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就是第一花旗銀行了,馬歇爾終于又忍不住說,“杰瑞,我想再確認一遍,你真的考慮清楚了嗎?”“
“羅伯特,風險你昨天已經說跟我說清楚了,可是我們現在不得不接受他們的敲詐啊。現在,我需要你幫我把合同盡可能敲嚴實,不要給他們留下任何空隙。”
“好吧!”馬歇爾只能無奈的點了點頭。
第一花旗銀行一間中高層職員辦公室內,亞當.斯提爾曼正在埋頭工作。這間辦公室從桌椅、文件柜,到臺燈、衣帽架,都顯得有些過時老舊,但是亞當.斯提爾曼卻不敢換掉,因為這些東西都是當年“華爾街七巨頭”之一的詹姆斯.斯提爾曼用過的,在那些老家伙看來這是榮耀的象征。
自從當初屈服于家族的壓力,灰溜溜的搬回上東區的豪宅,這些所謂榮耀對亞當.斯提爾曼來說只剩下羞辱。作為家族安插在第一花旗銀行的代表,亞當.斯提爾曼一直憋著一口氣,他從都不甘心只當一個傀儡,他要在第一花旗銀行證明自己,要在全家族面前證明自己,他不想再被那群老頭子操控,某天再為了某一項利益交換成為犧牲品……
少年時期背離家族的那段歲月雖然困苦不堪,但卻實實在在磨練了亞當.斯提爾曼的意志。對別人來說,石油危機是難關,但亞當.斯提爾曼看到的是機會,此時整個美國的經濟都在下跌,第一花旗公司的業績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從董事局主席到前臺交易員,都在為業績而發愁,越是這時候做出成績,越能顯示出自己的不凡。
斯提爾曼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仿佛看到某天那群老頭子全部臣服在自己腳下,直到一個膀大腰圓的中年婦女推門進來。
“什么事,珍妮?”斯提爾曼微微皺眉,如果能利用這次機會順利提升,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換掉這個屠夫一樣的女秘書,虧她還有個跟自己前女友那么相像的名字。
珍妮卻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只知道在這種時候失業,她恐怕短期內很難再找到一份工作,小心翼翼的說,“斯提爾曼先生,前臺打來電話,有位昨天來過的客戶,想與您進一步談一談他的遺產處理,以及投資的事。”
“昨天,遺產,投資?”斯提爾曼馬上就想起來昨天那個貓王頭,“請他們去5號VIP會客室,告訴他們,我正在會客,稍后就到。”
斯提爾曼特意換上昨天那身行頭,又等了10分鐘,才推開5號VIP會客室的門,果然是那個貓王頭回來了,不過那個討厭的律師怎么也在?
“斯提爾曼先生……”李瑞杰開門見山,直接就把資料推到桌子另一邊。
“奧,伯克希爾.哈撒韋?很不錯的選擇,這間公司過去5年來,年均回報率超過15%……”斯提爾曼開始發揮他銀行家本色,滔滔不絕的介紹起伯克希爾.哈撒韋。
“斯提爾曼先生,你誤會了,我們不是想買進伯克希爾??哈撒韋。”
“不買?”
“如果我想做空伯克希爾.哈撒韋,不知道第一花旗銀行能否提供融資擔保?”
“這個……當然!”斯提爾曼一愣,隨即忍不住一臉驚喜,無論李瑞杰是購買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還是做空伯克希爾.哈撒韋,他都有得賺,甚至做空他能賺的更多。
昨天晚上,李瑞杰在斯提爾曼提供的資料中看到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名字,尤其是看到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后,心差點從胸膛里跳出來,此時伯克希爾??哈撒韋竟然每股還不足100美元,李瑞杰記得他穿越時候伯克希爾??哈撒韋每股是30萬美元,3000倍以上的差距,李瑞杰的280多萬美元一下子就能變成80多億美元,足夠他成為全美有數的大富豪,當時李瑞杰就準備找馬歇爾商量,接下這批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可是李瑞杰腦子里忽然又想起來不對。
前世李瑞杰給領導寫文章的時候,股神巴菲特的書是必看的,特別是每當集團有下屬企業準備上市的時候,給公司領導寫發言稿不扯幾句巴菲特話,領導就會認為你的稿子沒深度,李瑞杰就這樣被迫記一次又一次去翻關于巴菲特的書,所以也不知道是在《巴菲特傳》,還是《滾雪球》中,李瑞杰記得看到過這樣一段話:1974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組合投資的股票價值開始下降,公司每股從大約90美元跌至40美,巴菲特的個人財富縮水超過50%,時年44歲。
所謂做空就是當投資者預期某一股票未來會跌,就在當期價位高時先借一部分別人的股票,然后把這些他并不擁有的股票賣出,再在股價跌到一定程度時候買進,歸還給當初借他股票的人,產生的差價就是投資者的利潤。
這樣看著有點繞,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就以伯克希爾??哈撒韋為例:伯克希爾.哈撒韋此時的股價是每股約90美元,李瑞杰繳過遺產稅,手上就有大約280萬美元現金,李瑞杰將筆錢抵給第一花旗公司,第一花旗公司就可以作為中間人幫李瑞杰借到約3.1萬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李瑞杰按照現在每股90美元的價格賣出去,等到幾個月或者半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跌至40美之后,他再以每股40美元的價格,買回3.1萬份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還給當初那些借給他股票的人。這一來一回,李瑞杰就可以每股凈賺50美元,3.1萬份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就可以賺150多萬美元。
這看起來有點像空手套白狼,但是……好吧,這就是空手套白狼!
當然實際操作起來不可能卡著關節就賺這么多,一是他不可能準確卡到90美元的價位賣,且不說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此時仍然在下跌,他大筆賣出,伯克希爾??哈撒韋肯定加速下跌;二是他也不可能卡到40美元的價位買進,道理與第一條相同;三是中間還有傭金、手續費、稅費,還要付給當初借出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人利息,而且這個利息要比銀行利息高數倍,甚至十數倍,否則別人憑什么把股票借給他。所以即便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如歷史上記載的那樣由90美元左右跌到40美元——最終李瑞杰每股能賺40美元,甚至35美元就要謝天謝地了。不過這仍然可以為李瑞杰帶來上百萬美元的收益,這還是在沒有使用杠桿的情況下。
李瑞杰知道這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腦子里能這么清楚的記得這么準確的信息,而且正趕上時候,這么巧的機會以后恐怕再難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