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寧幫著整理好行李,寧巧云便在鎮上安頓下來。
“媽,那份離婚協議我幫你收著吧,這東西很重要,以后要是葉家人還來糾纏不清,這份協議就是憑證。”葉寧說道。
寧巧云看著事事有條不紊的女兒,毫不猶豫地把那張紙遞過去。
她自己是個沒用的人,反抗不了娘家,也沒辦法在婆家硬氣起來,可她女兒有出息,現在離婚了,女兒就是她的依靠。
“欣欣她們晚上是不是要回來吃飯?我看廚房有菜,我幫著做飯吧。”寧巧云說道,“突然閑著,我也怪不習慣的。”
“好啊,媽你做飯,我出去給你買點藥,順便去店里把欣欣他們接回來。”葉寧點頭說著,然后出了門。
她買完藥去店里的時候,陸嬸正好收工,于是一行人回到了住的地方。
一路上葉寧跟陸嬸講了寧巧云的事,并說道:
“以后我媽就跟我們一起住,家里做飯洗衣服打掃什么的,可以交給她,她是個閑不住的人,突然讓她什么都不做,她也待不住。這么一來,陸嬸您就輕松多了,不用店里家里兩邊跑。”
“你媽也是個可憐的,離婚了好,你這么出息,完全可以成為她的依靠。”陸嬸感嘆地說道,“那葉家就是有眼無珠,現在處處虧待你們母女三個,等以后知道你是大老板,可不得后悔死。”
“我暫時還不想讓他們知道,免得他們鬧騰,心里煩。”葉寧笑了笑。
去縣城之前,她是不希望節外生枝的。
呆了幾天,寧巧云便適應了鎮上的生活——果然如同葉寧說的,輕松多了,她每天除了涂藥養傷,就是洗衣服做飯和掃地,比起從前侍弄幾畝地,可算得上輕省了。
更重要的是,她再也不用擔心干完活沒飯吃,陸嬸收工回來,總是會帶一些菜,都是一些小菜販沒賣完的,便宜價拿回來的。
雖然不是很新鮮,但比起從前整天吃紅薯、米糠、窩窩頭,可要好多了。
傷好了之后,寧巧云越發地閑不住了,便問葉寧:
“你們那店里有沒有我能做的事?你們都有事情做,欣欣和簡哥兒每天都在學習,我閑著也怪無聊的。”
“我們店倒是沒什么可忙的,各個崗位都有人了,不過我可以幫你問問紅姨。”葉寧說道,“紅姨就是鎮上成衣店的老板,她也給人定做衣服的。我記得媽的繡活兒很好,我問問她那里有沒有活可以做。”
“成,你幫媽問問。”寧巧云點點頭。
說來也巧,紅姨正好要招個裁縫,不過不是手工裁縫,而是會用縫紉機的裁縫,聽說葉寧的媽媽要找事情做,便說道:
“咱們也不是外人,你媽要是愿意,可以讓她來我這學怎么用縫紉機。到時候你給她買一臺放家里,她除了從我這里接活兒,還能給你們縫縫補補的,也方便。你看怎么樣?”
“那就麻煩紅姨了,我下午就帶我媽過來。”葉寧說道。
說定了之后,寧巧云就去了紅姨的店鋪,學著怎么用縫紉機。
這東西寧巧云以前見過,是在鄉下的時候別人結婚,男方送來的聘禮,不過親手操作卻是沒試過的。
初次接觸,寧巧云小心翼翼地,生怕碰壞了。
不過她悟性還不錯,縫紉機操作起來也不難,很快學會上手了,當著紅姨的面縫好了兩件衣裳和一條褲子,就算是出師了。
紅姨看在葉寧的面子上,也放心寧巧云,便優先給了她活兒,讓她幫著縫補衣服,每處理好一件衣服,可以掙五分錢。
寧巧云的繡活兒不錯,紅姨除了讓她縫補衣服之外,也給她一批料子,讓她幫著繡花,開的價格不低。
這么一來,寧巧云的日子就充實起來了。
一來二去的,她和紅姨之間也熟悉起來了,得知紅姨是自己一個人撐起這么大的門面,很是佩服,偶爾兩人也聊聊自己的私事。
紅姨知道寧巧云過往的事情之后,也時不時地勸她:
“寧大姐,不是我說你,現在的日子多舒坦,你就別想著從前了。你們家寧丫頭是個有大出息的,眼前的好日子還只是個開始,往后享福的日子還多著呢。”
“道理我都懂,可一個家里沒個男人,也就沒頂梁柱。若是遇到有人欺負,我們幾個弱女子,可怎么應付得來?”
“這你就不懂了吧?你以為鎮上是你們那鄉下,誰家人多誰就占優勢啊?”紅姨笑了笑,說道,“你看看我,一個女人獨自開店鋪,有沒有不長眼的來欺負?沒有吧?知道這是為什么嘛?”
“為什么?”
“因為人脈呀。”紅姨解釋道,“我在這鎮上認識的人多,做生意的、當官的,富貴的人家的、小康人家的,個個都是能說得上話的朋友,人情來往到位了,人家也愿意庇護我,誰要是不長眼看欺負上門來,有的是人收拾他。”
“那是你有本事。”
“你們家寧丫頭可比我有本事多了,連鎮長都知道她嘞,還有陶先生、周先生他們,都是在大城市做大生意的,跟你們家寧丫頭也聊得來呢。”
紅姨笑了笑,又繼續說道:
“所以寧大姐,凡事想開點,嫁人是圖什么?要是男人能為你遮風擋雨、給你庇護,那也就罷了,反過來那男人什么都不能給你,反而給你拖后腿,你干什么還念著他?”
“看看現在,再比比從前,沒了那個男人,日子是不是舒坦多了?”
寧巧云一想,的確是這么回事,便也不糾結了,安心在鎮上過自己的好日子。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自己身邊親近的人說了不聽,非要外人來講道理,她才能聽得進去,寧巧云就是這種。
先前葉寧再三給她洗腦,她總想不過來,現在紅姨現身說法,她倒是覺得有道理了。
打開了心結之后,寧巧云就徹底安心在鎮上住著。
什么葉家,什么葉愛國,統統跟她無關。
當寧巧云徹底習慣鎮上生活的時候,鄉下葉家給葉歡找的婆家也有著落了,消息是陳冬梅從娘家帶回來的:
“我娘家嫂子打聽到一個合適的人選,是隔壁鎮上的,距離咱們這兒不算近,歡丫頭的事估計也沒傳過去,人家不知道。聽說歡丫頭是個初中生,念過書的,倒是很樂意。”
“男方家里條件如何?那男的是干什么的?”葉老太太問道。
“父母都是廠里的職工,條件不錯,男方聽說是在外地做事,就是這些年一直忙著事業,耽誤了結婚,年紀有點大。”陳冬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