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guī)追咳酥g互相有嫌隙,但卻不是什么生死大仇。
平時吵架打架雖然有,但過年這種重要的時間跟場合,也沒有人真想鬧的全家雞犬不寧,所以在葉寧拿回了足夠準備一頓豐盛年夜飯的年貨之后,幾房之間也算合作愉快。
大伯殺雞,三叔殺魚,就連葉愛國怕柴不夠燒,在外面轉了一圈之后,也給背了一捆柴回來。
廚房里,大伯母在剁五花肉,做餃子餡兒,三嬸在發(fā)酵面粉準備搟面皮兒,寧巧云生火起鍋燒油,簡單炒幾個小菜……
按照往年的規(guī)矩,葉寧和葉欣通常都是在廚房幫忙的,可今年沒人敢喊她們倆做事,畢竟全家能吃上這么豐盛的一頓飯,全靠葉寧掙了錢。
小輩們在院子里吃零嘴嘮嗑,聽葉建城和葉歡講學校里的事。
葉歡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在弟弟妹妹面前顯擺,便時常說自己認識很多干部子女朋友,把自己吹的多么牛逼,唬地鄉(xiāng)巴佬葉建軍和葉建學一愣一愣的。
葉寧也沒拆穿她的想法,大過年的,誰還沒點“衣錦還鄉(xiāng)”的虛榮感呢?
到了天快黑的時候,晚飯終于做好了。
“寧丫頭買了很多菜,今晚只做了少部分,吃個新鮮,大頭留著明天中午吃團年飯。”江玉蓉解釋道,“還有,今天咱們不喝稀粥也不吃窩窩頭,咱們吃米飯。”
眾人幫著從廚房把飯菜端上桌,按照各家各戶坐下,才發(fā)現(xiàn)葉老太太還在屋里沒出來。
誰也沒動筷子,眾人的目光都看著葉寧。
“你們都看我干什么?”葉寧察覺到眾人的視線,不解的問道。
“寧丫頭,你看是不是把你奶奶喊出來一起吃?”葉愛國斗不過自己的女兒,又不忍親媽沒飯吃,只能說好話,“她畢竟是你奶奶……”
“我也沒說不讓她吃啊!”葉寧說道,“你們誰想喊她出來吃飯也行,不過出來之后好好吃飯,別動不動罵人,別說難聽的話,別做我看不順眼的事。惹我不開心了,我寧愿掀了這一桌子。”
沒人覺得她在開玩笑,畢竟葉家人已經(jīng)吃了好幾次虧了。
“我去說……”葉愛國正要應承,想了想,對葉愛民說道,“老幺,你去喊媽出來吃,順便勸勸她,你說的她聽。”
合著葉愛國也知道葉老太太偏心葉愛民,可他還是一心一意想著當個媽寶男。
葉愛民起身進屋去了,眾人安靜地等著。
此時此刻,葉寧算是切身體會到了一句真理: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曾經(jīng)的小姑娘在這個家里有多卑微?沒有人將她放在眼里,沒有人把她當一個活生生的人看待,沒有人尊重她。
可自從葉寧來了之后,鬧了幾場,賺到了錢。
她能帶著葉家人吃好的,能讓葉家過個好年,那她在葉家就有話語權。
葉家人怕她發(fā)火,怕她鬧騰,怕她不管不顧,所有人都得看她臉色行事,這也算是達成目標了,至少葉家人怕她了,就不敢再隨便招惹她了。
等了沒多久,葉老太太就被葉愛民推搡著,別別扭扭地出來了。
只是臉色依舊很不好看。
葉寧也沒多說什么,現(xiàn)在的葉家可跟以前不一樣了。
以前是所有人跟著老太太一起欺負二房,可現(xiàn)在,其他人在葉寧能帶給他們的利益面前,早就低了頭,唯有老太太獨木難支。
這種情況下,葉寧還計較什么呢?反正老太太什么也做不了。
今天的米飯是煮了足量的,人人都有份,吃完了鍋里還有,根本不怕不夠吃。
像從前那種大家長掌勺分食物,你多我少的情況,并沒有出現(xiàn)。
菜也很多、很豐盛,雞鴨魚肉都擺在桌上,誰想吃就自己夾,誰都不用搶,誰也別想自己獨占——像老太太以前的做派,定然是要把所有好吃的都給幾個兒子孫子,可今天卻沒她說話的份。
沒了老太太偏心,這頓飯吃的無比舒心。
從前被偏愛的兒子孫子并沒有覺得吃少了被苛待,從前吃不到好東西的兒媳和孫女,也能破天荒的吃個盡興。
而這一切,是葉寧帶來的。
此時此刻葉家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了不同的想法,有的感恩,有的唏噓,有的嫉妒,有的不甘,但不管什么樣的情緒,都足以證明,葉寧在這個家里,有了不容忽視的地位。
飯后,江玉蓉主動去刷碗。
寧巧云和陳冬梅將發(fā)酵好的面粉弄出來,放在桌上,拿了搟面杖搟面皮。
桌子周圍放著許多盞煤油燈,平時舍不得點的燈,今晚像不要錢一樣亮著,把整個院子照的亮堂堂的。
餃子皮兒搟好之后,葉寧他們幾個小輩也加入了包餃子大軍。
“我這兒有些硬幣,洗一洗包到餃子里。”葉寧從兜里掏出一把硬幣,“明天誰吃到帶硬幣的餃子,來年一定能紅紅火火發(fā)大財。”
“好好好,這個彩頭好。”陳冬梅笑呵呵的,“我去洗吧。”
她一邊說著,還有些局促地看了葉寧一眼,生怕葉寧拒絕她,畢竟先前她想幫著葉寧拎年貨就被拒絕了,她擔心葉寧不讓她碰錢。
葉寧才沒這么小氣,翻篇兒的事她也沒那么多心思計較,直接把硬幣給了陳冬梅。
陳冬梅洗好硬幣之后,眾目睽睽之下也不敢動手腳私藏,便將硬幣分給不同的人,讓大家包到餃子里。
每個人包餃子的手法和風格是不同的,一般誰包的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
如果讓同一個人包硬幣,那未免也太明顯了,大家都只吃這一個人包的餃子,那么這個彩頭的設置就失去了意義。
有了彩頭,所有人都興高采烈起來,葉建軍和葉建學兄弟倆甚至開始爭論,拿到錢要買些什么東西了。
葉寧看著這一幕,非常滿意地點點頭。
瞧瞧,不惹事不鬧事,大家歲月靜好地過年,不是很好嘛?
葉建城一邊包餃子,一邊觀察著葉寧——
昏黃的煤油燈光之下,少女穿著嶄新的襖子,白皙的臉上掛著清淺從容卻又稍顯漫不經(jīng)心的笑容,麻花辮很自然地從頸側垂下。她就那么歪歪的坐著,看似慵懶,可那一身風華氣度,卻跟老葉家的貧窮破敗格格不入。
葉建城心里猛地一驚,此時此刻他驟然意識到,這個他不了解的堂妹,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蛻變。
她不屬于這里,或者說,她遲早不屬于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