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這有你的快遞!”
“呦,乖孫子來啦,拿給爺爺看看是什么東西?”
深山老林之中,有大修一家隱居于此圖個平安清凈。畢竟世道蒼白又紊亂,也就只有這深山老林安靜一些了。
大修俞景已到暮年,對于嘈雜向來不喜,年紀一大就更不喜了,平日間最講究一個寂靜。但人是群居性的,時間長了他也盼著山腳下的孫兒過來看望一下熱鬧熱鬧。
俞景接過小孫子遞過來的快遞,打開一看卻是發現只有一封信。
——謝您不殺之恩。
大修平日除了養個花鳥魚蟲之外不好殺人,那有違天和。他想不起來近年來有什么殺戮之事發生,這不殺之恩來的有些怪異。
俞景手中把玩著兩個樹心打磨而成的圓球,對抬著頭好奇看的小孫兒笑呵呵的說:“你這小調皮,弄這一封信出來又要胡鬧什么?”
那小兒唇紅齒白倒也可愛,搖了搖頭說:“這快遞是人家哪都不通送過來的,不是孫兒胡鬧!
俞景百思不得其解,將信疊起來妥善收好留作日后調查。深山老林的清凈日子太好,俞景這時還真不愿意下山參與俗事。
“孫兒,既然來了就幫爺爺干點事吧。那黑殼蝦要換水,切記用那溪里的活水,只需換掉三成便可。還有籠里你最喜歡的小兔子也需要喂草,去路邊割一把嫩尖取來喂它吧!
俞景笑呵呵的,轉身取來水桶和鐮刀遞給了小孫兒。那唇紅齒白的小童歡呼一聲,開心的去做事了。
大修復又回身取了水瓢,慢慢悠悠的打水去澆花。然花有重開日,樹無再有心……
山中無甲子,兒孫繞膝之樂的事情多了也令人煩悶。大修終歸是一個喜靜的人,他在黃昏時分,還是遣有些依依不舍的小孫兒下山了。
俞景在茅廬之中打坐靜心,這山林之中寂靜無風,除了蟲鳥的叫聲之外再無雜音。
“嗬……求爺爺救我……”
大修的心靜不下來了,他睜開眼,怒目圓瞪中下山而去。那突如其來的囈語驚了他平靜的身心,心無靜身……自動。
下山之后,小孫兒并無事,還活蹦亂跳的逗貓狗玩耍呢。
大修覺得這囈語來的蹊蹺,對兒孫囑咐了萬事小心沒事別出門,便復又上山打坐。
但心亂了,就很難靜下來了。平日間打坐靜心不消片刻便能靜下來,這回去之后雜念叢生再無平日心境。
俞景是個有辦法的人,既然靜不下心,那就躺下來睡覺。安眠的法子有,說睡也就睡著了。
他做了一個光陸怪離的夢,嘈雜的令人頭疼。像是有惡魔在耳畔低語,又如同神靈在大聲咆哮。
夢里是一片令人惡心的濃綠色,像是水里長出的綠藻。平時最喜人的綠色一旦多了起來,完全就是夢魘……
大修想要醒過來,但完全沒有辦法。他有意識,只覺得身邊有東西在爬。像毒蛇吐信,像潮濕的蠕蟲,更像是被扔到了腐爛卻在蠕動的肉塊中。
“唉……”
睡夢中有嘆息聲,大修一身冷汗終于是醒了。天已黑,茅廬里因為沒有燈火顯得有些恐怖。
外邊月光的映照下,一切的影子都像是猙獰的魔物。半躺著的俞景大口大口的喘著氣,揮手丟出了一道火焰浮于空中。
“嗬!”
俞景發現身上趴著一條小蛇,有些驚嚇的將其打了下去。小蛇靈敏,不待俞景動殺心就爬了出去。
大修疑神疑鬼的看著茅廬,盤坐著時不時的閉眼又睜眼。興許只是他心亂了而已,這一夜并無事情發生。
但自這一夜之后,俞景古井無波的心境再也回不去了。他盤坐中總能聽到神秘的囈語,像是惡魔在他耳畔低聲訴說些什么。
俞景仍是選擇睡覺,但依然是光陸怪離的夢,而且夢中的場景比那囈語更令人恐懼。
無毛無皮的羔羊跪在地上瞪著死魚眼咧嘴喝乃,分不清順著嘴角流下來的是血還是乃水。有蟲子在他的身上爬,密集的沙沙聲令人頭皮發麻。更有夢到自家孫兒成了五等分,亡魂回來哭喊著爺爺我疼……
俞景不敢睡了,但他也不愿下山。于是一家老小全都搬到了山上,自在不自在不說,不方便是實打實的。
大修不敢睡,他的眼睛也因此變得通紅。原本的鶴發童顏像是遇了魔,不止一次的在半夜嚇到了家人。
俞景逐漸變得有些神經兮兮的,每天疑神疑鬼的對家人胡言亂語。
“兒子,爹給你說……籠子里的兔子吃肉了,吃的是你兒子的肉!殺了那兔子,不能留!”
“爹,你老糊涂了!非要讓全家都搬到山上不說你還變得這么神經兮兮的,你讓咱家人還怎么過。俊
俞景是清醒的,但……他怕。
“小孫兒,爺爺給你做了個平安鎖。你聽爺爺的,帶上平安鎖就能平平安安的了!
“媽媽!嗚……爺爺他要殺我!”
“爹!我們下山了,您為什么想要勒死自己的親孫子。俊
俞景一家吵了一架只留他一人獨守空山,強行下山了。大修站在山口驚疑不定的目送他們離開,時不時猛的轉身看一下背后。
自家人走后,俞景還是不敢睡,更不敢打坐。那令人驚疑的囈語還是在耳邊響起,俞景眼中的這個世界已經變了模樣。
變得光陸怪離,變得更加……恐怖。
“我的心……好疼啊……嗬……”
“被兔子當成草吃掉了!哈哈哈!”
“想啊……兔子啊……”
“兔子啃蘿卜……”
“你也沒有心么?你看,我的心被人生生挖出來了!
“你喝過米湯么,那種清湯寡水沒有幾粒米的……血!”
“那好啊,我等眾人一起分了這樹精的心。這等奇物放在身邊,把玩之中的淡淡木香最是靜心。”
“嗬……我沒有殺過人類……放過我吧……心……”
“!”
“挖出來,洗凈啊……嗬!”
“心吃著最勁道了……嗯……好吃……”
……
“您的這位親屬有些精神方面的癔癥,不過并無大礙,不出意外他還可以活很長時間。當然……多活一刻都是活在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