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1983年2月2日,距離小年還有三天,趙一旗下的除了天問大學外,其他的公司負責人都來到了京都,被安頓在了自己的住宅恭王府里面。
去年沒有時間開年會,今年雖然也比較忙,但是還是趕在小年前將年會舉辦了。這不僅僅是當面了解各個公司的業績和他們的來年規劃,還有就是增加各個公司負責人之間的聯系,促使他們之間更好的相互合作。
今年的年會不打算開小組年會,按照大年會來舉辦,就是所有的企業負責人(投資公司除外)都統一參加年會,讓他們相互了解其他公司的業績及來年規劃,好讓他們看看有沒有合作的空間,還有就是刺激他們,讓他們更加努力發展自己負責的公司。
要知道他們的工資雖然是固定工資只有5000每月,雖然在國內也算是高薪中的高薪了,一年就是六個萬元戶,但是相比于獎金來說則是不值得一提,而獎金則是和公司純利率掛鉤,根據一定的權重比計算出來的獎金,各個公司的獎金權重不一樣。
因為各個公司受限于他們的行業狀況,盈利能力先天就有差距,如半導體公司雖然科技含量高,屬于資金密集和知識密集型行業,但是他們的盈利能力受并沒有比北極星公司強,如果計算相同的權重,那么對于半導體公司來說就很不公平,也不能夠顯示出半導體公司在整個企業群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的企業還有精密儀器公司,未來市場規模有所作為,但是目前主要還是供應其他兄弟企業,唯一在國內還買的不錯的就是5軸聯動數控加工中心了,但是國內其他企業很多都沒錢采購,目前量還是不較少,而且這種東西不可能出口到國外。
目前出口的是次一級的工業機床,但是在國際上算不上獨一無二,競爭優勢并不明顯,再加上國內和其他國家的貿易關稅問題比前世加入WTO后的高多了,優勢進一步被削弱。
與他們形成反例的則是農牧公司和貿易公司。
農牧公司雖然前幾年都是貼錢進去,負責人只能拿基本工資了,但是今年出口100萬頭羊肉的貿易就讓他們賺了224億(扣除貿易公司占比的20%),以后隨著羊肉和牛肉出口數量的增加,利潤會比其他企業高得多,但是這并不表示農牧公司的負責人就比其他公司的負責人付出的多。
還有貿易公司,雖然目前因為收購資金巨大,而其他兄弟企業和國內企業通過他進行貿易的貨物并沒有多少,處于虧損狀態。
單單今年就從農牧公司身上刮了56億元,還有北極星公司和半導體公司身上也弄了不少。它收購的那些渠道零售商需要分紅才能夠算到他的利潤之中,目前分紅很少。但是未來的前途則是不可小視,盈利水平可能會趕得上農牧公司。
如果這些公司按照一樣的權重計算獎金,會造成同樣的付出心血,但是獲得的收入則是天差地別,僅僅是因為他們所處的行業不同?這是趙一不想看到的,所以就和宙靈商量制定了一個各個行業的獎勵權重表出來,可以基本上保證他們獲得收入的公平性。
這個不僅僅是針對負責人的,還有針對各個公司員工也有一套不一樣的獎金權重,這個不僅僅參照公司利潤,還參照國內平均工資水平,讓他們的獎金處于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能夠進入趙一公司的員工,僅工資一項就基本上平均高出全國平均工資的5倍以上。
當然這是目前國內工資水平很低才造成這種結果,但是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發展,這個差距會慢慢縮小。即使這樣,趙一預計還是最少要高出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至于為什么趙一不給他們略高于全國水平的工資呢,這是趙一故意為之,要知道現在自己的整個產業國內員工數量達到了夸張的上百萬人,以后還會增加,到最后至少有上千萬人,趙一給他們開高工資,就是想盡快提高國內民眾的收入水平。
他們拿到高工資,工作相對穩定,就愿意拿出來消費,帶動其他人的收入提高,這種傳遞效應,會明顯的增加國內民眾的收入水平,只有民眾的收入水平提高了,自己公司的產品才能夠賣得出去,增加國內市場銷量,等到這種良性循環形成,自己就可以減少海外市場的依賴程度。
也就是說,到時候,美國制裁自己的話,也就是稍微傷筋動骨,不至于一下咔嚓就起不來了。
而且國內經濟發展也會增加國家稅收,一是可以增加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二是可以增加國防開支,特別是國防開支的增加,讓自己在國際上的貿易更加自由。
趙一就是想讓自己的企業作為國內經濟龍頭企業,發展的不僅僅是自己企業本身,而是連帶著國內其他各行各業發展,隨著進一步的改革開放,這種帶動作用會更加明顯。這也算是當初老人打算拿自己當試點的一個回報吧。
可能各位讀者看了前面一些內容,對于國家為什么對趙一開辦企業這么寬容,要知道中央這個時候還有一些人爭論改革開放國家性質的問題呢。大家都知道的,賣個瓜子只因雇傭人數超過7個就被抓了的事情。
這其中有幾個關鍵點,第一個關鍵點,趙一投資的資金都是美元,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外匯是捉襟見肘,每時每刻都在想掙外匯,這個時候他投入巨資承包了毛烏素沙漠,國家只用幾乎無用的土地就可以獲得巨額的外匯,后續投資沙漠的改造和牧場的建立都是用的美元。
目前都差不多投入了900多億元,騰格里沙漠還需要繼續投入,就是因為這樣才獲得了一個試點資格,也就是拿到了入門通行證,至于后面會不會繼續給予特殊照顧就看他的后續表現。
第二個關鍵點,就是趙一投資的都是國內產業的薄弱環節,如通信、半導體、汽車、飛機、動力、精密儀器、先進的紡織產品。這些產業本身就是國內在國際上競爭力相對較弱的領域,自己竟然做得不夠好,為什么不讓別人試試,興許做好了,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還有這些投資也幾乎是用的美元,也就是和第一個關鍵點相關了。
第三個關鍵點,就是國內即使改革開放后,國內工業本身就無法消化更多的城市人口,不然之前也不會有上山下鄉運動了,沒法解決這部分多余的城市人口就業,就會有可能出亂子。特別是這些人還都是年輕人,更容易滋生事端。
而趙一的企業目前已經解決了上百萬人的就業問題,未來隨著市場的擴張,企業員工人數還會迅速膨脹,特別是紡織企業,為了解決人口就業的問題,甚至有更先進的智能化生產線都沒有準備大規模運用,只是做實驗性質的建了一條而已。
第四個關鍵點,國家剛剛開始改革開放,很多事情沒有經驗,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但是怎么摸石頭則是有講究的,總不能毫無目的的亂摸吧,那樣造成的時間成本和失敗成本也是很大的,而趙一就不一樣了。
一是他企業是純私人企業,不需要國家投入資金,失敗了國家沒什么大風險,成功了,則是讓國家了解私營經濟運行規律,好進一步做好改革開放政策的調整。
二是趙一的企業都是按照市場化經濟運行的,這讓國家能夠更近距離了解市場化運作規律,而且在運轉過程中,趙一還會提供一些改革思路,這些都是經歷過實踐證明過的,可以作為有效參考,如電網改革就是一個例子。
第五個關鍵點,就是趙一在國內的企業都是獨資公司,也就是說具有無限責任,為什么要這么做,如果是100%的控股有限公司不是更好,有限公司倒閉了最多公司沒了,和個人關系不大,無限公司則是如果倒閉了,個人就會傾家蕩產。
這里面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要讓國家知道自己是孤注一擲,不是玩玩而已,對自己的行為負完全責任,另一個則是對于自己的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自信,而且獨資企業只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其他形式的企業需要繳納公司稅收,如果要劃歸個人,還需要繳納個人稅收,整體稅收較高。
正是因為以上種種,才造就了趙一目前在國內處于一個特殊的存在,為了減少束縛,甚至沒有要求他入黨。趙一也是明白上面的意思,自己也從來沒有申請過,這樣做一方面減少國內黨政命令的干涉,另一方面則是減少國外勢力尋找干涉理由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