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朝著秦漢之軍追去,一路西北而去。
而此時的漢魂之軍,已經(jīng)踏過了毛熊國疆土,所過之處,遍地龍旗,宣示著主權(quán)。
由于毛熊國境內(nèi)已經(jīng)沒有了國民,而侵占毛熊國的聯(lián)合軍士兵也已經(jīng)在大匯合戰(zhàn)略中撤走,所以漢魂軍很快就再次調(diào)轉(zhuǎn)方向,全部西征。
大秦之軍和盛**也是緊跟其后。
漢魂軍在哈克與毛熊國最南部屬歐洲的地區(qū)時,終于是遇到了他們真正的敵軍。
在一片大平原地帶,這里本來不是平原,卻是被外來者入侵之時,直接轟擊成了一個大平原。而在平原上,前方已經(jīng)是布好了大陣,等待著他們。
在左邊一方的是一個個像烏龜一樣的戰(zhàn)陣,這戰(zhàn)陣被分成了好幾塊,每一塊都是相同的陣容,持盾護住了周圍,只在縫隙處戳出長矛。
這是古羅馬帝國最為有名的龜甲陣。
而在右邊,則是與之完全相反的戰(zhàn)陣,像是個方形的刺猬一般,除了底下之外,所有方向都是長長的長槍或者長矛。
馬其頓方陣!
這一次,東西方最為強盛的古文明終于有了一次真正的碰撞!
漢魂之軍停下了腳步,兩軍相隔五百米。
大秦軍和盛**姍姍來遲,也是停住腳步。
那架著龍輦而來的男子,和騎著神駿的盛**降臨,以及漢魂之軍的將軍將領(lǐng)站在了一排。
只不過,在那龍輦上前的時候,其余兩個將領(lǐng)都很自覺地后退了幾步。
三軍排開而來,各自有著各自的陣型,似乎互不干擾。
而他們?nèi)齻,則是三支雄兵之師的前方最中央。
兩個將領(lǐng)和那個神華內(nèi)斂的男子氣勢明顯不一樣,在那男子眼中,似乎什么東西都不能入他的眼,一種天生的帝王之氣。
而在兩變的,則一眼就看出來,滿身的殺氣都快凝結(jié)成實質(zhì)了,這是只有在戰(zhàn)場上洗禮之后才會出現(xiàn)的氣息,明顯就是悍將才會有的感覺。
而且,還有與兩位將領(lǐng)不同的是,那個男子身體沒有靈魂之軀特有的朦朧感,而是真真正正的血肉之軀。
三人雖處不同時代,但是兩位將領(lǐng)都曾聽聞過龍輦之上人的豐功偉績,盡管后人對他有一些言過其實的評論,也絲毫不能消后世所有人對他的欽佩。
他,可是一手締造了整個歷史新篇章的人物,影響了華夏兩千多年的制度,后世之人再怎么說他,也不得不沿用他的統(tǒng)治制度。
大丈夫,除了沖鋒陷陣,勇擴疆土,更有雄才偉略,經(jīng)天緯地的雄心壯志。
龍輦之主頭上還戴著冕旒,一身黑色玄衣龍袍,肩膀之上,竟是還停有一只神鳥,這鳥渾身淡黃色羽毛,雞冠,鶴足,孔雀尾,端的是好看,竟是也不叫嚷,就這么安安靜靜地停留在他的肩膀上。
他大袖一揮,身后軍隊立刻呼應(yīng)。
“風,風,大風!”
聲浪一波高過一波,極其震撼人心。
而兩位將領(lǐng)也是不甘示弱,雙雙抽出長劍。
他們身后的士兵,也是在地上敲著長槍槍柄和劍鞘。
這邊光是氣勢,就已經(jīng)高過了對面。
而對面的龜甲方陣和長槍方陣竟是先行發(fā)起了進攻,開始慢慢地前進。
這整個大平原,基本上已經(jīng)被這些五支軍隊給全部占據(jù)了。
三人都是一臉不屑。
似乎他們對于軍隊的領(lǐng)導(dǎo)根本不用下達命令,只需要一個念頭就能傳達到每一個人的心頭。
這不,三支軍隊竟是默默調(diào)換了位置,本來大秦之軍在中間,直接到了最右邊,顯然是對上了對面的馬其頓方陣,盛**也是到了中間,本來最右邊的漢魂之軍,到了最左邊,對上了龜甲陣。
大秦軍,方陣人數(shù)最多的弓弩方陣,已經(jīng)變換好了隊形。
在最前面往后去,依次是弓箭方陣,腳弩方陣和床弩方陣。
這場盛世之戰(zhàn),規(guī)模達到了五百多萬人。
對面幾乎格一百多萬,大秦之軍只有八十萬,而漢魂之軍則有一百萬,盛唐之軍則是也有九十萬。
但是,三支不同時代的軍隊在戰(zhàn)斗力上可是相差無幾,甚至在那男子的buff加成下,大秦之軍的戰(zhàn)斗力要更強上一些。
龜甲陣和馬其頓方陣已經(jīng)緩慢向前移進了五十米。
這時候,第一波交鋒就已經(jīng)開始了。
那身穿黑色玄衣龍袍的男子,右手抬起時,只見那些弓弩方陣的士兵都拉滿了弓弦。
而后,他手往下一揮!
“風起!大風!”
那些拉滿了的弓弩,都激射而去。
“咻!咻!咻!”
一波箭雨呼嘯,準確無誤地那長槍刺猬方陣射殺而去。
大秦之軍,弓弩最盛,弓弩在一統(tǒng)天下的戰(zhàn)爭中,起到的作用可是很大的,秦軍箭陣,勢不可擋!
什么所謂的馬其頓方陣,在大秦箭陣下,根本就是個弟弟。
只見在那刺猬戰(zhàn)陣中,只是第一波箭雨,就已經(jīng)死傷大半,多數(shù)是直接被釘死在地面上,能量直接被射得潰散,徹底消失在天地間。
后面還有一百多個方陣,即便是排著隊上來,估計都不夠一個大秦軍打的。
龍袍男子看著這一切,嘴角自然地上揚,就這種貨色,還敢來找削?一點不夸張的說,像大秦這么強的,在他的那個時代,還有六個,隨便來一個,都能將這種辣雞方陣吊錘。
一個又一個的方陣上前,都在這看起來密不透風的箭雨中淹沒,對面的軍隊正在銳減,而反觀大秦這邊,竟是連傷亡都還沒有。
這時,漢魂之軍也開始了他們的動作。
大漢之軍,最為出名的,就是他們霸氣無敵的騎兵。
漢魂之軍,不止有輕騎兵,更有無敵的重騎兵,而且現(xiàn)在的他們,沒有了體力這種束縛之后,重騎兵都能和輕騎兵的速度媲美了,更加勇不可擋。
輕騎兵先行出擊,只是侵擾作用,每個輕騎兵都配有一套特有的裝備,長刀,長槍,弓箭,缺一不可。
數(shù)萬輕騎兵馬踏西方,先是以弓箭為用,一波攢射過后,便是開始后退。
他們只是試圖打亂他們的陣容而已,并沒有想著直接做到有效擊殺。
隨后的重騎兵,才是真正的大殺器。
“轟,轟,轟!”
沉重的鎧甲,連戰(zhàn)馬身上都全副武裝,因此才被稱為重騎兵。
他們在行動間,竟是卷起巨大的風塵,馬蹄聲也是沉悶地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頭。
而后,那重騎兵猛然加速,直直朝著龜甲陣奔騰而去。
既然你是龜甲陣,那我就用馬蹄,把你龜甲都給踏碎。
戰(zhàn)陣與重騎兵終于碰撞在了一起,單單是重盾,怎么可能會擋的住重騎兵沖鋒的巨大沖擊力呢。
這看起來堅不可摧的龜甲陣,被重騎兵直接撞得不成陣容,那些士兵,都已經(jīng)被馬蹄踏成碎片。
自古以來,對付騎兵,除了后來的***時代,那最有效的方法便是長槊這種兵器,不然,都沒有太強的作用。
這一踏去,一個方陣便毀。
重騎兵一路踏去,輕騎兵等到他們把方陣沖散以后,才發(fā)揮起他們真正的作用,朝著那些散亂的士兵沖去,收割著戰(zhàn)場。
一場教科書般的騎兵協(xié)同作戰(zhàn),徹底教會了這些什么大帝國做人。
盛**在一旁可是看得手癢癢,這場戰(zhàn)爭,如果對面實力僅此而已的話,那壓根就不需要他們出手了,大秦和漢魂軍就任何一個,都能壓著他們打了。這才是華夏的底蘊之力。
這邊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有另外一支西方部隊也是姍姍來遲。
那正是本該要消失在世界的圣騎士軍團,也就是耶穌曾留下的種子之力。
他們雖被稱為騎士,也同樣有著步兵。
他們同樣浩浩蕩蕩而來,數(shù)量七十多萬,但都是精銳中的精銳,畢竟是受過耶穌圣光沐浴過后的圣殿騎士。
不過,真正的圣殿騎士,真的就是騎士,那些步兵則還沒有被升為騎士,只是普通的信徒而已,死后勉強成為圣殿守護者之一,靈魂根本沒有資格進入耶穌那座圣堂。
那些真正的圣殿騎士,明顯是領(lǐng)隊的人,在最前面的那位騎士長,沒多久之前,還帶領(lǐng)著圣殿騎士們和外來者們干了一架,這下又要來和華夏族古軍隊來上一場。
在他們身后,步兵們都是厚重的鎧甲覆蓋全身,手持一把大劍而已。
騎士不過三十萬,剩余四十萬全部都是步兵甲士。
盛**將領(lǐng)似乎也是感應(yīng)到了這股氣息,靈魂之軀的他估計是因為興奮,竟是克制不住激動的心在輕微抖動,身上的鎧甲也是在鏘鏘作響,一股磅礴的殺伐之氣在他身上散發(fā)而出。
終于,他也是有對手了。
他抽刀而出,劍指西南方,指著那股有些強悍的氣息源地,下令道:“殺!”
神駒一聲長嘶,沖殺出去。
身后數(shù)萬騎兵也是沖出,在之后的陌刀隊身上散發(fā)出來的殺氣和威懾之氣竟是比前面的騎兵還要強悍,也是大喊著沖殺出去。
馬其頓方陣和龜甲陣在大秦箭陣和漢魂之軍的輕重騎兵協(xié)同攻擊之下,很快就敗下陣來。
最慘的就是那個馬其頓方陣,他們的方陣像個刺猬,這下可好,真是被射成刺猬了,那床弩威力大,射程還遠,都快把后面部隊都給射穿了。
大秦之軍,收起箭陣,竟是束起長槍,開始沖鋒,戰(zhàn)車開始奔騰,乘勝追擊。
而漢魂之軍也是很快就將龜甲陣擊潰,輕騎兵在后方收割,根本就沒有士兵能在場上活下來,都被擊散能量,消失在天地間。
經(jīng)此一役,所有人都能明白,到底,誰才是當之無愧的戰(zhàn)斗名族。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