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敢狡辯!葉寧,一個月不見,沒想到你膽子這么大!居然敢偷錢了!”
葉歡自顧自地給葉寧定下罪名:
“你等著!你這個小偷,我要讓警察抓你!”
說完,葉歡便跑出去,匆匆去派出所報警了。
葉歡本來是跟同學一起出來逛街的。
明天學校就放寒假了,她將有一個月的時間不在學校,也沒什么機會來鎮上,所以想趁著回鄉下之前,好好逛一逛。
她的同學父親是個干部,母親是工人,家庭條件很不錯。
葉歡陪著同學逛街的時候,同學都會很大方地送她一點小禮物,有時候是一些糖果,有時候是一個漂亮的發夾。
東西雖然小,卻都是她自己買不起的。
這次她陪著同學逛街,打的就是讓同學送她禮物的主意。
可是她沒想到,居然會在服裝店遇到葉寧,更讓她震驚的是,葉寧居然在買新衣服!
冬天穿的棉襖又暖又軟,一件可是要好多錢,葉寧怎么會有錢?
她第一反應是,葉寧偷了家里的錢;第二反應是,憑什么葉寧這個沒讀過書的鄉下土包子,能買這么好看的新衣服?
幾個念頭轉過,葉歡心里便想出了一個主意——
她要報警抓葉寧這個小偷,逼著葉寧把偷家里的錢拿出來,到時候錢在她手上,她就可以給自己買一件新衣服。
等回家之后,大人問起來,她就把這一切都推到葉寧身上。
到時候,錢是葉寧偷的,東西是葉寧買的,家里肯定不會讓葉寧這個賤丫頭穿那么好的衣服,那這衣服還不是她的?
葉歡想到這里,心思不由得雀躍起來。
仿佛已經看到自己穿著新衣服、受到全村羨慕的場景了。
服裝店里,紅姨好奇地問道:
“葉寧,剛才那個是誰啊?”
“是我大伯家的女兒,我堂姐。”葉寧說道,“從小跟我不對付,仗著自己讀了幾年書,瞧不起我這鄉下野丫頭。”
“她說要找人來抓你呢,你不怕啊?”紅姨又問著。
她覺得葉寧這小姑娘很有意思,小小年紀出來做生意,為人機靈,口齒伶俐,生意經一套一套的,看起來一點兒也不像是鄉下的野丫頭。
撇開她身上那打了補丁的舊衣服不談,說她是城里人也有人相信。
“我怕什么?鎮上誰不知道我的錢是賣糕點得來的?她盡管去報警,我還要告她一個誹謗罪呢!”葉寧淡淡一笑。
在紅姨的建議下,她很快看中了那件紅色的棉襖。
葉欣也很喜歡那件粉色蝴蝶結的衣服,于是葉寧兩件一起買了:“多少錢?”
“冬天的衣服廢布料又廢棉花,肯定要貴一些的,而且這襖子都是從南方帶回來的好東西。紅姨看你一個小姑娘做生意不容易,進價賣給你,紅的這件十三塊,粉的這件十塊。”
“給,二十三。”
葉寧也沒講價,直接給錢把衣服買了下來,當場就和葉欣換上了新襖子,又讓紅姨幫她們把舊衣服包起來,準備去買點別的。
葉欣穿著粉嫩嫩的小棉襖,一會兒看看袖子,一會兒看看衣領,整個人扭來扭曲的。
“你干什么呢?”葉寧看著小豆丁,不由得好笑。
“姐姐,這衣服真暖和,你摸摸,我手不冷啦!”葉欣雀躍地說著,伸出手去,讓葉寧摸她。
葉寧看著小丫頭手上被凍地皴裂的口子,青一塊紫一塊地膿瘡,小心翼翼地把手放上去,捂了捂:
“嗯,是挺暖和的,走,我們去買別的。”
葉寧牽著葉欣往前走,打算去買點凍瘡膏。
就在這時候,前方不遠處的人群傳來一陣騷亂,不多時就看到葉歡帶著幾個穿制服的人,朝著她這邊走過來。
這年頭人們都愛看熱鬧,不管村里鎮上都一樣。
公安的同志出現,代表著有事情發生,于是很快葉歡他們身后跟了一群看熱鬧的人,短短時間就把街道圍了個水泄不通。
“同志,就是她!她偷家里的錢!”葉歡指著葉寧說道。
葉歡的聲音很大,語氣斬釘截鐵,加上有派出所的同志在一旁,很快取得了圍觀群眾的信任,一時間街上議論聲沸沸揚揚。
“偷錢?小姑娘年紀輕輕,這可不得了。”
“小時偷針,長大偷金,這么小年紀就知道偷錢了,以后可不得犯大罪?”
“就該把她抓起來,免得留個禍害……”
圍觀人群對葉寧指指點點、議論紛紛,目光中充滿了鄙夷和不屑。
這個年代的人們極富正義感,也很熱心腸,哪家有困難,只要方便都樂意伸出援助之手,所以聽到這種偷錢的事,自然跟葉歡站在同一陣線,同仇敵愾。
這時候,警察走過來,對葉寧說道:
“小姑娘,偷錢是不對的,小偷小摸的行為是犯法的,你現在偷習慣了,長大以后改不掉,會犯下更大的錯。你把偷來的錢還回去,我們念在你年紀小,又是初犯的份上,可以既往不咎,否則我們要把你帶到派出所去接受教育了。”
“聽見沒有?葉寧!”葉歡也跟著說道,“偷得錢拿出來,否則抓你去坐牢!”
“我沒偷錢!”葉寧對著警察解釋。
“小姑娘,偷竊不是好孩子,撒謊也不是好孩子。”警察皺著眉頭。
“我再說一次,我沒偷錢。”葉寧又說道。
“你要是沒偷錢,你怎么可能有錢買新衣服?”葉歡指著她身上的襖子,說道,“你看看你,一買就是兩件。咱們家什么條件,去紅旗大隊打聽打聽都知道,你要不是偷拿家里的錢,家里怎么可能讓你買這樣的好衣服?”
葉歡指責著,又怕圍觀的人不相信,便以堂姐的身份,抖出不少葉寧以往的黑歷史:
“你從小就手腳不干凈,在灶屋里做飯,你偷吃東西;春花姐嫁人,你把人家的喜蛋藏起來,現在可倒好,你居然偷起錢來了!”
“你說你在家里丟人也就算了,怎么還到鎮上丟人呢?”
“你沒讀過書,不懂得禮義廉恥,我身為你的堂姐,必須得規勸你走上正途。葉寧,只要你把錢還回來,答應我虛心改正,我就不告訴奶奶,再給你一次機會!”
葉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說的大義凜然,感動了一大票人。
圍觀群眾指著葉歡,連連點頭稱贊:
“這姑娘不錯,品行好又善良,堂妹犯了這樣的錯,也愿意給她一次機會。”
“到底是讀過書的,這心胸和覺悟就是不一樣……”
葉歡聽著眾人對自己的稱贊,看著葉寧被指責鄙夷,心里不由得涌起陣陣得意:好歹她是上過學的,對付一個沒文化的鄉下土包子,還不是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