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再度叩下頭去,含淚稟道:“是,家父是半路到了落霞峰,名諱是石頭,家父一直珍藏著道友當年贈與的法器,還專門道友畫了像,叫我的名字也叫石頭。”
小七已經明白如花為何如此失態,自己的身份已經擺明了,如花與石頭和自己攀扯上關系,那可是一大幸事,這兩人還真是好命。不過以前那個石頭,小七眼前好像又看見了那個聰明的孩子,不由一笑,石頭還真是小七在茅山少有的朋友,不過,小七沒有想到,這個石頭竟然到了昆侖山,這兩人算起來還真是故人之后,提攜一下也屬應當,于是小七便抬頭示意與青娘起來,“既然是故人之后,便起來吧,只是日后有機會去拜拜你父親的墳墓,莫要笑話我這個故人。”
如花一臉恭敬,卻不再言語,只是回身扶起石頭,一副小鳥依人的女人樣子。石頭卻十分激動,有些語無倫次起來,“小七爺,真的是小七爺,哈哈,我,家母還活著。她要是得知小七爺之后一定很高興。還請小七爺一定到我家作客。小七爺,我家不遠,就在昆侖山禁地十里外的青龍山。”
石頭雖然也有幾分心機,但和如花的聰明相比,就很是差的多了。只是如花在舉止之中,雖然有三分刻意要將這石頭拋到臺面上來,雖然是出于親近小七的考慮,卻也能夠從如花眼神之中看得出她對石頭倒是真情實意的。
但是,石頭居然是故人之子,這讓小七很是吃驚。而石頭的妻子如花竟然是胡平道長的女兒,就讓小七更是感慨了。幸好石頭這話匣子一打開就關不住了,在路上就將事情講了個七七八八。
當年小七離開琉璃谷之后,就變故叢生,因為小七遠離昆侖山幾百年,故而此刻聽石頭講起自己的父親和胡平道長的境遇來,小七頗感唏噓。
當年石頭對其表妹一見傾心,但是其表妹卻不喜歡石頭,無奈之下,在小七離開不久之后,石頭就改投了昆侖山。只不過由于石頭也算是中等修仙家族出生,家族有底子,人又聰明,到了昆侖山之后修為很快的就提高了一大截,故而長老派石頭一直駐守琉璃谷,石頭在琉璃谷認識了一個女孩子,兩人一見鐘情,就在那里過著逍遙無憂的日子。
后來百十年過去了,石頭在一個長老的幫助下也筑元成功,以后修為更近一步,終將迎來快活日子。卻不料災禍橫生,大批妖獸進入琉璃谷,將困壓在琉璃谷湖底的高階妖獸解救了出去,石頭掩護其妻子逃出,自己卻傷重不治隕落。
石頭的妻子返回昆侖山后,將一切上報,就一時想不開想要追隨石頭而去,卻發現竟然懷有了石頭的遺腹子,故而咬牙偷生。可事情傳出之后,昆侖山的師兄弟竟然不允許其入昆侖山,還將落地不久的小石頭強搶而去,還有風言風語,說石頭的妻子生下的小石頭是妖獸變的,要燒死小石頭。無奈之下,石頭的妻子帶了小石頭回到娘家。從此帶著想石頭艱難的生活著。小石頭七八歲的時候在多次明里暗里問娘親之后,終于明白了父親的死因。往日怪不得沒有人和他玩耍,更深深的明白了在人世間,只有修仙才是出路,于是他改頭換面,進來昆侖山當外門弟子,吃了很多苦。在昆侖山,他明白,修仙的世界更殘酷,要出人頭地更要永不停止的修煉,否則就什么都護不住。
從此,小石頭大變,成日里不是苦修就是看道書,修為慢慢穩步增長。說來也是機緣到了,在一起外派之時,他居然得到了上古遺寶,從此修為一日千里,在三十多歲就締結了金丹。
結丹之后一切就不同了,昆侖山的師兄弟都討好他,這時候,小石頭的母親哭訴哀求,說那一落地就自己帶他的往事,說自己有多么的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最后終于說動了小石頭要延續香火。
小七聽著,暗自打量著小石頭。小石頭是極佳的金水雙靈根,怪不得當年昆侖山會要將收為弟子。但是小七奇怪的是他實際年齡已經是三旬,修為卻和如花一樣都是筑元初期,可在小七細細看來時卻發現,在小石頭的腦袋經脈之中,蘊含著一股奇怪的渾厚法力,還有小石頭經脈的強韌和寬闊程度,也都遠遠超過一般筑元初期應有的程度,小七不由暗暗奇怪。只是這種現象牽扯到小石頭修煉的道法,小七畢竟是外人,又念在故人的面子上,倒想問出口,想著還是有些不妥,自己稍后去問其母親罷了。
而如花就沒有這么曲折了,胡平道長獨力操持日漸沒落的茅山,只是茅山后來再沒有筑元修仙者出現,胡平道長的修為也止步于筑元初期。在茅山振興無望,自己修為又難以寸進的打擊下,胡平道長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能夠生育一個根骨奇佳的孩子身上。
可惜胡平道長的年紀已大,很難再行生育的。吃了無數的靈草。那胡平道長不知道試過了多少種方法,才在大限來臨之前,終于其妻子生下了三靈根的如花。
可惜如花才剛剛懂事,胡平道長就壽終正寢,其后不久,胡平道長的妻子又中了妖獸伏擊,不幸隕落。如花失去父母,日子極其難熬,也鍛煉出了你一般孩子更加吃苦的眼力和心智。
只是茅山根本就無法提供如花助力,以往茅山的道士都是閉門鉆研苦修,更兼人不多。根本就沒有給如花留下什么依靠。就這樣,如花磕磕碰碰的長到了十五,卻只有凝氣中期的修為,還要強自撐起已經沒有幾個人的沒落的茅山。就在無望的時候,卻遇上了對自己一見鐘情的石頭。
就這樣,石頭迎娶了如花。胡平道長留下來的茅山,只剩下幾個修煉無望的低階修仙者,只能依附著如花生存,只怕用不了多久,也就會湮滅在滾滾紅塵之中了。
小七也不想感慨什么,修仙之路原本如此,能夠長生不老,或許是人世間所有人的夢想,就算能夠成為金丹,或是元嬰修仙者,卻也絲毫懈怠不得,畢竟這是一條永遠沒有終點的路。現在小七是結了元嬰,卻也不過是普通之極的高階修仙者,誰能說得準日后會如何呢?
不過小石頭的母親,小七還是非常的想見見的,小七主要想見見石頭的墳墓。按照小七的打算,是想先去昆侖山送文君的傳訊玉簡,然后就去那個什么雙龍山,去看望小石頭的母親。
文君原本是和小七及青娘一起趕來的,打算要鄭重的將小七告知天下,昭顯一下昆侖山實力。只是在半路上卻遇見了一處適合自己修煉的絕佳之地,文君高興之下馬上決定在那里長久閉關,只給小七與青娘了一枚玉簡,讓他們送到昆侖山來說明情況。
可是計劃不如變化,當小七與青娘來到昆侖山,就遠遠發現到主峰大殿里面,滿滿的全是金丹期修仙者,好像是在議事一樣,小七不由大感驚奇。
小七當時離開昆侖山時不過是筑元初期修為,根本就沒有來過這氣勢恢宏的主峰,可此刻,小七感覺到里面的氣息十分不尋常,于是小七便傳音給青娘道:“青娘,好像不太對勁。我們還是在此等候,先讓小石頭和如花進去。”
守衛的金丹修仙者滿懷戒備,還十分小心翼翼的用神識掃視,好像懷疑小石頭和如花假冒一樣。小石頭和如花拿出昆侖山的腰牌,那名守衛才傳了訊息,眉頭微皺的為與小石頭和如花引路。
青娘此前并沒有回來過昆侖山,因此也不好說什么,只是暗自回小七道:“你說得對,好像出了什么事情。這樣吧,我們看看在說吧。”
不一會兒,一股靈氣波動急速而至,胖胖的煅云裳,驚喜的出現在小七與青娘面前,還未完全落下幻化鉆到光就驚喜的說道:“哎喲是我不對,是青娘來了,我太高興了。不知道文君可有訊息傳來?咦,這位道友是?”
以前小七記憶中的煅云裳,可是一位不茍言笑的得道道友,可此刻卻說話熱情急切,不知道是與青娘相識,還是昆侖山此刻情況不妙,他支撐是太過困難。
青娘便將玉簡奉于煅云裳,“道友勿急,文君的確是我等一同前來,不過中途卻是另有要事,和我等分開了。這位乃是在下的雙修道侶小七,卻也是出身我們落霞峰。這是文君讓我等所帶的玉簡,一切盡在其中了。”
小七行禮見過,卻也不多話,只等用神識四下觀望自己驚奇的煅云裳去查看玉簡內容。只是煅云裳所受到的沖擊好像大了,怔怔的看了小七數息功夫,嘴里一徑的說著“不必多禮不必多禮”之類的話,然后才去查看玉簡。
煅云裳只將玉簡放在面前,竟然是稍微一看,里面的內容就一目了然了。只是或許里面信息出乎他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