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一件事情需要明白。
很多女孩子會說抱歉我不想談戀愛一樣。
她不是不想談戀愛,只是不想和你談戀愛。
就像丁明,不是不喜歡看除開詩歌之外的文學(xué)作品,只是沒有遇到喜歡的。
當(dāng)然,自從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叫做葉懷瑾的家伙寫出來的東西之后,他也明白了這個道理。
之前他根本不喜歡看小說,總覺得看起來很費勁,沒有詩歌一目了然。
然后葉懷瑾的小說告訴了他,看小說一點也不麻煩,并沒有那么多復(fù)雜的情感,也沒有一長段晦澀難懂的文字。
就是一個十分簡單的故事擺在你面前。
我所做的事情就是將這個故事講給你聽。
我說,你聽。
同時,你不準(zhǔn)對故事當(dāng)中任何一個人有一點點的憐憫。
就這么簡單。
一點也不困難。
小說世界當(dāng)中的葉懷瑾,是現(xiàn)實的,也是殘酷冷血的。
詩歌當(dāng)中的葉懷瑾自然不用說。
溫柔而又夢幻。
那種遙不可及但是讓人垂涎欲滴的感覺,深入骨髓。
接著,就在眾人以為就這樣的情況下。
他,葉懷瑾,又展示出了一面。
散文中的他,煙雨朦朧之意,肌膚相親之感。
可見,可聞,又可觸及。
這一天,所有花了六塊錢買下第一期橋景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葉懷瑾的出世,到底是文壇的幸事還是其他文人的末日。
《十八潮春中的你》
散文題目并沒有多么的花里胡哨。
而且第一眼看上去都有些摸不著腦袋。
十八潮是什么。
為什么會和春天連在一起。
那個你又是誰。
丁明是這樣,其他人也是這樣。
反反復(fù)復(fù)讀了好幾遍之后。
他們的眼神都有些呆滯。
呼吸也有些沉重。
他們在考慮一個問題。
十八潮在哪里?
真的有這個地方嗎?
如果有,我要去。
就如同那一句老話一樣,酒香不怕巷子深。
本來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六塊錢的價格定得有些高望而卻步的時候,聽到了里面居然是葉懷瑾的一篇散文。
看樣子,還是一個處女作。
第一篇。
聽到這個消息的眾人,都像是發(fā)了瘋似的毫不猶豫的點下了那個訂閱。
“葉懷瑾第一篇散文,怎么能夠缺了我。”
“沒錯,奪走葉懷瑾第一次!”
“放開那個葉懷瑾,讓老衲來!”
葉懷瑾的書迷們紛紛嘴里叫囂著,手里也是開始往手機(jī)當(dāng)中充錢購買這一期的橋景。
真的就像是老劉說的那樣。
葉懷瑾,這三個字就是一根定海神針。
代表著質(zhì)量。
口碑是積攢出來的。
前面幾本書已經(jīng)充分證實了這個作家的才氣。
十分的口碑,一份期刊,半點神秘。
橋景,這個誕生不到幾個小時的期刊銷量直接追上了主打的遠(yuǎn)歌。
而且購買力直線上升。
散文的受眾群體要比詩歌多得多。
這里面還有一些中小學(xué)生。
他們?yōu)榱俗非笞魑牡母叻郑紩タ春芏啻蠹覍懙纳⑽摹?br>
當(dāng)然,主要的購買群體基本上就是葉懷瑾的書迷。
他們相信,葉懷瑾筆下沒有垃圾。
就算是垃圾,那也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
可是事實證明,確實葉懷瑾筆下沒有垃圾。
那個煙雨天,蒙著雨幕,打著傘登上十八潮,橋下十八朵潮花此起彼伏,那是春,最先到達(dá)的地方……
不知道有多少人為此深深陶醉。
桃花源無跡可尋。
但是,這個十八潮一定有!!!
那些看完散文的人,紛紛在網(wǎng)上開貼,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找出這個十八潮到底在哪里。
那一定是這個世界上面屬于春的桃花源。
也是春的源頭……
十八潮這個名字在網(wǎng)上的熱度越來越高,甚至又一次被人頂上了頭條。
很多人都好奇。
這個是什么東西。
這是一座橋的名字,熱心網(wǎng)友回復(fù)道。
你就是扯淡,哪有橋取這個蛋疼名字的?
你別不相信,橋景里面寫著的,就是叫十八潮。
橋景又是什么?
那是一個雜志。
……
問道這里,感覺有一種被套路的感覺。
你是賣茶女的弟弟賣雜志弟?
不明真相的群眾弱弱的問道。
賣你大爺?shù)碾s志弟!
他們激憤的罵道。
隨后給出了橋景的官方鏈接。
雖然總覺得不太對勁。
但是看見精致的封面,他們還是點了進(jìn)去。
畢竟也就只是六塊錢。
要是不好看,那么就當(dāng)做走路不小心走掉了六塊錢。
但是,進(jìn)去之后的眾人等到他們出來之后。
開始在網(wǎng)絡(luò)上面學(xué)著之前那些人的樣子“哄騙”新人。
同時還在不停的頂帖,他們也想知道,那個十八潮到底真的存在嗎?
文章當(dāng)中寫的實在是太誘惑人了。
于那些無關(guān),他們也不想去做什么網(wǎng)紅打卡,就是想要見一見春源頭的模樣,還有那個樂觀豁達(dá)的老嫗。
算是對生命意義的一種追求。
這番純粹是書迷不自覺的運營,橋景火了,葉懷瑾又火了,不知名的十八潮也火了。
同時,帖子的點擊數(shù)量達(dá)到了好幾百萬。
橋景的銷量更是直線上升。
這讓本來想要咸魚一步步來的老劉瞬間坐不住了。
他都沒有想到過居然會是這樣的一個局面。
一個人六塊錢。
然后好幾百萬人,當(dāng)中扣掉一些,最后到手……
“我擦!”
他都有點不敢相信。
就這樣,一個剛剛誕生時間不長的刊物就帶來了這么豐厚的利潤?!
他飄了。
這回是真的飄了。
似乎結(jié)識了葉懷瑾之后,什么事情都發(fā)生的猝不及防但是又錦上添花。
看到這樣的銷量,老劉又笑了。
可以大干一場了!
但是,這只是對于老劉來講是好事。
對于其他的出版社來講,這樣的一種銷量,讓很多出版社紛紛罵街。
從來都沒有人會去嘗試這種線上銷售的做法。
而且這種做法,基本上直接沖擊到了這個行業(yè)的原生態(tài)。
誰特么試過在網(wǎng)絡(luò)上面賣這個玩意的。
而且這篇看起來像極了推銷某個旅游景點的文章還能夠被大賣?
不,不敢相信。
看著越來越紅火的文章……
那些出版社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