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學宮出了招生布告之后, 甭管各地掌管本地軍政大權的土皇帝是怎么反應的,反正那些中小地主的群體全部都收拾了包袱,朝著青州臨淄蜂擁而去。
上一次稷下學宮匯聚這么多目光和人才, 還是在戰國。
中原那么大,裝得下無數山川河流,人才英杰, 中原也那么小, 無論在哪里,最光鮮亮麗、光彩照人的那一部分地方永遠只坐得下那么幾個人。
自夏至商周, 從春秋戰國至秦漢三國,這片土地始終都只在講一個故事。
那就是一個臺子上站著幾個人, 其他人將那幾個人拉下來, 自己站上去, 再被別人拉下來, 再換人,再下……反反復復無窮盡也的故事。
上一個英杰迭起,百家爭鳴,人人心懷理想敢為人先的時代,還是在春秋戰國。
那是因為周天子不行了, 諸侯王們的心都野了, 誰都認為自己也可以試一試推翻上面的人去坐一坐上面的位置了。
這對人民來說是好事嗎?當然不。
寧為盛世犬, 不做亂世人啊。
但是大亂也意味著大治。
只有在大亂之世, 舊的秩序才能被打破, 新的秩序才有機會被生成。
因為一個大亂之世不是誰想要一個亂世就能輕易故意制造出來的,一個政權,如果要從上至下、無法挽回、徹徹底底地亂了,那必然是因為這個政權所代表的秩序的正確性受到了挑戰, 人們認為它不夠正確了,至少,它不是那么適應當時的社會構成了,這樣才會亂,才會上上下下地徹底大亂。
這不僅叫做亂世,也叫秩序的崩壞。
對于從漢末到魏晉這段時間長達三百多年的亂象,史學家們有諸多解釋,而陸瑤只知道一點,那就是它原本建立起來的上層秩序管不住被秩序所統領的人了。
原有的人才選拔渠道鎖死了無數下面想要往上爬的人的路,而隨著帝國的日漸膨脹,被鎖死在地面以下的力量越積越多,就像一顆在土里埋了一個漫長冬季的種子,總有一天,春風一報時,它就要頂破頭頂鎖死的秩序枷鎖,建立新的更合理的世界。
魏晉的世族統治更像是一次實驗。
世族們以為自己就是這顆種子的全部,突破了地面之后就要肆意生長,并想從此堵死自己之后新的部分長出來的機會。
事實上,世族不是。
頂破秩序枷鎖的力量包括世族,卻不僅僅有世族,還有他們之下更渺小,但是數量也更多,多出來無數倍的小地主階級,甚至包括普通百姓。
世族弄錯了這一點,居功自傲了,所有他們的統治失敗了,東西晉的實驗部分也結束了。
而陸瑤不想進行這漫長的實驗了,她想快一點,直接快進到交卷。
所以她要用世族之下更小的豪族,用豪族之下更小的小地主階級,甚至是出身微賤的商人。
百家學宮就是為這些人準備的,那里有足夠的平臺,足夠的評選機制和足夠的對手,不怕人才多,不怕你太聰明,只怕你不夠聰明,顯不出你。
而只要你能從百家學宮畢業,你就完成了你的小家族從你出身的那個階級固化的小地方的華麗變身第一步,因為江北政權的真正官員選拔機構認可百家學宮的畢業成績。
從百家學宮畢業,你就可以參加婦好書院的官員選拔,等下一步考試通過,那么恭喜你和你的家族,你們成為光榮的江北政權公務員,從此以后背靠江北十萬大軍,背靠百戰百勝的扈季叢,背靠王若彩、霍思城了。
你翻身做統治階級了!
即使可能還只是最小的一個小官,比如一地鄉長縣令什么的。
但那也是官。
這是過去幾百年里,無數積累了一些財富卻苦于無出身的小地主家族們無論如何都辦不到的。
只要家里有官,就萬事好辦。
而只要和自己同樣出身的別人能當官,那自己也總有一天能當官,那么這群人,就會堅定地、果決地,站到陸瑤身后。
但是陸瑤真正要用的,是數量更多、更基礎的人群,是那天下萬萬千的普通百姓。
經歷完上一個副本,她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統治者了,她的心里也許還存在善良和柔軟,但是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已經完全是統治者的思維了。
她要用更底層的百姓,不是因為她善良,她同情可憐這些百姓,站在他們這一邊,而是因為他們的數量才是最多的,他們才是組成一個政權的根本。
沒有百姓的政權根本就不叫政權,大家都是統治者,那誰來被統治呢?
世族以出身高貴統治百姓,以標榜自己的道德才能來獲得民心,而陸瑤做得更加直接些,她以利獲得民心,以唯有自己能讓百姓獲得最大的利來統治百姓。
她開了千古都沒有人敢開的門,她肯讓農民當官。
雖說士農工商,但是商人好歹有錢,工匠有一技之長,唯有農民,所有當權者都勸大家當農民,所有政權的統治在進入正軌后都要勸農、重農。
如果種田真是個有前途的好營生,人們是傻子嗎?不知道自己去種田嗎?
正因為種田實在是個賠本生意,統治者才要督促人種地,不種地要罰款,逃離耕地更是要抓起來,要坐牢,統治者們恨不得拿跟鏈子把人綁在那一畝三分地上,好讓人老實種田。
種田實在是個賠本生意,但是統治者都逼著人種田,普通百姓是沒有選擇,才選擇種田啊。
因為只能種田,所以才要形成重男輕女的男本位思想,越是窮的地方越重男輕女,因為越窮的地方,越依賴種田。
男人和女人的生理差距是天然存在的,男人在種地這條路上的體力優勢就是大于女人,而百姓是務實的,他們管你什么狗屁仁義道德文化思想,他們只管誰能讓自己活著,誰能讓自己活得更好。
在他們只有種田這一條路走的這個前提下,這個選擇當然是男人。
不是因為百姓先思想壞了,故意重男輕女,而是因為在有種田這一個選擇的生存環境下,重男輕女是利益最大化的生存方式,然后才有了重男輕女的思想。
但是亂世短暫地讓這樣的思想被攪亂了。
因為亂世之中,連種田也活不下去了。
男人和女人的命在亂世之中都不值一提,所以男女也沒那么重要了。
所以這時候陸瑤為他們提出的女子為官的思想,被亂世之中的普通百姓們輕易地接受了。
其實也不是他們變了,而是在另一條賽道面前,男女不重要了。
如果他們一輩子只有種地一個選擇,那么他們一定還是會重男輕女,會殺女嬰,會愛男寶,他們愛的也不是男這個字本身,他們愛的是一個男人所代表的勞動力,愛的是自己的利益。
但是陸瑤給了他們另一個選擇,一個比只種田更好,好無數倍的選擇——他們可以一邊種田,一邊培養女兒讀書,女兒種地力量不夠不重要,她們還有更重要、代表利益更多的路可以走——她們天性隱忍平和,耐心細致,有更強的耐力和更冷靜的頭腦——她們天然就適合做管理者,適合做官。
種田是世界上最賠本的選擇,而當官是地位最高性價比也最高的職業。
統治者只有希望所有農民都一輩子只知道死種地的,可陸瑤告訴農民,你們可以讓女兒學好了來我這里當官。
男人種地是比女人厲害,可沒有人說男人當官比女人厲害,因為他們這個群體以前從來就沒機會當官。
只要能當官,誰又管到底是男農民去還是女農民去呢?高貴的出身是他們永遠也無法辦到的事情,可所有農民家庭都可能生出女兒。
有了女兒,就代表這個家庭能出當官的,當官就能改變家庭困境,謀其他的出路,他們一輩子望不見盡頭的苦日子就有了希望。
陸瑤認為人類最美好的東西就是希望。
她無法給農民們太多實際的東西,因為她的時間是有限的,生產力的發展速度是要遵循物理規律的。
但是她可以給他們這個世界上最美好又最泛濫的東西——希望。
你看,他們還是在種地,一睜眼就是種地,天黑了還是種地,全家老小都得種地,但是和對未來不抱任何期待地麻木地種地不一樣了,他們現在可能是為了家里下一個當官的女兒種地。
等女兒當上官,至少幾代之內,家人就可以跟著享福了。
那他們的付出,他們的辛苦,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灑落的一切汗水就有了意義。
僅僅這一點,就足以讓因為務實而重男輕女形成男本位思想的農民們沉默而堅決地站到她身后,效死支持她了。
這就是得民心。
普通的野心家謀勝負,陸瑤這種的,謀的就是天下人的人心了。
不是說你謀反就不能當皇帝,但是每一個皇帝在登基之后,都必然用盡一切手段來佐證自己登基的正確性。
短暫的統治靠武力,長久的統治靠民心。
國之將亂時,什么道德和禮儀都不存在了,從底層百姓到上層統治者都喪失人性不肯做人了,吃人都能成為日常生活中平平無奇的一環寫文章來討論了,但是這并不代表民眾對正義和道德的討論不在乎了。
相反,他們是更在乎了。
因為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人都是向往和平美好的生活的,只有少部分瘋子和反社會人格才渴望戰爭和犯罪。越是亂世,越是得不到正義和公平,人越是渴望看到道德和正義。
將道德和正義的人可能會在這個過程中死去,因為自己的正義和道德死去,小人和惡人反而因為自己的惡毒和沒有底線而過得很滋潤,但是無論是他的對手們和歷史的車輪,都不會讓他們快活多久的。
多行不義必自斃,以惡始的王朝也必以惡終,陸瑤不想當宋齊梁陳,她要是登基,一定要占盡大義。
從扈季叢的大軍打進青州那一刻起,結束亂世的武力和底氣她都已經不缺了,她只缺大義。
現在,她要占盡大義。
從底層的民議口口相傳到上層的士大夫文字書寫者的義,她全要。
婦好學院就是她的大義中的一環。
百家學宮是大義的另一環。
她要成就華夏史上史無前例、功績彪炳的霸業,建立全新的,獨屬于她的歷史答卷。
她知道,她必然遇到很多敵人,因為真正的歷史上,人類用了三百多年才從世族門閥政治進化為更先進的科舉制。
世族門閥牢牢把持著自己的權益,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他們敢于消滅一切,甚至包括皇帝。
從陸瑤讓農民當官開始,就注定了,世族門閥和陸瑤是利益完全相反的敵人。
她也不可能真的殺光這些人,因為這個文明的大多數珍貴的文明成果也保存在世族門閥手里,只有門閥才有閑工夫去鉆研生存之外的東西,譬如文學,譬如技術,譬如哲學,譬如算術,譬如百家學問。
他們的確是躺在底層人民的尸骨上得享太平,可他們也的確是短時間內最大的人才群體。
陸瑤的確在腦袋里記了很多遠高于這個時代的知識和技術,可是一個完整的文明是無法靠一個人的努力而閃耀的,她也不可能記得住方方面面的技術。
殺掉他們,就代表她要放棄那些文明成果,那么不必系統提醒,陸瑤也會知道,她這個副本失敗了。
這些人是已經掌握了現成文明成果的精英,陸瑤要推上去的普通百姓卻還是褲腳帶泥的淳樸勞動力。
陸瑤要迅速推動文明的發展,就不得不先用世族門閥出來的人才。
陸瑤要做的,就是一邊拼命推普通民眾里的人才往上走,希望他們當中能迅速出一些能碾壓世族門閥中人的絕頂人才,一邊死死壓著世族門閥,既要用他們,還要打他們,不給他們任何奪走普通民眾發光發熱權利的機會。
門閥不是傻子,他們能屈服嗎?
絕頂人才的出現需要運氣,她能等到這么多人才在自己在位期間出現嗎?
她其實不確定。
歷史最終是多項因素的集合。
她已經做了她能做的一切,接下來要看的,其實不是她的手腕有多強勢多智慧多機關算盡,而要看這片泱泱大地上的人們,看他們的選擇。
士族門閥,也是這片大地上的人民。
他們的確是亂世之中塑造了最黑暗的人性之惡,也是這片土地上的人自己創造開啟的亂世爭端。
他們的無下限作為能叫野獸都為之震撼。
可她仍然相信,人類有多么卑劣就有多么高尚,有多么愚昧就有多么智慧,有多么冥頑不靈,就有多么靈活機變。
真正的歷史上,這個命途多舛的文明最終忍痛磨平了最尖銳的沙礫,給出了盛唐文明的璀璨珍珠。
他們有最黑暗的過往,但也有最閃耀的文明之星。
她是被系統選中的人類命運操作者,可在她前進的路上,對最終結果做出努力的從來不是只有她一個人。
荒島副本的瓷窯圖紙是同胞給的,荒島副本進度進入第二階段的建設是王月娥、吳重和冒名頂替的周洪卿一起做的。
末世副本中最初對她提供幫助的人有王老、超市老板、老太太,有效忠她的煤場老板,接下來有國家其他基地市,和她一起研究極寒蔬菜的研究員們,以及在最后忽然覺醒,提供了情緒值積累達標條件,想盡一切辦法為她送來各自物品的領民,以及荒島上無言犧牲,在幾個月內從一無所有到為她造出汽車的同胞們。
中世紀副本中為她提供幫助的人就更多了,她的每一片領土,她的每一份威名遠揚,都有她的子民們的心血和努力,他們是在互相奔赴中成就對方的。
而這個副本,她也會用自己的信條來完成——拼盡全力,然后聽天由命。
她的天和命,不是冥冥之中的運氣,而是她的種族,她的同胞,她的選擇。
種族聯盟提示她的時候說,“一切種族皆具有種族性,一切選擇皆具有選擇性,請珍視文明,珍視自己。”
她的選擇是,相信這個種族的人們。
哪怕他們只是一群從她的種族里抽取出的一些用來組成副本的npc。
但是他們仍然具有那個文明的特性,他們是真實存在的人類,他們活著。
華夏的文明向來不單以身份或單純的族群來區分你我。
和我唱同一首歌,讀同一篇文章,信仰同一份源遠流長的文明思想者,即為我同胞。
如果上一次人類族群中的群星于春秋戰國光輝閃耀過,那么她希望,現在,他們再次閃耀,為自己,為她,為族群。
作者有話要說: 有很多話想說,但是最終一一刪掉了,只剩下一句話想說:謝謝你們,謝謝你們的喜歡。
我會努力記住,希望我繼續寫下去的,不是不喜歡我的人,而是喜歡我的人。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木防己 3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7449264943 110瓶;木防己 50瓶;若吉波 46瓶;amy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