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飯食之后,鞅就說自己還有些事,出去了。
而稍微收拾一下以后,壯牛和絹就睡下了。
壯牛畢竟背的東西在他們幾人中是最重的,并且一直都沒有減負,確實是太累了。
絹也在興奮勁過了以后,被倦意一下子就擊倒啰,小孩子就是這樣呀~~~兩人現在已經呼呼的打著酣,睡得就像死了過去。
雖然身體也非常的勞累了,不過天賜(撿來)一點困意都還沒有,他今天第一次見到了這個世界的‘官’。
即使之前從申不害和鞅的口中了解到,這個世界應該是他所熟知的那段歷史,但是到底是不是另外的平行世界什么的,他到現在還是無法確認。
在這個沒有網絡,沒有媒體的時代,從未出過靠山村的他,所有的一切信息,都必須由他自己用‘看到’來確認。
包括他給鞅的那個建議,去安邑找相國公叔痤,他也不知道,在他所處的這個世界里,事情會不會像他所知道的歷史那樣向前發展。
來到屋外看向天空,今天是個晴天,夜空中的星星就像灑滿黑色畫布的銀粉。
瑪芝藍妮那臺破電腦,估計都不知道我目前到底在哪兒。
這樣也好,這里我很喜歡喲。
靠山村的山。
靠山村的水。
靠山村的人。
我肯定會把那里建成一個世外桃源的。
自言自語中,天賜(撿來)看著自己手中端著的裝著熱水冒著熱氣的陶碗:要是有酒就好了呢。一口喝了下去,天賜對著天空中行了一個羅馬禮,然而這一幕正好被回來的鞅給撞到了。
“啊。。啊。。鞅兄回來了啊。”
天賜(撿來)顯得有些尷尬,畢竟中二的時候被撞見了,就算是個50歲的腦袋,也還是會害羞的啊。
“打擾你和星星說話了?”
“沒有沒有,已經說完了。”天賜(撿來)再不會解釋‘跟星星說話’的事情啦。
“啊,今天又和星星說了些啥啊?”
“沒什么特別的啦,倒是鞅兄,這么晚才回來啊。”
“鞅是去找官辦的鋪子,采買了些習字著書的用具。由于我要的物件還需要做一些加工,所以我一直在官舖做哩。”
“這樣啊,這一天下來,鞅兄也一定累了,今日我們還是早些休息吧。”
說罷,天賜(撿來)一禮,正欲轉身回屋,卻被鞅給叫住了。
“天賜,請留步,鞅有一物相贈。”
“鞅兄?”
只見鞅從袖袋中鄭重的拿出了一個麻布包著的包裹,物件并不大,外觀看上去是棒狀物,大約是手掌的長度。
鞅鄭重的行了一禮:“鞅為答謝仲叔天賜今日之恩,有一物相贈。”
天賜(撿來)畢竟前世也見過大場面的人,雖然他并不喜歡收禮,不過鞅的真誠讓他沒有理由拒絕。
上前一步,他也鄭重的行了一禮,雙手從鞅手中接過了這件禮物。
緩緩地解開了包裹在外面的麻布,竟然是一把刻刀!
“鞅兄!這太貴重了,天賜實在不能收呀。”
刻刀與書,可以說是這個時代士子實打實的象征。
并且刻刀,且不說本身價值就不輕了,還不是誰都能買得到的。
對于這個時候的鞅來說,買這么一把刻刀作為禮物送給天賜(撿來),應該是投入了他身上所有的財產。
這禮物有點過重嘞,天賜(撿來)趕忙的推了回去。
“天賜,今日之恩,絕非小事。且鞅與天賜一路走來,所見所聞所聽皆獲益匪淺,今后你還要繼續以我的書僮自稱,鞅真是無以回報。天賜若認鞅為友,還請務必收下此禮。”
鞅的態度十分的堅定,情感也非常真摯。
天賜(撿來)猶豫了片刻,行了一個九十度的大禮,“天賜謝鞅兄之禮。”
收下刻刀之后,天賜把它拿在手上仔細的看了看,見到刀柄上刻著五個字‘鞅贈友天賜’。
看到這個,天賜(撿來)心中蠻感動嘚,鞅肯定是購買刻刀之后,自己又在刀柄上面加刻這幾個字,這才弄到這么晚才回屋!
天賜(撿來)心突然一動,“鞅兄,可否借你的刻刀一用?”
“天賜意欲何為啊?”雖然嘴上在問,不過鞅還是二話不說就拿出自己的刻刀遞給了天賜(撿來)。
這時候的鞅,看來已經完全把天賜(撿來)當做摯友來看待了。
天賜(撿來)接過鞅的刻刀,在鞅刻的字前加上了兩個字——公孫。
“天賜,這是何意?鞅在靠山村,聽你和不害關于出身的言論后,覺得很有道理。今日臨時起意,以此自稱,卻未曾。。。。”
鞅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天賜(撿來)打斷了。
“鞅兄,天賜曾聽過一則傳言。”
天賜(撿來)認真的盯著鞅的眼睛,說道。
“自衛國反復敗于魏國,特別是都城陷落之后。衛國大族公孫氏分崩離析,四散隱居。其中公孫氏最后一位大夫公孫袞逃避亂兵,至衛、韓邊境一小山村隱居。某一日,一股亂兵串至此村,竟然以屠村為樂!聽聞此村唯有公孫大夫一名幼子,因赴衛城游學而幸免于難哪。。。”
鞅看著神色平靜如水的天賜(撿來),又轉頭看了看天空中的繁星,眼中突然閃過一陣光芒,趕忙對天賜(撿來)行了一個大禮。
“那段悲慘往事,實在是不堪回首呀。天賜從未出過靠山村,卻知鞅之出身,莫不是星辰所言?”
“哈哈哈——鞅兄已明知,那就不必故問啦。。。”
“哈哈哈哈哈哈——”兩人相視大笑起來!
鞅很聰明,一下子就明白了天賜(撿來)的意思。
‘冒’也是要有技巧的,鞅今天犯的錯誤就是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臨時意起就隨口冒了公孫的姓。
倒霉的是,恰好又遇到了一個了解衛國情況的郡守。
這件事情要是當場戳穿,鞅就別想在魏國混啰!
本來,郡守質疑的是鞅帶著三個童子寒冬行長路可能是在吹牛逼。
被起了性子的鞅懟了以后,順手旁敲側擊一下作為反擊手段。
結果鞅又沒有做好準備,導致一時語塞神亂。同時更是激起了鞅多年遭受白眼留下的心理創傷!
所以,這才引起了郡守真正的懷疑。
‘冒’個姓嘛,真的算不得啥子大事。
靠山村的荀,陳和羅三家甚至在公開的‘冒’著姓氏哩。
無論一個人想‘冒’個啥子姓,官府都不會管你,只要沒進入官府的檔案記錄,你就是叫天王老子也屁用沒有!
士子算是高端人才,既然想‘冒’個姓好聽一點,那就要找好根據,找一個別人沒有辦法考據的根據。
還得編好故事,編一個美麗而無法驗證的神話故事!
找到這個根據,編好這個故事以后,事情就算成了,也不會帶來啥子不良的后果。
既然無法考據,那別人就會以你的能力來與這個‘故事’相比較。
倘若能力與‘故事’是匹配的,那么也就信了絕大部分。
畢竟,這是個信息傳播非常困難的年代,又是個高速發展、人才稀缺的年代,相比去考據這無法考據的‘故事’,還是更愿意去承認你所擁有的能力。
對于這段萬花齊艷的歲月,出身‘冒’得最神話,最牛逼的莫過于‘鬼谷子門生’。
唉——搞得人家鬼谷子不得不活千把歲,估計老人家日子過得是多么艱辛哪!
鞅是一個好面子的人,也是一個聰明人。
所以天賜用這樣的方式來和鞅講了這個‘冒姓’的事情,還幫他編好那個必須的故事!
天賜不愿意把‘冒姓’這兩個字提到臺面上來講,更不會覺得冒個姓有啥不得了的。
鞅也聽懂了天賜的意思,所以才會有這樣默契的回答,并且在心中對天賜的感激,更是多了一分。
從這一天開始,公孫鞅與天賜,成為了摯友。
天賜不知道他這個穿越者的到來,會對鞅的命運產生怎樣的影響,他現在只是單純的喜歡這個年輕的士子。
或許是前世養成的那種‘好為人師’的習慣吧,遇到這樣有才能又努力的年輕人,總想著能給他提供一些幫助和建議,希望他能避開自己的錯誤,把自己的能力發揮的更好,走的更遠,登得更高!
而鞅也在為自己結交到天賜這樣一位‘星辰之子’而慶幸,他覺得這是上天對于他多年努力的回報,或是上天對他的一種指引。
“要是有酒就好了呢。”
“鞅兄回來之前我就這么想了呢。這一定是星辰覺得我們太累了,讓我們別鬧騰太晚,早些歇息。前面的路還很長啊。。。”
“有道理,有道理。”
兩人結伴回到了屋中,這一夜,兩個摯友同塌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