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論起狂妄來,林楓覺得面前的王老鄭老可是一點兒都不比他差。
他好歹還是看著這滿屋子的假貨,才敢這么說話,但這王老鄭老倒是一點兒自知之明都沒有,就敢直接狂妄地放話,那可真是不知道到底誰才是最狂妄的那一個。
林楓把手上抱著的古董直接隨意地放到一邊兒,抬步走上前去。
王老鄭老中間的桌子上還擺放著他們正在鑒賞的一份古董字畫。
畫兒的確畫得很不錯,古色古香,畫筆筆記磨痕都看得出來是精心做舊過的,還有最后刻的那個文人章,都看得出來是經過比較縝密的做舊痕跡,看得出來是老手慣犯,手法等等各個方面都十分嫻熟且與時俱進,這些做舊的痕跡都很真實。
但是做舊之人過于注重紙張上的東西了,而忽略了紙張本身。
林楓只伸手摸了下兒那畫卷,立馬就知曉了這張字畫必然是假貨。
王老看著他,還不屑地嗤笑了一聲,“這可是一代大師唐伯虎的真跡!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東西?怎么樣?你是不是從來都沒見過?看都看不懂?那就不要繼續逞強了,乖乖跪下來道歉就是了。”
林楓抬眼涼涼地掃了他一眼,伸手拿起那副畫,抬手直接就撕成了兩半兒。
王老頓時站起了身子,惱恨地看著林楓,“你這人真的是腦子有病!你怎么敢撕了這樣的寶貝?你知道這一幅畫值多少錢嗎?你這幾輩子給我當牛做馬,都還不完!你知不知道?!這樣的墨寶你也敢撕!我絕對會讓你不得好死!讓整個周家都不得善終!”
這樣的墨寶說一聲是世界罕見都不為過。
鄭老的臉色頓時就青了,這下是真的氣得聲音都在顫抖了,“放,放肆!你到底知不知道這東西的寶貴性!!唐伯虎的真跡!那都是應該放到博物館里頭做壓軸典藏的東西!你就這么撕了?!你是嫌自己命太大了嗎?!”
周凱看著林楓這樣的舉動,聽著王老鄭老這樣的話,幾乎當場就要撅過去了,完了完了,這個林楓真的是惹一次禍不夠,還要惹第二次,還要越惹越大,他真的是太看得起自己了,現在這整個周家只怕都要給他陪葬了。
這在場的眾人幾乎都要驚喊出聲了。
倒是林楓沒什么太大反應,淡定地從被撕裂成的裂口當中,用指尖捏出點點小白絲兒來。
“這幅唐伯虎的真跡可真是太厲害了,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有這種利用化學纖維來做舊的畫卷紙張了,王老鄭老,你們覺得呢?”
林楓把那畫卷直接重新扔回了桌面上,“不過是一副做舊的畫而已。”
畫卷掉在桌子上,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
在場的眾人這才紛紛震驚連鄭老都沒看透的東西,就這么讓一個毛頭小子給看穿了?居然還敢用這么大膽的方式,直接撕了這幅畫來驗證畫的真假,難道他早就篤定了這幅畫是假的?不然這尋常人就是再懷疑膽大,哪里敢用這么直接毀東西的方式去驗證這畫卷的真假?
“哼!你只不過是恰好運氣好罷了!我剛才正要鑒賞這幅畫,你就來了!但這并不能證明你當真有這個鑒寶才能!”鄭老心里暗恨這個林楓上來就拆他的臺,他絕對不服氣自己這么多年的權威地位竟然會被這樣一個狂妄的毛頭小子給挑釁!
王老心里同樣是這么覺得的,但是當眾被拆穿自己珍藏的東西是假的,他的臉面也是極放不下的。
到了這一步,王老也不想讓林楓再說自己的什么東西是假的,來砸了自己的招牌,看著坦蕩自然的林楓,王老一咬牙,抬腳走到了這會客廳正堂中央的一副墨寶,“你不是說我禮物自的珍寶都是假的?那你看看這一副呢?”
王老挺直了脊梁,“你如果能證明我這幅墨寶是假的,那么我直接向你賠禮道歉!”
“我可告訴你!這幅墨寶可是我當初花了大價錢才買來的,這可是當今戰神林破局親手所寫的!”王老說到這兒的時候,整個人都眉飛色舞的,顯然是十分得意。
當今戰神在華夏的影響力那自然是不必說的,能有林破局的東西,那可是無上榮耀。
而且林破局的墨寶在這整個華夏都還沒有流傳過,他就不信了,這個林楓還能分辨得出林破局的字跡來!
王老不屑地朝著林楓一抬下巴,十分高傲,也是篤定了林楓對此毫無鑒定辦法。
周凱都震驚了,“您這,竟然是林破局的真跡?”
“那是自然,絕對不可能有假,我反復找人確認過無數次,這幅墨寶還是從林破局的戰神軍隊里流傳出來的!”
也瞧得出來王老是十分珍惜這一份墨寶,畢竟這都已經在眾多古董當眾,特意掛在了廳堂正中央。
王老看向那林破局的墨寶的時候,也是滿心滿眼的欣賞崇拜,“林破局的真跡絕對比我這一屋子的古董都還要稀缺,像這樣的珍寶,是我要珍藏一輩子的東西。”
不等王老再自信得意地多嘚瑟一會兒,林楓搖搖頭,嗤笑一聲,“你這全屋子所有的東西,只有這一副自己最假!還是別珍藏了,拿來當草稿都嫌棄不夠干凈。”
林破局就是他自己,可真是太好笑了,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還寫過一樣一幅字兒?竟然還被流傳了出去,被人珍藏?現在別人來告訴他,你看,這是你的真跡。
王老頓時臉色沉了下來,不悅地看向林楓,就連鄭老都擰起了眉頭,“你這小伙子!未免也太過自信自傲了些。”
林楓懶得理會鄭老,直接走上前去,伸手一指這幅墨寶最后名字落款處的“林破局”的三個字里面的“局”字。
這個“局”字的最后一筆,筆鋒蒼勁有力,勾出來的那一筆夸張而又鋒利,倒是像極了一國戰神在戰場上馳騁殺敵該有的犀利姿態。
“林破局在寫自己的名字的時候,絕對不會這么夸張,最后一筆的筆鋒從來都是含而不發,象征枕戈待旦,不出則以一出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