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合理和不合理
朱正卿最終還是沒有回應一個字。
或許他覺得,只要自己不回應,對方就不能說電話里的人就是自己。
對方不答。
秦云也不再理會,隨手捏碎了電話。
對著黎燕招呼道:“協助衛先生處理京州的善后,這次“演習”圓滿結束!”
不得不說,秦云確實非常有遠見。
市辦公室廣場被射殺了幾百號人......
幾公里外都能聽到“放鞭炮”的聲音。
但因為南總府的提前清場,知道實際情況的人屈指可數。
加上后面會專門有人善后,這件事,外人基本無法知曉。
而隨著南總府的知難而退,沒有和東總府發生交手,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次事件必將會成為一次成功的“演習”。
果然。
次日......
隨著東、南兩大總府的軍車大部隊撤離,幾大權威媒體已經開始在對外解釋這件事......
“除行演習在京州完美落幕,武體力量得到檢驗的同時,也感謝當地人民的友好配合!”
友好配合?
這對于一般人來說可能有點不知所以。
只是現實就是如此。
類似于這樣的事,人們的關注度完全取決于媒體的引導。
媒體不再報道,人們第二天就會開始淡忘。
第三天便不再關注。
太陽照常升起。
四天之后。
竇承被京州機體送上了押回燕京的飛機。
他將被關在龍國最森嚴的監獄。
和那些最危險的犯罪分子一起,睡一張床,吃一碗飯。
在離開京州的時候,竇承心里是忐忑的......
因為到現在為止,明王府那邊都沒有回復自己的消息。
已經叫了好幾批人去傳信。
在此之前,竇承也相信,為朱家鞍前馬后這么多年,就算自己不主動開口,朱正卿也會想方設法地來撈自己。
然而事實上,并沒有。
“王爺一開始就打算了,萬一東窗事發,就讓我來背鍋么......”
竇承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也不愿意相信這個事實。
因為相信這個事實,就代表他已經接受,自己剩下的生命,都將在牢里度過!
“竇承,你家里有信給你!”
“......”剛下飛機,燕京的機體就開口提醒竇承。
微微一滯,伸出那枯黃的手掌,接過信封后立刻打開。
竇承這才發現......
真的是家里的來信,并非明王府的捷報。
有一些失望。
但竇承還是閱讀了上面的內容。
而當他讀完這封信之后,整個人的情緒,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信,是竇承的兒子,也就是竇寒的父親寫的。
其內容大致分為兩點。
經過竇寒的求情,竇家已經避免了被滅的下場。
但因為竇承的一意孤行,竇家底蘊不復......將徹底淪為平庸家族。
就算如此,家里人也并沒有多余的埋怨。
因為那樣沒有意義。
只希望,竇承能在牢里,好自為之!
“......”
拿著信封的手在不停發抖。
抖,不是因為憤怒。
而是因為愧疚。
此刻,因為朱正卿的漠視,竇承算是徹底明白了竇寒當初的告誡。
為虎作倀,必將會把竇家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這是竇寒當處對他說的苦口良藥。
而那個時候,一心效忠朱正卿的竇承根本聽不進去前者話。
不僅嗤之以鼻,還出手教訓了這個善言相勸的晚輩!
結果現在......
竇寒的預言變成現實。
朱正卿沒有在竇家最危難的時候出手相救,反而讓竇家背鍋,成了替死鬼。
呵!
竇承自嘲冷笑。
如果一切回到當初與竇寒爭執的時候......
竇承絕不會再剛愎自用、獨斷專行。
然而,沒有如果。
此刻,對于秦云,他已然沒有了當初那份恨意。
甚至,潛意識里還有一絲感激。
因為竇承知道,如果東總府追究下去,竇家絕對沒有好下場!
朱正卿不保他。
結果竇家在敵人的寬恕下得到了保全......
這個結局,對于一直自信無比的竇承而言,不可謂不諷刺。
“原來,我一直有一個好孫子啊!”
或許,竇承對于竇寒的改觀已經為時已晚。
又或許此時的竇寒已經不在乎他這個長輩的看法。
但此刻的感嘆,確實是竇承由衷而發。
......
燕京,明王府。
這幾天的事,隨著媒體對“演習”的報道......
圈內的明眼人想不知道真相都難。
作為朱正卿的軍師,郭玄月也是間接得知了這個情況。
不僅如此,對于“間接”得知這件事,幾乎從來都是喜怒不露的她,此刻也罕見地升起了惱怒。
“王爺,秦云被東總府驅逐的事可能有假,我跟您說過吧?”
朱正卿艱難點頭。
“秦云死在希臘的情況,我說了還不能完全確定,建議靜觀其變,也告誡過您吧?”
朱正卿重重地嘆了口氣,無言以對。
“如果王爺覺得信不過小女子,大可以不用,您這既用又棄的做法,在下實在看不透!”
郭玄月少見地如同一般女人那樣埋怨不休,朱正卿知道,這件事確實引起了對方極度的不滿。
當然,換做是誰,肯定心里都不會舒服。
特別還是郭家這種謀士大家。
“玄月小姐,你就別再責怪本王了,事已至此,想辦法做補救才是要事......”
“并且本王可以向你承諾,今后絕對不會如此大意!”
郭玄月苦笑。
心里抱怨的話其實還有很多,但對方畢竟是主子。
繼續揪著不放,那是找死!
“哎......幸好王爺您還留了后手,把這件事全部推到了竇家身上,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朱正卿不置可否。
明王衛兵的出現,這件事肯定會和明王府直接掛鉤。
朱正卿脫不了干系。
但對于中權的問責,朱正卿給的解釋是竇家利用和明王府的關系,勾結衛兵校尉,暗中調走了兵力,用以私用。
不關明王府的事。
這樣的解釋,傻子才會相信......
而唯一的可取之處,恐怕只有“官腔”。
當然......
至于合不合理,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現在中權有沒有計劃針對明王府。
如果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如果沒有,權衡利弊,便是以和為貴。
而且事實上確實還沒有。
所以再牽強的解釋,也是“合理”的解釋。
“秦云雖然放話要和明王府不死不休,但那只是在電話里說得,而且只代表他一個人!”
“現在,我估計他就差一個理由......”
“京州事件被您甩鍋,加上本身死的人都是我們的人,所以他拿這件事針對您,作用并不大!”
“依我看,秦云肯定在找一個機會,一個能徹底扳垮您的契機......所以,我們現在最需要做的事,便是擦干凈......”
點了點頭。
朱正卿心領神會。
同時想起了一些還沒處理的麻煩:“南澳那邊,我打算讓子凌去處理......現在,就那邊的事還拖著了。”
南澳賭場,那些買秦云獲勝的普通人現在都還沒有得到賠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