葉寧打下手的,畢竟葉寧和肖瑤都是女孩子,的確需要一個年長的女性在身邊陪同照顧,有些事情也更方便。
至于阿峰和阿乾,都會開車,力氣大,阿峰還會點拳腳功夫,不管是當司機還是當保鏢,又或者是跑腿,都非常合適。
薛同辦事非常周到細致,葉寧需要的東西早就準備好了,一些生活用品、吃的穿的等等,還有各種通訊設備,都帶齊了。
他們一共五個人,弄了兩輛車。
阿峰開著一輛小汽車,載著葉寧和肖瑤,后邊的阿乾開著一輛雙排座貨車,載著燕姐,貨車的車廂里裝著葉寧需要的東西,以及一些要送去劇組的物資。
一行人早上九點多出發,到下午三點多才抵達目的地,也就是深城東北部毗鄰閔地的一個小鎮上,而劇組拍攝地所在的大山,就在距離小鎮二十里之外。
由于上山的路不好走,而且天色也漸晚了,所以葉寧她們沒急著上山,而是在鎮上安頓下來——
這個鎮子比較偏僻落后,鎮上還沒有樓房,阿峰就租了兩間相鄰的平房,面積都不大,但兩間加一起,足夠他們五個人住。
幾人合力將車上的東西都搬到屋子里放好,然后出去在鎮上逛了逛,確定了賣日常雜貨和蔬菜水果的地方。
畢竟他們要在這里住一個月,直到山區的劇情拍攝完畢才會離開。
“地區差異真的太大了!惫渫炅私,肖瑤不由得感嘆道,“明明這里距離深城也不遠,可是深城那么繁華,這里卻很落后。不說跟深城比,就算是我老家的鎮上,也比這里要好得多。”
“以后會越來越好的!比~寧笑著安慰。
擁有后世的記憶,葉寧從不懷疑國家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葉寧從阿峰那里了解到,劇組前幾天上山的時候,只帶了拍攝器材、道具和換洗的衣服,所以她打算給劇組的人送點食材上去。
“……夏天蚊蟲多,山中也有蛇鼠之類的東西,最好帶點驅蟲驅蛇的藥;還有,山里晝夜溫差大,容易感冒,消炎的退燒的也都帶著;夏天南方多暴雨,雨傘雨衣什么的也都多帶一些!
葉寧拿著個小本子,邊指揮邊做記錄,把能帶上山的都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