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是有驚無險,顧明里事后想起來都很是害怕,萬一當初搜救隊一時半會兒,找不到他們,那后果不敢想象。
回到村子之后,當然是精心修養(yǎng),沒想到,剛剛第二天,就有人主動前來探望,當然是公司的下屬。
“明里姐,上次你來探視了進度后,我們又做了一些改進。”安慰的話說完,助理馬上轉入了公事,“現在的農家樂,我們都一致認為沒有什么問題了,剩下的就是試營,預計今早開始。你還需要再去確定一下嗎?”
“不用,我信任你們的工作能力。”顧明里拍拍助理的肩,很是認真的說道,“就按你們預定的做,可以進行試營了。”
下屬點頭,將推廣信息發(fā)布了出去,等待結果。
可推廣并沒有那么容易,直到第三天,開心農場才迎來第一批客人。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試營,第一批客人只是普通的一家三口。
顧明里換上得體的衣服,提早站在大巴停靠處迎接。
“歡迎來開心農莊,我是負責接待的人。不用太客氣,喊我明里就好。”顧明里邊帶路邊介紹自己。
“這里風景真不錯,空氣比城里清新多了。”年輕媽媽戴上太陽帽,“一會兒,我們真的可以留在這里吃飯嗎?因為我們來之前查過,普通的農家樂并沒有這么長時間。”
“當然可以啦,況且我們開心農莊,也并不是一般的農家樂。要是時間緊巴巴的,你們也不好體驗動手的樂趣。”
顧明里一路與那家人笑著打趣,很快就到了開心農莊。
“好大啊!”孩子拉住年輕媽媽的衣角,“好多土!”
“小時候,我就是負責幫家里做農活的,當時那叫一個累死累活。想不到,現在物質條件好了,做農活反而成一種放松了。”年輕爸爸遠眺,“不過,這里可比那時候的家里大多了。你們經營這個也不容易吧?”
“真正做完一切后,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到那個時候,成就感已經大過了疲勞感。”顧明里將他們領進房子。
等到顧石趕過來,卻發(fā)現,顧明里早已備齊了衣服和工具。
孩子的好奇心尤其的重,在年輕媽媽的幫助下,套上小號工作服,開始不停的扭動,拉鏈拉上之后,便順著聲音往動物欄沖。
“媽媽,你看,真的是小鴨子!”小動物的吸引力不亞于零食,孩子在鴨欄前興奮的大叫,鴨子圈頓時熱鬧起來。
“你要不要試著喂喂他們呢?”顧明里將小桶晃了晃,然后手把手指導如何喂動物。
孩子學的很快,一邊撒食物,嘴里還一邊說著:“一個一個來,不要急!”
但是,孩子對其他動物的興趣,卻沒有小鴨子足,草草喂完后,又跑去鴨子圈里看小鴨子。
父母兩個拗不過孩子,又不想破壞孩子的大好興致。于是,向顧明里說明情況后,顧明里大方的抱出一只小鴨子,掛上牽引繩,送給孩子。
孩子自是愛不釋手,一路上都抱在懷里,別人碰都碰不得。
年輕爸爸的農活經驗比年輕媽媽足,于是,到了在農地里,一直是手把手帶領。顧明里就在一旁看,不去破壞夫妻兩的二人世界。
但是受當時條件限制,爸爸種過的東西,并沒有農莊里的種類多。遇到不知道如何去栽種的,顧明里就會上來指導。
一家人在農莊玩的開心,也做了許多活,并不像顧石想象中的城里人那么嬌氣。
到了飯點時間,媽媽親自下廚做菜,顧明里便隨著孩子與爸爸去采摘作物。
起初,孩子對于采摘這項工作并不感冒,但是,當顧明里說是給小鴨子的午飯后,他也積極的擔起了搬籃子的活。
吃完飯,一家人又做了些農活,一家人對開心農莊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并答應會向身邊人推薦后,才依依不舍的離開農莊。
顧明里與顧石送別他們,心里很是歡喜。
“明里,照這樣看來,我們是成功了嗎?”顧石的聲音有點抖。
“可以算是成功了。”歡喜之余,顧明里也很冷靜,“晚上吃完飯后在農莊集合一次,我們還要另外開個會。”
大家對于開會的內容都很期待,吃完飯早早的就在門口等。
顧明里也沒繞彎子,直接進入主題:“今天,我們迎來了第一批客人,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在客人的真正實踐過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問題。”
下屬助理們很快摸出一個筆記本開始記錄。
“最早留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關于孩童喂養(yǎng)生禽。”顧明里將大伙帶到家禽圈前,指向門:“例如這個門,對于大人來說,一推就能開。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就沒有那么容易。如果他喂養(yǎng)的是雞或者鴨等小型家禽,沒有多大威脅,但是如果是喂養(yǎng)豬等較大型的動物,萬一發(fā)生什么事,他沒法及時出來。”
“所以為了防止此類事情,我們可以另外規(guī)定一下,身高不足一米幾的孩子必須由監(jiān)護人陪同喂養(yǎng)家禽,如何?”有人提議,顧明里點點頭默許。
然后,她又將人們帶到果樹下:“今天孩子媽媽在廚房做飯時,我是帶領著孩子的父親與孩子來到這里的。當時就發(fā)現,如果不加以特殊提示,這種工作很容易受傷。鄉(xiāng)下人是因為習慣了,但是,對城里那些已經生疏或根本沒有嘗試過的人來說,這就不是一項輕松的工作了。”
說完,顧明里親自操起剪刀,給眾人示范:“如果是按照這種剪法,雖然看上去比正確的手法省力很多,但也加大了受傷的幾率。為了客人們的安全以及回頭客幾率,我們要特別提醒并加以指導,但是農莊容客量較大,到時候顧石一個人會忙不過來,所以我建議這里立一個警示牌。”
一路上,顧明里又提出了幾個意見。下屬和顧石聽的認真,都一一提出了新的整改方案。
兜了一圈回到門口,顧明里看了眼手表:“這次發(fā)現的問題就這么多了,為了工作方便,我們最好在明天早上前,將新的管理機制趕出來,以應對明天到來的客人。”
下屬助理們很快便再次投入了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