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跟隨進入島內的還有許多的公共服務企業,像他旗下的中國教育公司、中國醫療公司以及中國養老公司,都是同步進入島內。
相比起其他的承諾以及還沒有理順的政府服務工作,這種福利性企業入島,更能夠代表我們對其重視,也更能夠讓當地百姓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不說中國教育公司和中國養老公司,因為這兩家公司只服務于國內民眾,特別是中國養老公司更是沒有任何外海業務。
而中國教育公司也只是面對海外市場推出了中文學習服務,至于其他的服務也沒有推廣,不是他們不推廣,而是不想推廣。
所以其他人可能對這兩家公司的體量以及服務質量都不怎么放心,但是中國醫療公司可是在全世界都是鼎鼎大名。
經過這么多年的經營,知名度可以說是全球皆知,被評為全球最好的醫療機構,而且這不是單純的專業排名,也是來自服務對象的口碑。
其實島內民眾也有許多人購買了中國醫療公司的重疾險,畢竟誰也怕有個三災兩短,購買重疾險就可以確保性命無憂,可以說是保命的險種。
目前全球購買重疾險的數量高達10億以上,這還不包括內地的免費服務人群,可以說幾乎能夠拿的出錢來的人,都會毫不猶豫的購買這款保險。
但是這個險種并不便宜,一年的保險費就需要600美元,這還是標準收費,每年還會根據各國匯率以及當地保險政策,進行相應的浮動。
這對于中產階級以上的人群來說,自然是沒有任何困難,但是對于低收入人群來說,拿出這么一筆錢出來,就不那么輕松了。
而且一般來說,不僅僅只是自己個人購買這款保險,而是會全家老小一起購買,那么壓力就更大,這也是購買人數到了10億后,就增長緩慢的原因。
當然,有錢的國家則是不同,例如中東的土豪國家,他們是政府幫自己的民眾集體購買這款保險,這屬于例外。
對于大部分國家的底層民眾來說,想要購買這款保險產品,還是非常的吃力,一般都只會為家里的頂梁柱購買這款保險,畢竟頂梁柱垮了,那整個家就真的垮了。
現在兩岸統一了,自然島內的民眾就可以享受到國家的免費醫療服務,也就不需要再購買重疾險,就可以享受到中國醫療公司的疾病治療服務。
其實島內有許多的民營醫院,也有自己的公立醫院,對于公立醫院,政府直接將資產賣給中國醫療公司,之前在內地就是這么干的。
至于民營醫院,就看他們自己的想法,不過大概率也是需要賣給中國醫療公司,畢竟國家的醫療服務全部承包給了中國醫療公司。
如果不賣給中國醫療公司,他們將來會面臨無病人來看病的局面,而且他們的自身實力也無法和中國醫療公司相抗衡。
除非他們只是經營那些不在國家免費醫療服務體系里面的醫療業務,不過這一塊,中國醫療公司也有很好的服務業務,競爭力比他們強得多。
所以雖然沒有強制性的措施,但是留給這些私人民營醫療機構的出路并不多,最好的方法,還是趁著現在有點價值,打包賣給中國醫療公司。
而中國醫療公司則是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用于修建醫院,同時也為自己解決了大批的專業醫療人員,多花點錢也是值得的。
而在教育這塊,雖然允許民營機構存在,但是中國教育公司也不會任由民營機構做大,按照趙一的說法,如果民用教育機構蓬勃發展,就是中國教育公司自己做的不到位。
到目前為止,內地還沒有一家校外教育機構存在,不是政府禁止,而是中國教育公司本身就在教育這塊做的非常到位。
在常見教育科目當中,中國教育公司的整體教育質量,可以說是吊打其他機構,不然也不會有那么恐怖的高考錄取率。
但是也有校外機構將目光盯上了孩子的才藝培養,不過后來趙一也讓中國教育公司在自己的體系下,加快這方面的課程開設以及師資力量的培養。
現在雖然這一塊不說做到最好,至少每個學校都開展了這方面的課程,隨著師資力量的增強,這塊教育業務的質量也逐漸提升上來了。
而且中國教育公司還有一款教育神器,那就是智力牛奶,這次也會跟著中國教育公司進入島內,對于島內人才培養也是具有極大的作用。
這次由于是無條件投降,所以我們并不需要有那么多遵守協議的地方,只需要按照當地民眾的意愿,結合自身的改革經驗,為當地提供更好的服務。
可以說,三家福利性企業進入島內,是為島內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讓原本有些人心浮躁的社會,逐漸的安定了下來。
相比起之前,現在的情況只會更好,不會變差,這已經是島內絕大部分民眾的共識,而且也因為兩岸統一,兩地往來非常的方便。
這就導致許多年過花甲的老人,開始拖家帶口,乘坐航班或者是客輪,前往內地尋親,內地政府也在這方面積極的配合,這樣有利于增加兩岸感情交流。
而商通貿易公司的旅游公司,也積極的在島內推廣內地旅游業務,價格還弄的特別便宜,就是想要讓更多島內的民眾,能夠多出去走走,對內地有更多的認識。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內地龐大的商業企業,開始逐步進入島內,開展和自身業務相關的商業合作和商業活動,為島內經濟的繁榮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其中又以他旗下的企業最多且最大,畢竟他們占據的經濟體量實在是太大了,自然這樣的商業活動也是最多的,也是最能夠提升島內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之前內地許多重要且關鍵的設備和技術,都是不對島內開放,畢竟那時候還是你我有別,現在則是沒有了這方面的顧慮。
不過島內的企業和國外資本的結合比較緊密,這個需要仔細甄別,這方面的權利,他旗下企業還是有的,畢竟和誰合作是企業的基本權利。
當然,之前有許多人寧愿不要島內的資產,也要拖家帶口的離開這里,這些資產,自然也是被收歸國有,然后再根據資產類別進行分類,再進行分類處理。
其次就是GMD也有龐大的黨產,現在這些黨產也是需要被收歸國有,到時候也會根據分類政策的不同,做不同的處理。
至于其他的政治安排,這里就不過多的講述,所有這一切,政府都是有一套完善的處置辦法,都會有條不紊的進行處理。
就在政府以及他旗下企業都在忙碌的時候,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載人登月計劃,在9月底,終于將三位航天員成功的帶回地球。
雖然在載人登月發射的時候,也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但是那僅僅只是這個計劃的開始,最重要的還是載人登陸以及讓航天員安全的返回。
現在三名宇航員終于安全返回,各項表現都是符合預期,航天員不僅完成了他們的登月任務,同時身體非常的健康,沒有任何不適。
至此,我國是繼鷹醬之后,第二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如果不從登月時間來計算,而是從登月使用設備先進程度以及整個航天計劃的超前程度,我國其實已經是航天第一強國。
因為我們下一步就是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而且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時間表,在三名宇航員安全著陸之后,就對外公布了后續計劃。
當未來空間技術公司對外宣布自己將在明年年底,開始實施月球永久基地的建設,頓時又震驚了全世界,又引起了一股滔天巨浪。
如果鷹醬的航天計劃,是被北極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給激活的話,是出于政治需要,而我國的航天計劃,這是自發的,且可持續性的項目。
鷹醬前世自從北極熊倒下之后,就在航天領域的動力不足,不僅經費大幅減少,同時也沒有原來的緊迫感,甚至都沒有一套嚴格實施的計劃。
而我國不同,我們不是需要和誰去競爭,而是基于我國經濟發展以及技術達到某種程度之后,自發的需要開展航天項目,期望繼續引領我國科技以及航天科技的發展。
這種航天計劃的實施,具有自身內在動力,不會因為外部環境的變化而有所變化,除非是自身經濟除了極大的問題,才會拖慢航天計劃的實施。
而且航天項目也不是純粹的燒錢項目,許多航天科技不僅可以運用到軍事領域,也可以運用到民用領域,具有極大的衍生經濟價值。
例如空間站上的太空艙,現在已經被商通貿易公司旗下的酒店企業,應用在自身的酒店經營當中,能夠給客戶帶來非常新奇的體驗。
這種商業化的衍生應用,也是未來空間技術公司以及合作企業的重要盈利手段,航天項目以這種方式,每年為國家的經濟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本來大家以為我國實現了載人登月,就應該感覺到自滿,畢竟在這方面已經趕上了鷹醬,甚至可以自豪的說,在航天領域,我們已經成為了全球航天強國。
不說第一是怕自己驕傲,也是謙虛的需要,一般來說,做到這個程度,就沒有必要還制定如此激進的航天計劃,畢竟這些都是需要花費大筆的資金。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邊剛剛讓三名宇航員返回地面,就對外宣布明年就要開始在月球建立永久實驗基地,讓許多國家都是紛紛側目。
可以說,我國在航天領域屬于后來居上的典范,雖然人造衛星不是我們第一個發射的,但是目前我們在軌衛星數量是全球最多的。
雖然我們不是第一個研究空間站的,但是我們建造的空間站是最大的,也是第一個能夠對外提供完整商業服務的國家,在這方面也是居于時間最前列。
雖然我們不是第一個實現載人登月的國家,但是我們卻是有可能第一個完成月球永久實驗基地建設的國家。
雖然我們不是第一個發射航天器登陸火星的國家,但是我們卻是想要成為第一個將火星土壤帶回地球的國家。
這些都是近期的航天目標,遠期的航天目標,還有許多,只是都需要完成近期目標,進來技術積累,然后才會逐步實現遠期目標而已。
例如距離我們更近的金星,不管這顆星球的環境有多么惡劣,未來也是需要去探索,雖然無法在上面移民,但是也有可能需要從那邊開采地球比較稀缺的礦藏。
只是由于這些航線目標需要花費的時間太久,現在對外公布也沒有太大的意義,等到基礎條件完善后,在對外公布也不遲。
其實這次載人登月,雖然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但是并不是說沒有人奚落,許多人之前還說未來空間技術公司就喜歡跟在別人屁股后面做。
因為到目前為止,他們的開創性航天計劃很少,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就是火星取壤返回,算是他們的開創新航天活動。
但是畢竟想要從火星將土壤取回來,需要到明年才有結果,能不能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這就為許多杠精提供了可以攻擊的點。
但是現在不同,我們進行載人登月之后,馬上就要開展月球永久實驗基地的建設,這總屬于開創性的航天計劃吧。
雖然這個概念不是第一次提出,但是很有可能是我們第一次完成,雖然難免也會有人那這來說是,但是未來空間技術公司不會在乎這些。
只要我們是第一個完成月球永久實驗基地建設的國家,同時還能夠完成商業化運營,那么其他國家想要再建一個,難度就會更大。
加上我們擁有更加先進的火箭助推動力,能夠實現更低成本更大載量,總體成本是別人無法比擬的,也為商業化運作打下了基礎。
月球永久實驗基地分三期建設,第一期就是打造能夠容納10人左右的永久實驗基地,開展對月球全面的探測和相關的實驗。
第二期就是驗證了技術之后,進行擴建,將基地的規模增加到100人左右,能夠完成更多復雜的實驗,同時能夠簡單對月球資源進行利用,減輕對地球物質的依賴度。
第三期則是進一步完善月球永久實驗基地,能夠容納的人員規模達到1萬人,這里面不一定都是真人,也有可能是機器人。
然后對月球資源進行全面的利用開發,例如可控核聚變所需要的氦三,將會是我們重點需要開采的資源,還有其他月球比較豐富,而地球比較貧瘠的礦產,都是開采的目標。
在這個階段,月球永久實驗基地,基本上能夠做到自給自足,能夠依靠月球資源,自行進行擴建,初步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工業。
如果那時候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完善,也會被應用到月球之上,再利用月球的豐富的核燃料,為基地提供幾乎永久性的能源。
而且月球上有許多地球上無法獲得的太空隕石,對我們研究宇宙有非常大的幫助,也為我們的材料學發展和化學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就在我們宣布明年開始進行月球永久實驗基地建設計劃之后,原本還比較淡定的鷹醬,不得不也對外宣布,他們也在緊急制定月球永久基地建設的計劃。
其實就他們連具體時間都無法確定,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對此根本就毫無準備,而且他們載人登月已經過去這么多年了,許多技術和人才其實已經荒廢了。
想要重啟載人登月,估計都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更何況還需要建設永久基地,勉強其實也可以,但是成本卻是非常的高昂。
當初載人登月可以說是舉國之力來完成的,和我國不同,我國的航天事業,基本上是由一家私人企業完成的,雖然人才也是舉國之力,但是花費的成本兩者之間是沒法相比的。
更何況現在的鷹醬已經不是十幾年前的鷹醬了,想要完成如此宏偉的計劃,對他們來說可不僅僅只是技術上的考驗,財力才是他們的攔路虎。
所以按照趙一的估計,他們想要開啟這項計劃,至少也要等到收割北極熊以及日本的財富之后,才會考慮正式啟動之計劃。
如果沒有這些財富的補充,單純依靠他們現在的實力,是非常吃力的,別到時候落得和北極熊一樣的下場,“出師未捷身先死”就不妙了。
當然,也可以拉攏他們的盟友一起搞,畢竟他們的盟友都是比較富裕的,不過鷹醬也不是那么大方,錢可以拿過來,想要技術,卻是沒門。
不然前世歐航局也不會表現的那么差強人意,要知道他們都是富裕國家,結果在航天領域的表現,并不和他們擁有的財富和地位相匹配。
不是他們不想在航天領域取得更多的成就,而是鷹醬對他們也是有諸多保留,對于鷹醬來說,歐洲最好也是自己的提款機,兩者并不是完全穿一條褲子。
我國剛剛完成了一次軍事行動的勝利,并且也震懾了鷹醬部署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實力,已經夠震撼人心的了。
現在又要在航天領域勇猛精進,突然全世界都發現,世界和原來有著巨大的區別了,現在代表科技先進性,已經悄然從西方變成了東方。
這個意義可是非同凡響,西方畢竟是已經領先世界幾百年了,占據著世界廣袤的土地,率先完成工業化,是現代文明的代表,是世界科技的燈塔。
可是現在突然發現,我們不知不覺之間,就已經積累了如此龐大的能量,幾乎在所有科技領域,都是處于迅猛發展的時期。
就算是如此,憑借著目前在工業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就已經支撐起我國超大規模的經濟體量,成為事實上的全球第一強國。
雖然人均上是有些差距,這只是因為我們發展較短,隨著新技術在越來越多領域的應用,以及前面積累的科技和工業,我國還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
以趙一的估計,想要讓我們國內目前在新技術領域積累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就足夠讓我國的經濟體量達到40萬億元的規模。
也就是說,我國還有一倍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在未來5到10年時間,我國還將會是高速發展期,雖然有可能無法和之前相比,但是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提升速度還是非常高的。
就他目前從旗下企業發過來的經濟數據報告,今年前兩季度,就完成了國內生產總值13萬億元,那么全年的生產總值大概率會達到26萬億元以上。
而去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有20萬億元,一年的時間就增加了6萬億元,其中消費市場的增長優勢進一步顯現,服務業領域的發展也是形勢非常好。
特別是中國房屋公司的第一批城市化建設逐步完成,許多百姓已經選擇了入駐,帶動了家裝、家電等一系列產業的發展。
對于百姓來說,收入越來越高,而操心的事情卻越來越少,就業也非常的穩定,能夠拿出來消費的資金自然占比就非常高。
加上許多人之前就只能蝸居在筒子樓或者是大雜院,導致他們許多的消費欲望都被抑制了,現在搬入寬大明亮的新房子,自然消費欲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
之前想要購買汽車的百姓,因為沒有足夠的停車位,而選擇暫時不購買,這次搬入新城新居,擁有足夠的停車位,加上交通更加便利,駕車出行更加方便。
這就導致國內的汽車銷量進一步提高,去年全年的家用汽車銷量達到了2500萬輛左右,而今年前兩季度,就實現了家用汽車銷量2000萬輛的目標。
保守估計,今年至少也能夠賣出4000萬臺的家用汽車,因為后半年反而是大件消費的主要時期,購買汽車的需求更加的旺盛。
而且從購買的車輛價位來說,選擇5萬元以上的人群數量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于高質量汽車的需求比他想象的要旺盛許多。
當然,這也有他旗下企業依然快速給員工加工資的原因,在年會上,他定的目標是到年底平均月薪水平需要達到2000元。
事實上由于國內各項經濟數據表現非常良好,企業營業收入也是水漲船高,到2季度末,平均月薪已經達到了2000元,大概率年底會達到2500元。
不過這只是他旗下企業的情況,其他企業的薪水漲幅沒有他們這么夸張,畢竟就利潤率水平而言,他旗下的企業是最高的,能夠承擔得起高速增長的人力成本。
就算是如此,由于他旗下企業的體量占據總經濟體量非常大,導致國內的各項經濟數據依然表現的非常優異,其他企業也因此跟著受益,薪水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可以說,前兩年我國內地居民收入還和島內差距不是很大,但是這兩年里面,兩者之間的收入差距逐漸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