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庚子春節,比起以往,染上了許多疼痛與悲涼,空蕩的城市壓抑沮喪,春之暖披上了病之灰,年味被消毒水味取而代之,早晨七點像凌晨三點,街上只偶有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和閃光的警燈呼嘯而過……
都說2020年是小學作文里的未來,我卻想按下重啟開關。城市按下了暫停鍵,時間定格在庚子初,如果那群舉筷之人能止住味蕾的貪欲,就不會有那么多無辜的群眾受到感染臥病在床;如果病毒不會人傳人及早發現及時遏制,就不會封鎖城市道路交通工具,阻斷與親故摯友的團聚;如果提前儲備好足夠的物資口罩,就不會在疫情面前束手無策,沒辦法更好的保護自己和家人……如此高度共鳴的希冀,可是,沒有如果。病毒已無情載上數以萬計的人疾馳向前,但中途下車的幸存者又燃起了生之向往,所以我始終堅信:人生不是因為順利而精彩,而是因為戰勝磨難而輝煌。
時代的微塵落在每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這是一場與所有人息息相關的無聲戰役,在望不到邊際的未來里,他們抖抖身上的塵土,眼中依然充滿堅定地往前走,滿臉的勒痕、滿頭的汗珠、如雷的吶喊、如泣的分別、如注的熱血、慈母的白發、未婚妻的遙望、新生兒的啼哭。汽車轟鳴的發動機、拉長聲的警報、筆直冷漠的高速公路以及那一抹抹純白如雪和如黛藏青,無不奔赴在尋找出口的生命之路上。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封鎖城市、不封鎖情。在一片春寒料峭的清冷中,也深藏著直抵人心的力量。災區就是戰場,疫情就是警情,警衣就是戰袍;責任重于泰山,逆行就是擔當,前行就是力量。如雪花般飛來的申請書上赫然蓋著一個個血紅的手印,如鋼鐵長城般屹立不倒的前線聚集著一批批醫務工作者和人民警察,如沖鋒號般響亮的一陣陣請戰之聲回蕩在戰疫前線!多少人為了更多人的團聚選擇了舍小家、顧大家,24小時不合眼,在風雨兼程中日夜堅守一線;多少人不畏被感染的風險,不漏一車一人開展地毯式排查和體溫檢測,只為把傳播的風險降到最低、最低。多少人把溫暖和愛帶到最冰冷的角落,讓這個冬天不那么冷……沒有人生而英勇,只是為了更多人的歲月靜好,義無反顧選擇無畏地負重前行。哪有什么超級英雄,不過是閃著光的平凡人。
那飄揚的黨旗,是綻放在塵埃里的花朵;那模糊的面龐,是救苦救難觀世音的另一個名字;那守護的身影,是雪中送炭的先驅者。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若有戰,召必回”是你們的錚錚誓言;“請人民放心”是你們的鏗鏘承諾;“臨危不懼、勇往直前”是你們的責任擔當。這些點滴付出匯聚成抗疫的海洋,就是我們戰斗的力量。
再小的努力,乘以365都很明顯;再大的困難,除以365都很簡單。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個好消息像綻放枝頭的嫩芽,綠的生命線開始趕超紅的死亡線,除湖北省以外新增確診病例人數實現了13連降,方艙內的醫患共同跳起了廣場舞,不計其數的普通百姓也加入到了這場對抗疫魔的戰斗中,默默貢獻綿薄之力。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當我們“戰”在“疫”起,飽經磨難的中華民族,一定可以走過至暗時刻,擁抱清晨黎明的第一縷陽光。
相信許多年后,我們或許已經記不清度過了幾個春節,但2020年的這個春節,一定會永遠載入史冊,成為前行中的點點燈火,照亮每一個寒夜時分。
當我們真正意識到他的嚴重性的時候,似乎有些晚了。伴隨著陸陸續續的返鄉,這種病毒以一種瘋狂的速度遍布著整個國家。為了防止病毒的蔓延,我國采取了一級警戒狀態,近乎所有的交通停運,下落至村,采取封閉式管理,人們出行必須戴口罩,這是繼2003年之后又一次重大的衛生災難事件。究其緣由,兩次事件有著相同的原因——生吃野味,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值得引起我們深思。
素有櫻花之城的武漢成為了此次疫情的重災區,原本燈光璀璨、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空無一人,家家戶戶閉門不出,只留得大廈林立,街頭燈光閃爍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字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舉全國之力,支援武漢。最好的醫生,最多的物資拼命往城里進,可笑的是,城里的病人卻拼命想出去。這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最終我們一定會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此次的疫情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世間的善惡美丑。越是在這種大災大難面前,越能體現出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處于深水區游泳的人,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此次的潮水一落,便能看出哪些人在裸泳。賺黑心錢、昧良心將病患送出武漢的黑心司機;趁機大肆瘋漲、發國難財的黑心商;在崗無作為,一問三不知的關系戶領導;還有將民眾的捐贈物資堆積倉庫、賬目漏洞百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紅十字會。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面前,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此消費人民群眾,最終會受到懲罰。
人間自有正義,人間自有真情。
春霄佳節,本可以置身事外的他們,毅然背起行囊,主動請纓,日以繼夜的奮戰在前線,縱使臉上傷痕累累,也難以阻擋煥發出來的美麗光芒。他們就是白衣天使,是奔赴武漢抗戰的醫生護士。
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們。國難當頭,他們堅守在每一個交通要塞,逡巡在每一條鄉村街道。那一身錚亮的軍裝,那無言的頭銜,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他們都是我們的英雄——人民軍人。
物資緊缺,他們奔波忙碌,想方設法籌集物資,當一箱箱物資從天涯海角在災區相遇,如同黑暗中的亮光,驅散人們心中的陰霾,他們就是默默無聞的匿名愛國人士。
總有些人,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這一切。
你只是平凡的普通醫生,你從沒想過會成為人民的英雄。在疫情初期,你的發聲被當成謠言,你只能盡可能的保護一批醫生。事實證明,你的預防舉措使一批醫生免受感染,而他們又可以繼續救治更多的病人。愿這個世界不只一個聲音,愿你的靈魂在天堂棲息。——致李文亮醫生
沒有人天生為慈善而生,你卻很特別,大大小小的公益事件中,有你忙碌的身影,為公益事業你厲兵秣馬,鞠躬精粹。你高昂的嗓音穿透我們的耳膜,同時,你的善舉深深的觸及我們的心扉。——致慈善人韓紅
以前,我們會把歷史責任和道德大義灌注于某個人或者某群人,而他們,總在國家需要的站出來,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他們站在歷史的至高點上,是人民的英雄,受萬人敬仰。漸漸的,我們才懂得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個別英雄的出現不過是為歷史的前進推波助瀾罷了。大家只有意識到自己也是生活的英雄,社會才會變得越來越美好。疫情當前,在社會的各個角落,許多人默默無聞的奉獻,不求回報,你們就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詩篇。
你,悄然將一袋口罩放入民警值班室,轉身離開。
你,毅然將堆積年貨做成愛心便當,送至前線。
你,坦然將因停運無法歸家的護士,護送回家。
你們,依然在與時間賽跑,研制疫苗。
我們,全然在家等待病情漸愈,勝戰歸來。
我們在生活中也許會有困難,但是我們的社會從來都不缺愛。我期待著,在這春暖花開之際,你我簇擁街頭,不再有口罩之間的隔閡,也不再有人與人之間的芥蒂,可以盡情吮吸春天空氣的清香,聆聽櫻花盛開的聲音。
——致所有中華同胞及抗戰疫情的所有工作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