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瑞杰特殊的經歷,就算現在對面站個外星人,他都不會驚訝。可是李晟,李瑞杰當初親眼看到他的尸體,親眼看著他下葬,如今卻發現,他竟然還活著,而且還光明正大的跑到華盛頓,說什么英吉斯坦半島的事情?難道從十幾年前開始,英吉斯坦半島上,那個打著李唐正統旗號的,一直就是他嗎?
李晟的演講頻繁使用“自由世界”、“對抗蘇聯”之類的詞匯挑動美國人的敏感神經,雖然明眼人一眼就知道是有人教的,但是偏偏美國人就是吃這一套,四周已經有不少美國人被挑動得一臉義憤填膺的表情。李晟身旁一邊是菲利普??艾斯納,另一邊是一名30歲上下的華人,這個華人相貌跟李晟有幾分相似,身高比李晟還要高一些,但是他身材消瘦,還佝僂著背,顯得有些病懨懨的樣子。
這時候菲利普??艾斯納忽然也注意到了李瑞杰,他在李晟耳邊低語了幾句,然后繞開演講的中心向李瑞杰走過來。李瑞杰心說壞了,向四周看了看,該死,為了參加宴會,把保鏢們都留在了外面。他們不惜讓李晟詐死,去英吉斯坦半島去搞什么李唐正統,該不會要滅自己的口吧?
李瑞杰轉身要逃,但是剛一轉身,就見到身后站著兩個面無表情的男子,雖然他們什么動作也沒做,但是李瑞杰從他身上嗅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這種味道杰克和湯姆·韋斯利他們身上都有,軍人的味道,這時候菲利普??艾斯納已經來到了李瑞杰跟前,“杰瑞??李先生不去見一下自己的伯父,這就要走了嗎?”
“伯父?”李瑞杰一下子怔在了當場,“誰的伯父?”
“當然是你的伯父!”菲利普??艾斯納笑著說,“很像是吧,當年連你父親自己都嚇了一跳。”
“我倒是更好奇,艾斯納先生你來華盛頓的目的,不會就為了送上一捧鮮花吧。”
“那些花不是我送的。”
這時候那個“李晟”已經結束了演講,走到了李瑞杰面前,李瑞杰發現這個人確實不是李晟,他的年齡確實要比李晟大一些,大約有50歲出頭的年齡。雖然同樣穿著軍裝,但并不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樣式。
“你就是瑞杰吧?”這個據說是杰瑞??李伯父的人,第一句話就像在李瑞杰心中掀起了晴天霹靂一樣。
“瑞杰,你說什么?”李瑞杰嚇了一跳,比剛才發現“李晟”的時候還要吃驚,他竟然知道自己叫李瑞杰!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后,就沒人再稱呼自己這個名字了,李瑞杰連忙否認,“你叫錯了,我的名字是杰瑞??李!”
“你真正的名字叫李瑞杰,這也是你在玉蝶上的名字。”
“玉牒是什么?”
“玉牒就是……”
“咳,咳咳……”之前那個病怏怏的華人青年忽然咳嗽了一聲,雖然他極力壓制,但是臉憋得通紅。
“你堂兄該吃藥了,正好你也來看看玉牒吧!”
李瑞杰看了一眼菲利普·艾斯納,菲利普·艾斯納沖他點點頭。
幾人直接上到希爾頓酒店的電梯,那個病懨懨的華人青年似乎終于忍不住了,在電梯中不停的咳嗽,似乎連肺都咳嗽了出來。
“年兒,你怎么樣?”那個據說是杰瑞??李伯父的人,一臉擔心的看著青年。
“父親,我沒事!”青年說罷,還沖李瑞杰笑了笑,“老毛病了,你不要見怪!”
李瑞杰在這個人臉上感覺到了一絲善意,也沖他點了點頭。
幾人直接上到希爾頓酒店的頂樓套房,李瑞杰看到穿著西裝的黑人、白人在來回巡邏,還有穿著軍裝的華人在警戒。
勤務兵送上了茶水,然后退了出去,杰瑞??李伯父打開房間內的保險箱,將一本線裝書交給了李瑞杰。李瑞杰看了一眼,這并不是什么玉做的東西,而是一本“李氏族譜”,原來他們所謂的玉牒,就是族譜。
李瑞杰打開族譜,詳細翻查,終于在找到了李晟的名字,并且在李晟的名字下,清清楚楚的寫著一個中文名字“李瑞杰”。
李瑞杰放下族譜,確定了三件事情,首先,這個跟李晟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人叫李昶,跟李晟的名字有一個類似的偏旁部首,應該是遵循了某種規律,李晟之下是李瑞杰,而李昶之下李豐年、李延年也遵循了某種規律;其次李晟跟李昶并不是一個媽生的;第三,李瑞杰尋找了這么久,終于第一次找到了自己跟杰瑞??李的相同點。
“我,叫李瑞杰?”李瑞杰指著自己問。
“是的,你真正的名字叫李瑞杰。”
根據李昶所述,這個李家還確實有個皇位等著他們繼承,不過卻不是與漢朝并稱的那個大唐李氏,而是南唐李氏。大約1000年前,彭城人李昪自稱是唐憲宗第八子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南唐滅亡后,族人將南唐末代君主李煜的第八子鄧王李從益剛出生的兒子轉移出去避難,為紀念先人及避人耳目,取李從益的封號鄧為姓,隱居贛省。
后走漏風,為躲避朝廷的追剿,南唐李氏族人只能隨難民再次南遷,在粵省散居各處,并將自己徹底融入平民,這才得以保存,族人得以開枝散葉。
清末,清政府盤剝百姓一日比一日嚴重,粵省、閩省多山地,本就不如蘇省、贛省土地肥沃,居住在粵省的一支南唐李氏族人在實在活不下去了,就跟很多粵省話、閩省的百姓一樣,漂洋過海下南洋。當時下南洋的范圍,包括今天的東南亞、南亞、以及大洋洲的廣大區域。
南洋物產豐富,在地上插根樹枝都能生根發芽,水稻一年可以收三季,憑借華人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支李氏族人很快就過上了殷實的日子,后來又憑借不錯的商業頭腦,成為家資豐厚的商人。
當年孫大炮到南洋籌款,推翻滿清,李家積極捐款。清室倒臺后,孫大炮又號召南洋華人回歸中華,投資實業,李家也積極響應。
可以說剛開始李家趕上了一個不錯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段時間,是改革開放前華國唯一適合發展工商業的時間段,李家集中了家族幾乎所有資本,在滬上開辦了一家紡紗廠,紡紗廠生意興隆,李家又涉足貿易行,并準備進軍印染行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李家在滬上的生意超過了南洋。
南洋到底是客居之地,李家人也似乎認準了這個形勢,逐漸回流國內,包括李晟的祖父在內的李家主要當家人都回到了滬上定居,只留下了還未成年的長子李昶,在南洋照看生意,誰知道李家將生意重心轉移回國內沒幾年,東瀛人就開始了侵華。
淞滬會戰前,果黨信誓旦旦的向滬上工商業保證,果黨軍隊可以守住滬上,李晟的祖父也相信了他們的鬼話,李氏族人就避居蘇市,等待果黨趕走RB人,他們生意此時已經大部分轉移到了國內,也不舍得就這么放棄。
大戰開始后,由于東瀛人掌握了制海權,國內的李家人,與南洋李氏的聯系,從哪之后,就徹底斷了聯系。
李昶獨自一人在南洋支撐李家的產業,在幾個老家人扶持下成年,但是不久東瀛人就發動了太平洋戰爭,開始進攻東南亞,搶掠東南亞財富以戰養戰,華人由于勤奮,在東南亞地區大多富甲一方,成為東瀛人首先搶掠的目標,李昶只能帶著族人向西撤離。
好不容易撐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勝利后,法國人和英國人又回到了中南半島和英吉斯坦半島。由于二戰中,英法本土首創嚴重,對殖民地盤剝比之當年RB人有過之而無不及。華人與本地土著人聯手趕走了法國人,但是以原住民自居的博佬人等民族又將目標瞄準了富裕的華人,掀起了反華浪潮,許多華人被抄家,財產被查收,人也被打死打傷,大批華人、華僑傾刻間家破人亡。
海外,包括港、臺在內的華人,經常自稱繼承了華國傳統文化,但是傳統文化真不是什么好玩意,這些海外華人,他們就像被封印了反抗技能一樣。在外族的壓迫下,一部分華人開始改掉姓氏,給自己取一個土姓,另一部分華人繼續向反華勢力小的地方逃往,直到逃到李瑞杰在地圖上看到的那片混亂之地,他們再也無路可逃。又有一部分華人選擇束手就擒,像豬狗一樣被人屠殺,在不反抗,只有死的情況,終于有一部分華人學會了自行解封反抗能力,賣武器,組建軍隊。
也不知道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李昶打著李唐正統的旗號,逐漸成為了一支華人反抗軍的首領。由于那片混亂之地的地理位置重要,美國、蘇聯的勢力,很快就介入其中。由于李晟的關系,李昶進入了美國政府的眼簾,得到了美國支持的李昶,如虎添翼,很快就成了本地華人勢力的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