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宣傳到位,江司明甚至開始用電腦下載了這款《天龍八部2》的游戲客戶端。
趁著還在下的功夫,江司明播放了一段《天龍八部2》的游戲宣傳片。
這個推廣做得十分到位了,正在看直播的搜狐網(wǎng)游公司的人員看到也不禁點頭,明神這個打廣告態(tài)度還是非常敬業(yè)和投入的,沖這一點,找他就感覺沒找錯人。
“就是不知道歌怎么樣,可千萬要和游戲風(fēng)格沾邊啊,別跑題才好。”天龍八部的策劃有些躊躇道。
宣傳片打開,里面是完全華夏水墨風(fēng)格,青山綠水,古劍奇談,里面的游戲角色男的俊女的靚。
而且都是衣冠素娟,俠風(fēng)撲面,精美的古風(fēng)服裝,配上絢麗的武器,或?qū)殑Α⒒蛴鹕取⒒螨堈鹊鹊取?
看起來充滿仙俠風(fēng)格。
這也是華夏網(wǎng)游最受玩家歡迎的地方,這種修仙模樣的游戲,滿足了華夏玩家對仙俠世界的向往。
就像是西方網(wǎng)游都是魔法一樣,他們崇尚的是魔法世界,而華夏是玄幻和仙俠的殿堂。
這個宣傳片做的很有誠意,頗有古風(fēng)韻味,江司明調(diào)成單曲循環(huán),并且把聲音關(guān)了。
觀眾們還奇怪呢,怎么把聲音關(guān)了,聲音關(guān)了這個效果少一半呢。
下一秒他們就明白了,原來江司明是自配BGM。
悠揚的鋼琴聲隨之傳來,填滿了這個宣傳片的背景。
只是開頭這一段,大家就覺得比原配音要好!
“這首歌名叫《宿敵》。”
江司明將歌名告之。
觀眾們一聽這名字,怎么這么像華夏風(fēng)?就像他的《廬州月》一樣。
而且聽曲調(diào),真的很有華夏風(fēng)的味道。
“感覺華夏風(fēng)要再現(xiàn)了!”
“聽調(diào)子很像,炒雞期待!”
“明神是新歌制作機嘛?要不要這么牛啊!”
“都別吵了,讓我安靜看宣傳片聽歌行不?”
“機智的我早就把彈幕關(guān)了。”
...
琴聲依舊在響,如同就在觀眾們的耳邊,輕輕盈盈,很慢,卻格外悅耳。
“會在何處見到你
莫非前塵已注定
飛過時空的距離
卻囿遇刀光劍影...”
悲涼的歌聲像是一壺孤俠的烈酒,入喉,心作痛。
簡簡單單四小句歌詞,卻讓大家腦海自然的描繪出一段恩怨江湖。
絕代天下,單指之?dāng)常e世孤單。
一段絕世高手實力天下無雙,可他再厲害,卻仍然找不回失去的人,只能指望來世再見。
可期待的來世,卻依舊要面對的,是江湖恩怨,刀光劍影。
就這么簡單四句歌詞,撲面而來的悲涼意境已經(jīng)完全侵入聽眾們的內(nèi)心。
“三月春花漸次醒
迢迢年華誰老去
是劫是緣隨我心
除了你萬敵不侵...”
聽到這凄美又哀傷的歌詞,大家都有種心頭悶悶的滋味。
這首歌比《廬州月》還要悲涼,充斥著江湖氣息,愛恨情仇。
大家此時同時想到一個人,也是《天龍八部》中的人,喬峰!
一想起來,眾人覺得非常貼切,喬峰武功絕世,卻痛失愛人阿朱。
喬峰對阿朱的愛令多少看過小說或者電視劇的觀眾動容流淚。
除了阿朱,喬峰萬敵不侵!
但是否是為喬峰寫的,觀眾們暫時無法確認(rèn),只能等聽完之后去問江司明。
此時此刻搜狐網(wǎng)游工作室什么事也沒干,全都聚在一起聽著這首歌。
主策劃心情隨著江司明的歌聲跌宕不已,激動的拳頭緊握,就沖這個前奏,他對這首歌就已經(jīng)相當(dāng)滿意了。
“再聽下去,明神的歌曲一般都是副歌極其驚艷的。”
才剛說完,整個工作室就被副歌給鋪滿。
“當(dāng)恩怨各一半
我怎么圈攬
看燈籠血紅染
尋仇已太晚
月下門童喟嘆
昨夜太平長安...”
前兩段主歌不同的是,大家愈發(fā)能從副歌部分看出喬峰的痕跡。
喬峰一直為恩怨而奔波,欲報父母仇和師仇,可最終發(fā)現(xiàn)恩師所在的少林寺就曾參與當(dāng)年雁門關(guān)的武斗。
又發(fā)現(xiàn)他的親生父親才是殺害養(yǎng)父母和師傅的兇手,正所謂恩人亦仇人,仇人亦恩人,豈非“恩怨各一半”?
特別是‘看燈籠血紅染,尋仇已太晚’這句詞,讓觀眾們很愿意相信。
喬峰在探尋殺死親生和養(yǎng)父母以及師傅仇人的途中,已經(jīng)有太多人為此而喪命,更包括他的摯愛阿朱,最終知道真相時,真的是太晚了!
更有對古文有研究的聽眾聽出最后一句詞的含義。
月下門童喟嘆,昨夜太平長安。
這里的‘長安’并不是指的京都長安,而是‘長久安寧’的意思。
天上星,亮晶晶,永燦爛,長安寧!
這是喬峰對過去平靜生活的懷念,對恩怨江湖的厭倦,更是對阿朱的追憶。
不少武俠迷的觀眾們聽得熱淚盈眶,江司明這首歌無比真摯的描寫出他們心中一代大俠喬峰的形象,無比親切。
副歌部分還未結(jié)束。
“當(dāng)天上星河轉(zhuǎn)
我命已定盤
待絕筆墨痕干
宿敵已來犯
我借你的孤單
今生恐怕難還...”
聽聽,這是一個游戲主播能寫出來的歌詞?這到底得有多深厚的文字底蘊,才能寫出這樣凄美絕別的歌詞啊。
特別是最后一句‘我借你的孤單,今生恐怕難還’。
這個‘借’字之精妙,讓很多文字黨甚至語文專業(yè)的聽眾全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加上江司明彈奏的琴聲,回腸百轉(zhuǎn)糅合一體,卻又集大氣而柔婉。
直到整首歌結(jié)束,大伙才如夢初醒,如余音繞梁者欲三月不絕!
如果每個華夏人都有一個江湖夢的話,江司明這首歌無疑是他們每個人的江湖夢里最合適的背景音樂。
這種只能出現(xiàn)在小說里、電影里才有的畫面,江司明用極簡的文字,描繪的淋漓盡致。
副歌部分和《廬州月》相比也不逞多讓,聽的人耳朵里的每個細(xì)胞都活絡(luò)了起來。
誰也想不到,只是一首游戲背景樂,也能寫得這么好聽。
確切的來說,這首歌在很多武俠迷們的心目中,要比《廬州月》強數(shù)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