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3:50分火車正點到達廣南羊州市。
方樂拿著行李,隨著人群下了火車。并叫了部出租車,從火車車站直達到奇州市奇州鎮。
方樂拿出手機給王寒打了電話:“王寒,我己到了奇州鎮長橋這邊公交站臺,你那個店鋪在哪。”
“就在你那個位置的后邊方向,沒好多路。
讓司機開到松子電器門口,我馬上出來接你。”王寒欣喜若狂。
車剛停下,王寒很快就來到了方樂身邊。
方樂付了車錢,等出租車司機一走。
王寒就緊緊地抱著方樂,眼淚奪眶而出。那是一種說不出來的心酸。
方樂知道王寒在外面吃了苦,還照看著這樣一個孩子,真的是很不容易。
方樂也緊緊地抱著王寒,兩夫妻在晨風中相擁而泣,兩人站立了許久。
“好了,王寒!還要回去做包子呢。”
王寒不好意思地松開了手,方樂馬上拉開了卷閘門,拿著行李進了鋪面。
鋪面兩開間,一間擺了四張臺子,另一間后面隔了一段小房間睡覺。
小雨在閣樓上睡,中間是做饅頭包子的地方。
前面放著一臺蒸汽爐,是靠左邊墻外面放的。
鋪面門前放了一個一米寬四米長的臺子,主要擺放籠貨。
還有甜點,油條,五香蛋,松糕,大餅,玉米條,豆漿,綠豆粥等品種。
小雨也從閣樓上下來了:“老爸。"
“哎,小雨可習慣在個地方?”方樂答應著摸了摸小雨頭發:“包子現在會做了吧。”
“包得來,沒媽包得快。”小雨笑笑。
“小雨賣包子還快,要不是他幫忙,我哪里搞得定。”
王寒正在動手揉面:“這個店接手好幾天了,牌生主要是早上3:30分起來揉面,然后我晚點起來一起包包子。”
“牌生聽說你今天要來,昨天就走了。”王寒說。
“我來揉面,你在一邊歇歇。”方樂卷起手袖,就揣起面來:
“走了也好,不然也沒地方睡,另外去租房也不劃算。”
“是啊,在外不算賬,哪里賺得了錢呀。”王寒嘆著氣說。
方樂看到這里的一切,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一個女人在外能頂起這份工作,真的很不容易。
王寒啊王寒,我這一生辜負了誰都行,但決不能辜負了你,來生也不行!
“這面發酵得剛好,如果過了,饅頭會酸,蒸出來包子饅頭不大。
又不松軟而且不好吃。”王寒對方樂說。
方樂笑笑:“這三天不見,當刮目相看了。”
方樂把通過發酵的面揣好,并放到案板上說:“王寒啊,你現在也成大師傅了。”
“也不專業,你外甥會做又快,我比他差遠了。”
王寒從冰柜里拿出了包菜餡,肉餡,酸菜餡等餡料。
方樂再用壓面機重復擠壓,最后總算是把面壓好了。
這樣壓出來的面,面筋高,有彈性,面白光滑。
方樂準備用搟面杖來搟面皮。
王寒看到:“還是我來吧,那是家庭里的作法,要是做生意,那就太慢了。”
王寒說著用刀把一團面切成了幾大塊,然后拿著一塊面把它搓成條,再用手拽成面劑子。
不一會功夫臺面上就鋪滿了園園的劑子。
王寒在上面做著示范,她拿了一個劑子用手掌一按。
然后用匙子挑了一朵肉餡放在面皮上,用手一捏,包子就成形了,最多用了3秒鐘。
方樂跟小雨二人最起碼要10秒,速度慢了許多。
王寒學東西就是快,記得在家里的時候,有一年的冬天,外面流行那種用毛線織成的鞋拖子。
她看著人家鉤了以后,馬上到市場上買了泡沫鞋底,把那些舊毛衣全部拆了個精光。
過了半個月后,家里門前就出現了10多雙這種毛鞋拖,進門不管是誰都必須換上。
這種拖鞋穿在腳上,確實舒服,又暖和又輕松。
這就是王寒的品質。
“方樂,你把要蒸的包子,全部端上蒸爐,在蒸汽爐里加上水。
現在快6:00了,對面工人們8:00上班,我們7:30就要開賣。”王寒端著芝麻餡過來準備包芝麻包子:
“方樂蒸爐上最多只能放8籠,多了蒸不熟。”
“好的!”方方樂應著王寒同時又喊小雨:“小雨,我們把臺子抬到門口。”
送油條豆漿的師傅也來,他們送來后記個賬就走了。
還有送甜玉米,蛋糕甜點,松糕,綠豆餅也都來了。
小雨呢每天都是把這些貨全部擺到臺子上。
方樂這邊蒸包子也蒸了16籠了,每十分鐘就出一籠。
上班的工人也三三兩兩來買早點了,有孰悉的就自己打粥拿五香蛋。
坐在桌子上就開吃,吃完了就把錢放在桌子上。
到了7:30以后是最多,你也買他也買都想搶先,趕著上班,不夸張可以說是人頭上接錢。
這時候王寒包子也做得差不多了,燒麥是昨晚上做的,放在冰柜里,只要拿出來蒸一下就行了。
方樂這會就是蒸包師。
王寒騰出手來,就與小雨一起站臺賣包了。
方樂把包子蒸好,也參加到賣包子行列
這就是做包子人的工作,一上午下來,身子就象似散了架。
十個做包子就有九個是腰間盤突出。
中午11:00王寒要準備中午飯,方樂呢他就守在前面,還有零星買面點或吃稀飯的客戶。
方樂心想,打工仔也很可憐呀,干的是苦活,吃的也就這么簡單,連快餐都不肯吃。
哎,不出來不知道,出來才知道,錢是怎么掙來的。
王寒在后面把飯做好后,把飯菜端在桌子上:
“吃飯吧,今天沒搞什么萊,還是昨天買的白切雞,上面放了點香菜,一盤西洋菜,再加一盤酸菜。”
王寒笑著說:“你今天是客,但時間倉促,沒好的招待。”
“這樣的萊比在家里吃方便……”方樂知道把話說露了嘴馬上改口:“比在家里吃飯方便。”
方樂轉移了話題:“小雨出去了還沒回來,他只拿了根玉米,等下他吧。”
“不用等了,他每天都是這樣,不是拿根玉米,就是揣幾個饅頭就跑出去了。”
方樂大囗大口地吃著飯萊,并夾了一塊白切雞沾了點鹵,往嘴里一放,那個味道真的是很爽。
王寒很心酸,這幾個月她不在家,方樂也是飽一餐沒一餐的,而且還經常性吃方便面。
這是不用講的,她是很清楚,你現在看他吃的那個樣,真是很久沒吃過飯似的。
王寒眼睛紅紅的:“老牛,咱們現在一家子總算團聚了,我們把生意做少點。
關鍵是把小雨帶上正道就好了,你我都沒有這么幸苦,一家人在一起相互有個照應。”
“是啊,王寒,這些日子苦了你。”方樂緊緊握著王寒的手,很是心痛。
“阿姨有包子沒有。”
王寒嗖地抽出了手:“有哇娟娟,你還沒吃?”
進來的是對面做工的一個女孩,跟小雨差不多大年紀。
她疏了一個短發,園園的臉蛋,白里透紅,個頭1.65左右,是安徽阜陽人。
“阿姨食堂里面的飯不好吃,我想吃點包子喝點粥。”王娟娟很大方地說。
“阿姨把粥給你熱下。”王寒說:“方樂你給她拿2個萊包子。”
“好咧。”方樂,從蒸籠里夾了2個包子放在碗里,送給了這個小姑娘。
“謝謝叔叔。”王娟娟閃著兩只大眼睛說。
這時王寒的粥也端上來了。
“阿姨,你真好,謝謝。”
“孩子呀,不用謝!”
王娟娟這孩,家境不是太好,有兩個哥哥。
她生下來的時候,媽媽就死了,是父親把她帶大的,她從小就缺少母愛。
所以她特別喜歡王寒,喊阿姨也喊得非常甜。
她喜歡跟小雨聊,但我家小雨總是躲躲藏藏,有時還會不理,不明不白地走開。
其實王寒心里有想法,要是跟小雨能對上像,還真的是好事,但這個事要好好地斟酌。
如果小雨病好了,這種想法當然是好事,如果不好,也不能害了人家姑娘。
這時小雨回來,王娟娟樂呵呵地叫了一聲:“小雨回來了。”
小雨理都沒理就上了閣樓。
“這孩子一點禮貌都沒有,都是慣壞了。”王寒生氣地說。
“阿姨沒事,男孩子都這樣。”停了一會王娟娟說“阿姨我該上班了,叔叔再見。”
王娟娟走了后,已經是中午12點了,王寒與方樂也要休息了。
方樂把外面的蒸汽爐,臺子,蒸籠及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全部搬進鋪面里面,然后拉下卷閘門。
在臥室里,一張臺子,一張床,很是簡單,夫妻兩人坐在床上,方樂笑著說:咱倆又回到了解放前。”
“一切都是值得的,小雨比以前好多了。”王寒開心地說:“一家團聚比什么都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后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