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下人很恭敬的答復。
“我家公子的幾個鋪子,都在不同地方。今日公子心血來潮,想要去其他幾個縣城查一下賬戶,那馬車來回也得小半月了。”
丁倩倩一時有些失望,想與王弘致好好敘舊一番的念頭也打消了。
丁倩倩帶著顧浩歌與老七,一行三人在京城四處晃悠了一圈。
老七還惦記著丁倩倩那一處在京城的產業。
一路上,丁倩倩與顧浩歌四處游玩,擺弄了許多新鮮的玩意兒,但老七則動不動把話題扯回來。
“咱們這趟來京城,是要把那你說在京城的產業,給變賣了換一些銀子的。”
丁倩倩錢在路上被老七也催煩了,于是也開始正兒八經做些正事兒。
他們按照這上面的地址一路找過去,最終停留在一處偏僻的院子前。
那是一處敗落了許久的小院,門前一只懶洋洋的看門狗。
一旁一棵大槐樹下坐著一個老婆婆,那老婆婆拿著大蒲扇子坐在樹底下乘涼,路邊偶爾有三兩的行人經過。
丁倩倩看了一眼這破敗的小院落,心里多少明白這應該就是自己手中這份產業了。
雖然沒有自己想象中那般寬敞,但畢竟是得來的東西也不花什么代價。
丁倩倩心里已經相當滿意了。
顧浩歌走上去,與那老婆婆攀談了起來。
那老婆婆見到一個俊秀的男子與自己的話,倒是也愿意與顧浩歌說一些。
“老婆婆,請問這一處院子是你在看守嗎?”
“自然是我在看守,除了我這個老婆子,也沒人干這樣的苦差事兒。你是不知道,我這院子已經敗露了許久,原先還有些用處,但現在連狗都不往這經過,更別談有什么生意。”
顧浩歌點點頭,又多問了一句。
“那這里原先的主人?”
這原先的主子并不在京城,遠在他鄉的,我也是受人所托來看這份家業。這么一看便是七八年過去了,如今,主人家也不與我同姓,我也不知他們是不是把我這老婆子給忘了,把這份產業也給忘了。”
丁倩倩遠遠的聽著,心里還有些唏噓。
看著老婆婆真是忠心耿耿,七八年前受人所托,幫人家看管這院落,這么多年中間也沒有人通信,可這老婆婆竟然還能守在這里。
丁倩倩并不忍心上去告訴人家,你家主人家已經被抄了家,家道中落,養活自己都很困難,這份家業早已轉手于人了。
可老七卻是一個說話特別爽快的人。
丁倩倩還在這頭想著要不要說實話,若是說了實話,免得傷了這老婆婆的自尊心,傷害了人家這么多年忠心耿耿的情誼。
可若是不說實話,自己手里拿著這份產業地契,又該如何與人家說明,自己要接手這院子呢?
正猶豫著,老七早已一把扯過丁倩倩手里的契約文書,走上前去,在那老婆子面前晃晃。
“老婆婆,你主人家已經把這個院落轉手給我們了,我們這趟過來便是來接手這產業。”
老婆婆微微一愣,盯著那文書,反反復復看了許久。
又似乎是不相信,接過來之后反復翻了兩頁。
丁倩倩卻站在一旁,有些難以啟齒。
“其實你主人家,并不是把你遺忘在這兒,而是如今他們的日子也不大好過,只好先顧自己。”
而這老婆婆抬頭的時候卻是熱淚盈眶,她含著熱淚,臉上的表情顯然是喜極而泣。
“太好了,這件事太好了,我老婆子就在這兒守了這么多年,終于有人來接手了。”那老婆婆握著丁倩倩的手,鄭重地放在自己的懷里。
“還好你過來接手,否則我真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個幾年,我老了身體也不好了,早就希望有年輕人過來,可以把這活給攬了去。”
老婆婆竟然也沒有多過問主人家的那些事,似乎在她心底也早已預料到,主人家必然是有些遭遇。
“走吧,讓老婆子我帶你們去后頭逛逛,熟悉一下這里的環境,如果你準備好了,今日便可把這個產業接受了去,我老婆子也可以回老家,踏踏實實種田過日子。”
丁倩倩前沒想到這老婆婆也是個豁達之人,三人就老老實實跟在人家后頭。
老婆婆帶著三人一路穿過破敗的院落。
老七上上下下打量著這四面斑駁的墻壁,心里似乎是在琢磨著,如何把這里裝潢打造成一個合適的客棧。
丁倩倩早已預料到老七心中所想,警告的眼神瞪了他一眼。
“你最好別想著開客棧,我手頭就只有這一份產業,可別被你給攪黃了去。”
老七不太滿意地甩了甩自己嬌貴的一雙手,默不作聲跟在后面。
丁倩倩一路跟在老婆婆的后面,看著這灰敗的磚墻,漏風的屋瓦,心里感慨萬千。
丁倩倩先開口。
”老婆婆,你這么多年守著這一出冷清的小院子,也著實辛苦你了。”
老婆婆搖搖頭,“不辛苦不辛苦。”
丁倩倩笑了笑。
“您不用客氣。若換作是任何人守著這一點破敗的家業,估計都是撐不過幾個月的,您這點精神已經讓我相當敬佩了。”
丁倩倩心里還想著,待會兒等老婆婆回鄉前,自己一定要多給人家一些銀子,好讓她回鄉之后也能過上些美滿的日子。
正這么想著,那老婆婆帶著他們穿過了前面的院子,又穿過一片小池塘。
過了池塘邊的一處小涼亭,踏入一處九曲回廊。
九曲回廊也是有些年頭,看著灰敗破落,很多地方還長了雜草。
丁倩倩心里暗暗感慨,老婆婆這些年過得真是孤苦伶仃。
可等他們穿過了這條九曲回廊,看到眼前的場面時,顧浩歌、丁倩倩和老七,臉上通通都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在他們的面前竟然是一處大高樓。
這大高樓雖然冷清寂寥里面空無一人,可并不妨礙它原本是座繁華的大樓,光從外表上看,甚至比他們昨日見到的清風閣還要高大寬敞許多。
高樓前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河里還游著幾尾紅白相交的鯉魚。在那河面之上架著三座橋,底座是曲橋,第二個則是石橋。
最中間的那一座橋,則最為寬敞,幾乎可容七八個人同時通過,也是這三座橋之中,最為豪華的一座橋。
橋面兩側筑有石欄,各柱頭上刻有石獅,或蹲、或伏,或大撫小,或小抱大,每個都栩栩如生,鏤空工藝相當精巧,看得出來是京城里有名工匠的手筆。
三人站在這三座橋前,都有一瞬間有些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