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岫沒再繼續說下去,只是將此事適時點到,然后主動請罪:“都是妾身失誤,許是您前來敝府赴宴之事傳了出去,才會讓有心人乘機而入”
天授帝聞言再次抬手緊了緊袖口,沉聲問道:“刺客捉住了?”
“沒有。”出岫佯作懊喪地道:“昨夜您探望淡心時,說是要讓她‘侍寢’。因此,妾身專程命護院們避開了后來您突然改變主意返回誠王府,妾身也一路相送,并未留意淡心的院子,讓刺客有了可乘之機。再者昨夜雨勢太大,實在是不易搜捕”
“不易搜捕?”天授帝負手冷笑:“原來云氏暗衛也不過如此。”
這話若是換做太夫人聽見,必定要想方設法反駁一番;可出岫選擇了保持沉默,由得天授帝去看輕云氏和云氏暗衛。
不出出岫所料,以天授帝的陰鷙多疑,他果然對這番話將信將疑,懷疑是有人泄露了他的行蹤,更懷疑有人想要行刺于他
出岫見已達到目的,又道:“雖則昨夜沈將軍受了傷,不過萬幸您并無大礙。”
“只怕在夫人心中,寧愿是朕遇刺受傷,也不愿讓沈予傷了一根指頭。”天授帝半是戲謔半是正色,毫不客氣地道。
出岫沒料到天授帝會如此犀利,一時之間頗為尷尬,:“豈會?您說笑了”
“但愿是朕說笑。”天授帝順勢嘆了口氣:“經鐸最近一直很消沉,夫人閑來無事不妨去看看他。”
出岫聞言更覺尷尬,只得再次干笑:“圣上切莫拿妾身尋開心您明知妾身與誠王殿下絕無可能。”
話音落下,不見天授帝往下接話。出岫忍不住抬眸看去,見他一雙鳳目正看向自己身后的位置。出岫心中立刻升起一陣不祥之感,連忙循著天授的視線轉身,一眼便看到紫衣的聶沛瀟站在門檻處,面沉如水隱帶黯傷,顯然已經聽見了她方才所說的話。
這個情形不在出岫意料之內,霎時令她感到手足無措,半晌,她才訕訕地朝聶沛瀟行禮:“見過誠王殿下。”
聶沛瀟臉色極差,唇色也有些蒼白,但終究沒有任何表示,只邁步進來勉強笑道:“聽說夫人來找皇兄,我忍不住過來看看。”
聽聞此言,出岫不知該如何回話,唯有不疼不癢地笑說:“您來得湊巧,妾身正打算告退。”
“這么快就走?”聶沛瀟面上難掩失望之意,忍不住出語挽留:“好歹也在府里用過午膳再走罷。”
出岫此刻只一心惦記沈予和淡心兩人,更不愿再給聶沛瀟任何念想,便狠心回絕道:“多謝殿下美意,府里庶務繁多,妾身還是先走一步。”說著她便要向天授帝行禮告別。
“夫人且慢。”但聽天授帝忽然再度開口,面色已恢復平淡無波,徐徐問道:“沈予傷勢如何?”
這一次,出岫并未再打妄語,如實回道:“匕首刺入,傷在心口位置,好在傷口不深并無性命之憂大夫說,需要靜養百日。”
“子奉受傷了?!”聶沛瀟尚不知前因后果,忽聽天授帝問了這么一句,立刻蹙眉看向出岫:“他怎會受傷?”
出岫擔心說多錯多,便回道:“此事一言難盡。
聶沛瀟見出岫一副不欲多說的模樣,而自己的皇兄也是蹙眉斟酌,便知道這事不簡單。他識趣地轉移話題,再問出岫:“真的不留下用飯?”
“不了,府里接連出事,妾身也沒什么胃口。”出岫再看聶沛瀟一眼,想了想,隱晦地道:“殿下近日臉色不大好,宜多靜養。”
聶沛瀟下意識地撫上右肩,故作輕松地笑回:“多謝夫人關心。”他發現出岫又開始自稱“妾身”,不過因為是在他皇兄面前,聶沛瀟還以為出岫注重禮節,便也沒太過在意。
自然,出岫是有意疏遠聶沛瀟,見他沒有執意挽留自己,遂連忙行禮告辭。
天授帝也沒再多說什么,只吩咐侍衛岑江護送出岫夫人回云府。事實上,他在聽聞了沈予遇刺的經過和傷勢輕重之后,便沉默起來。直到出岫離去,天授帝才瞥向聶沛瀟,問道:“你今日怎么了?臉色極差。”
聶沛瀟被肩傷折磨了半宿,自然臉色不好,輕咳一聲笑道:“昨夜雨聲太大,吵得一夜沒睡。”
“出岫夫人前腳剛過來,你后腳就到,看來還是挺有精神。”天授帝語帶戲謔。
聶沛瀟被他皇兄調侃慣了,也不覺得尷尬,反而問起方才那個話題:“出岫過來做什么?沈予怎會受了傷?昨晚在云府夜宴他還好好的。”
天授帝并未答話,反而沉聲撂出一個問題:“經鐸,你若是刺客,你會選擇用什么兵器來殺我?”
聶沛瀟被這問題問得一頭霧水,可還是認真地思索片刻,回道:“自然是劍,亦或是擅用的暗器。”
“為何?”天授帝再問。
“劍身夠長,行刺之時不必近身,便可一劍致命;暗器輕巧,攜帶方便,只要看中準頭也容易得手。”聶沛瀟想了想,又補充道:“當然,若是想置人于死地,這劍上或者暗器上,還應該淬毒。”
這番見解與天授帝所想相差無幾,他不禁露出幾分莫測笑意:“你說得沒錯,夜中行刺必然要選好武器,尤其還是弒君。”
聶沛瀟不明所以:“不是沈予受傷嗎?這事兒怎么和“弒君”扯上關系了?皇兄你在說什么?”
天授帝笑著解釋:“方才出岫夫人說,昨夜有刺客將沈予當做朕,在云府將他刺傷。而行刺之人用的是匕首,正中心房位置卻沒能置他于死地。你信嗎?”
聶沛瀟聞言直感到驚訝,再看天授帝的表情,也明白他在懷疑什么,便客觀分析道:“用匕首行刺實在不夠明智,匕首無法一招致命,除非是插入咽喉或者心口。況且使用匕首行刺,必須要近身搏斗,風險太大。”
“你說得沒錯。”天授帝接著分析:“尤其,這匕首已插入沈予心口,卻沒能將他致命,可見匕首上沒淬毒,行刺之人也不夠下手狠辣按理說,倘若當真有刺客想要殺朕,絕不可能如此手下留情。”
聶沛瀟似乎反應過來什么,詢問道:“那皇兄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沈予受傷之事另有蹊蹺。”天授帝鳳目之中劃過精光,微微露出一絲陰鷙:“要么是這幾個刺客太過蠢笨;要么是沈予的傷勢并非刺客所為;要么是有人故意在混淆視聽”
天授帝看向聶沛瀟,似是下了一個定論:“倘若朕沒猜錯,出岫夫人說謊了。”
“您是說沈予假裝受傷?還是”
“沈予受傷是真,但此事必定另有隱情。”天授帝胸有成竹地道:“出岫畢竟是個女人,對打打殺殺的事知之太少。倘若當真是弒君刺客,豈會認錯了人?更不可能用匕首行刺,而且,刺中心房還沒把人殺死。”
聽了這段分析,聶沛瀟不禁狠狠蹙眉,試圖為出岫開口辯解:“也許這其中有什么誤會?”
天授帝唇畔微勾:“能有什么誤會?云氏玩幾個把戲而已,朕奉陪到底。”
聶沛瀟見他好像動了真格,連忙再次出言調解:“或許咱們都把事情想復雜了,沈予好好的,總不會自己將自己弄傷;出岫也沒有必要騙您興許,真是遇上刺客了?”
“就當是罷。”天授帝顯然有所不屑,沉吟片刻又道:“你去傳朕口諭,沈予有傷在身暫不啟程赴京,朕許他在此休養兩月,再護送淡心一同上京。”
“那平姜大軍誰來率領?”聶沛瀟連忙再問,畢竟那是他麾下的軍隊,而如今這支大軍一直駐扎在煙嵐城城西,還沒有機會進行論功行賞。
“自然是你率軍回京復命。”天授帝眉峰一挑,顯得更加邪魅無雙:“怎么?舍不得出岫夫人?”
“那也不能誤了軍機大事。他們還等著受封討賞呢!”聶沛瀟一口應承:“這等于是我和沈予換了換差事,我帶兵復命,他護送淡心。”
這個安排其實很合理,沈予雖是此次平亂的主帥,但他隸屬于誠王麾下,由誠王帶軍進京復命才最為名正言順。
聶沛瀟見天授帝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想起他昨夜忽然提出要讓淡心入宮,忍不住試探地問道:“皇兄,您對那個婢女”
“怎么?”天授帝看了他一眼:“有話直說。”
“您看上她了?出岫的婢女淡心?”聶沛瀟終于找到這機會問出口。以他的了解,除了鸞夙之外,天授帝還從未對哪個女子另眼相看,唯有對皇后莊蕭然十分敬重,但也只是敬重而已。
可皇兄對淡心,的確是有所不同的。只是這份“不同”到底有多不同?是將淡心看成了鸞夙的影子?還是
“她只是進宮做女官,二十五歲就放出來了。”天授帝打斷聶沛瀟的思緒,很是隨意地回道:“朕也想看看,云氏到底有多大能耐,這個婢女會不會把宮里的消息傳遞出去。”
“原來您還是忌憚云氏。”聶沛瀟知曉天授帝對淡心無意,不禁長舒一口氣:“我還以為您真對她上心了。”
上心?天授帝對這兩個字似懂非懂。何為“上心”?他的確是對淡心有幾分另眼相看,可對她“上心”,并不表示對她“動心”。
“無人能取代鸞夙。”天授帝沉聲否認,心情忽然大為不悅,再也沒了與聶沛瀟說話的**:“后日啟程返京,你收拾利索,別讓大軍耽誤了行程。”
囑咐這一句之后,天授帝將聶沛瀟撂在屋內,徑自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