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一文不值,價值連城?
電話里,朱正卿聽到這個話臉色當即一沉。
之前,他力保齊德的目的,就是為了那本經書。
而且,就算后者背叛過他,也還是要幫。
可見,在朱正卿眼里,那本書的重要性確實巨大。
本以為,順理成章地,秦云會連同它,和其他香山資產一起上交國庫......
之后,他只需要來個暗度陳倉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沒想到,秦云根本沒有像朱正卿想象得那樣老實。
“其他東西呢?那家伙難道敢中飽私囊?”
“其他東西都還在,包括那些金銀細軟,數額確實龐大......唯獨,那本經書,不在其中!”
嘖!
在燕京別墅中,朱正卿直接從沙發上站了起來,捏著電話,來回徘徊。
“難道......他知道那本經書的意義,故意私藏了?”
“王爺,我認為這個可能性很小,整個龍國,知道那本經書秘密的人不超過一手數,而且,都是些當年的老資老輩者......”
“可你也別忘了,這東西,可是從秦家搜出來的!”
“雖然,發生當年那起事件的時候,秦云年紀尚小,但保不準他就見過那本經書!”
朱正卿心里生了一個疙瘩。
繞了半天,這東西算是物歸原主了?
沉默了片刻,在某種欲望的趨勢下,朱正卿還是打算奪回那本經書。
“我還是親自打電話問問,看他給不給本王面子!”
“王爺不可,如果本身那東西在他眼里就是凡物,你這一問不是更加顯得怪異了嗎?”
“依我看,還是找國庫那邊的人去詢問,以清點抄家資產為由,比較名正言順。”
點了點頭,朱正卿似乎也覺得這個方式可行。
“那好,你趕緊找一個信得過的人去做,我等你的好消息!”
“對了王常,千萬別讓人知道,是我在尋找那經書!”“是,王爺!”
結束通話,身著西裝的王常帶著兩名手下轉移了陣地。
在中權的財務總署找到了一個親信。
“王校尉,一本經書而已,我專門打電話去詢問,會不會不太好!”
那人先是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秦云連金山銀山都上交了,一本經書,用得著問得這么細?
而且那人肯定也知道秦云的身份。
所以,自然而然地有些忌憚。
“這些別管,清點公資,本就是你的職責,只不過在問的時候,長點心就是......”
“我明白了......這事,是王爺讓問的?”
“不該問的別問,而且我明確告訴你,這件事和王爺無關,純粹只是我個人的意思!”
點了點頭。
那人心里有底了......
于是不再多言,立刻拿起總署的專用電話,撥打到了秦云那邊。
“您好,麻煩讓秦將接下電話!”
此時,秦云早已經回了京州。
在自己家中,陪父母。
同時,準備杜蘭娟和何儒墨的葬禮。
“長官,是中財總署的電話......”
秦云點頭,淡淡開口:“你好!”
“您好秦將,是這樣的......”
“您之前上交的大批公資,我們已經清點完畢,因為您的出手,有很多戎省的人,也在匿名更風舉報齊家......”
“其中,也自然有賄賂齊家的惡舉被人揭發......”
“然后,在清點行賄案件的過程中,有同事調查出,少許幾件價值比較高昂的古董,沒有在您上交的清單里......”
“所以,我想問問秦將,在清查的過程中,可否還有未糾察完的地方?”
秦云面色淡然,隨口問道:“具體,是少了什么東西?”
電話里,那人笑道:“東西確實價值不菲,其中包括元景的青瓷龍鳳杯,晚清吳碩的臨摹《石鼓》,還有一本南明僧人的《金剛經》手抄本......“
站在那人旁邊的王常淡笑點頭,很滿意對方這樣有技巧的說話方式。
將尋找的東西放在其他東西之中,這樣便不會讓人察覺到目的性。
秦云回憶了片刻,回應了對方:“你說得東西,前兩件我都沒見過,最后那本經書,倒確實在我這兒......”
“可是你確定,那本書的朝代是南明?我看不怎么像,而且既然是個無名僧人的手抄本,本身也沒有什么價值,不需要那么在意吧!”
秦云當初本來也想隨手上交。
可是后面突然察覺,這本書和當初秦家放在廟堂的那本很像。
秦川當時喜歡翻看。
不過參加部隊之前,秦云就很少見過了。
猜測,應該是父母收了起來。
之后回到京州,更是沒有專門去在意過。
現在想起來,父親這么久沒有去研讀。
也許,當時那本已經壞了。
恰好找到一本類似的,秦云就打算送給對方。
只是,還沒來得及送而已。
電話里,那人聽到這話,看了看王常,點頭。
接著,捂著電話的聽筒,聽王常下令:“拿回來!”
神色微微一滯后,那人還是沉了口氣,準備照做。
幾秒鐘之后,回應了秦云:“秦將,據同事調查顯示,那本經書很可能是某位南明大師的手抄本,具體是誰,需要驗證上面的字跡之后才能作出定論......”
“所以,到底是一文不值,還是價值連城,誰也說不準,既然那東西在秦將手里,有勞您還是上交為好!”
“這樣啊!”
秦云有些失望,不過對方這樣開口,他作為機體人,也不能違法規定。
畢竟,抄家香山,所得之物本就該是國庫所有。
“好吧,那我讓人給你送去,不過,得等到三天之后,我處理完手里的事才行!”
三天?
那人在電話里聽到這樣的回答,有喜有疑,看向王常征詢意見。
后者微微皺眉,擔心節外生枝,于是搖頭。
明白了王常的意思,那人再次對著電話里的秦云說道:“秦將,三天......恐怕太久了,要不這樣,我讓人過去取,按照正常的手續,您在戎省交接給我們就行。”
本身,這樣的安排并沒不妥。
但是這次,秦云卻沒有直接答應對方。
“到底是誰在找這本經書,方不方便,透個底?”
呃......
電話里,那人微微一滯。
被秦云突然的質問,給怔住了!
顯然,秦云也是從對方兩次猶豫不決中察覺到了端倪。
秦云的直覺告訴他。
對方在遇到抉擇性問題的時候,好像在征詢身邊某個人的意見。
這種情況,很不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