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這件事上,李天珍終究是要被動一些的,她也不可能拗得過竹山老道。畢竟說到底,她李天珍要是不配合竹山老道,吃虧的是她李天珍自己。
因此,李天珍縱然有一萬個不愿意,最終還是迫于無奈的給張曉蘭磕了三個頭。
見李天珍服了軟,竹山老道也就沒再捉弄她了。
李天珍磕完頭之后,竹山老道拿著羅盤走進(jìn)了柴房。竹山老道用羅盤在柴房里測了測,然后在柴房的西北角找到了一根搟面杖。李天珍一眼就認(rèn)出來了,這搟面杖正是昨夜他兒子劉大奎用的那一根,也就是插在張曉蘭下體里的那一只。
竹山老道沒有告訴李天珍這個搟面杖為什么在這兒,他只是讓李天珍把這搟面杖丟在紙錢里燒了,然后埋了。
燒完搟面杖之后,竹山老道的法事也就做完了。
不過,在走之前,竹山老道留了一句話給李天珍。
“張曉蘭之案一日不破,劉家一日不寧。”
竹山老道說完便走了。
竹山老道這句話,李天珍聽得出來,他不是胡說的。不過在聽完之后,李天珍還是有些郁悶的。這張曉蘭,活著的時候給劉家制造麻煩,還得劉仁清的命根都沒了。在死了之后,還要來騷擾劉家,這當(dāng)真是沒完沒了了。
李天珍雖然氣,可她也沒有辦法,因為那張曉蘭看不見摸不著的,就算是想揍她,也找不到地方下手。
不過,讓李天珍稍感欣慰的是。這日夜里,他兒子劉大奎沒有再把自己綁著了,也沒有再去找搟面杖來戳自己的那玩意兒了。
就憑這,可以看出那竹山老道做的這一場法事還是有些用的,花那兩百塊錢雖然顯得有些貴,但也沒有白花。
不過,在張曉蘭的尸體被警察送回來之后,還沒過幾天太平日子的劉家又出事了。
那張曉蘭的尸體送回來之后,李天珍發(fā)現(xiàn)那尸體并沒有腐爛,不過對于這個,李天珍也沒有生疑。因為張曉蘭的尸體被法醫(yī)檢驗過,或許是法醫(yī)為了保存好尸體,給尸體上了什么藥,所以沒腐爛。
因為張曉蘭毀了劉家,所以李天珍一看到她的尸體便是氣。在張曉蘭的尸體剛送回來的時候,她沒讓那尸體進(jìn)自己院子,而是找了一片荒地,喊了幾個人,隨便挖了個坑,就把張曉蘭丟了進(jìn)去。
在把張曉蘭的尸體丟進(jìn)去之后,李天珍還順手撿了根棍子,在尸體上狠狠打了幾下。打完之后,李天珍出于憤怒,在填土之前,她把手中那根棍子塞了張曉蘭的下體里。
在發(fā)泄完心頭之氣后,李天珍便讓旁邊的那幾個人開始往坑里填土了。
就在草草埋了張曉蘭尸體的當(dāng)晚,劉大奎居然又去找了根搟面杖,還是像前兩次一樣,把自己綁起來,用搟面杖戳自己那玩意兒。
李天珍看到兒子這樣,便知道肯定是那張曉蘭又回來了。因此,她不得不再去請了竹山老道。
李天珍鞭尸的事兒,竹山老道已經(jīng)聽說了。他知道,這一次,張曉蘭的怨氣遠(yuǎn)比上一次要重。對于竹山老道來說,這一次要想降住張曉蘭,難度可就要比之前大很多了。
當(dāng)然,這雖有難度,但也不是降不住。只要李天珍給的價格合理,這事兒還是可以商量的。
竹山老道這人,因為名聲已經(jīng)擺在那里了,所以請他的人很多,他也不愁客源。因此,李天珍在他面前是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的。竹山老道要多少,她就得給多少。
竹山老道到劉家看了看,然后又去李天珍埋張曉蘭的地方看了看。在看完這兩個地方之后,竹山老道告訴李天珍她得厚葬張曉蘭,不能這么草草埋了。不僅如此,她還需要給張曉蘭披麻戴孝,誠心道歉。否則,劉家必然會繼續(xù)遭受劫難。
正是因為有竹山老道這一番說辭,李天珍才買了個大棺材,厚葬了張曉蘭。在埋張曉蘭的時候,竹山老道在棺材的四個角上貼了四道符。按照竹山老道的說法,只要沒人去妄動張曉蘭的墳?zāi)梗瑒⒓揖筒粫侔l(fā)生什么事兒了。
可是,在第二天早晨,有人在路過張曉蘭的墳的時候,發(fā)現(xiàn)那墳被人挖了,竹山道人貼的那四道符也給人撕碎了。更神奇的是,張曉蘭的尸體居然不見了。
這消息一傳出來,可把李天珍嚇得夠嗆。李天珍沒有辦法,只能再去找竹山老道。竹山老道在看過現(xiàn)場之后,告訴李天珍說張曉蘭的尸體是被人給盜走了,還問李天珍,劉家是不是結(jié)了什么仇家?
很顯然,張曉蘭的尸體失蹤,肯定是人為的。而且,那個讓張曉蘭的尸體失蹤的人,肯定是和劉家有著深仇大恨的。
因為,只要一毀掉那四道符,張曉蘭又可以出來找劉家的麻煩了。雖然現(xiàn)在無法證實張曉蘭的性命到底是誰害的,但是,張曉蘭的死,多少和劉家還是有些關(guān)系的。
更重要的是,李天珍還當(dāng)眾bā光了張曉蘭的衣服,鞭過她的尸。對于死去的人來說,鞭尸可謂是不可忍受的奇恥大辱。因此,張曉蘭是絕不可能饒過劉家的。
現(xiàn)在,劉家要想免去災(zāi)害,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到張曉蘭的尸體。要想找到張曉蘭的尸體,首先得找到那個挖墳的人,也就是那個和劉家有深仇大恨的人。
要是找不到張曉蘭的尸體,劉家很可能就要家破人亡了。
同劉家有仇的人,那可是相當(dāng)?shù)亩唷⑷是暹@人,仗著自己是村長,沒有少欺負(fù)人,占人便宜,奪人錢財。因此,要說劉家的仇家。就單石馬村里,就有十好幾戶和劉家不對眼。
要知道,整個石馬村,也就只有三十幾戶人家,也就是說,整個村子里,至少有一半的人都是劉家的仇家。
這張曉蘭是埋在石馬村的地界,再加上與劉家有仇的也大都是石馬村的人。劉仁清這個村長又管不了別的村,因此別的村的人他還是沒怎么得罪的。因此,李天珍把目標(biāo)范圍縮小在了石馬村之內(nèi)。
劉仁清得罪的人是很多,但大都是些小摩擦,因為一點兒小摩擦就要致劉家于死地,似乎不太可能。
因此,這范圍就進(jìn)一步縮小了。只有那種對劉家恨之入骨的人,才可能干這樣的事兒。
這樣的人,在石馬村有三戶。
第一個是陳寡婦,在土地下戶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84年冬天,陳寡婦的男人死了。在陳寡婦的男人死后,劉仁清便用村長的權(quán)利收回了陳寡婦家分得的五分地,并把那地占為了己有。
在農(nóng)村,土地就是生存的資本,雖然劉仁清還是給陳寡婦留了三分地的,可這點兒地種出來的東西,連糊口都不夠。因此,從那時開始,陳寡婦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不過,陳寡婦這人一向膽小,因此劉仁清才敢那么堂而皇之地?fù)屗耐恋亍R虼耍惞褘D應(yīng)該是沒有膽量去挖張曉蘭的墳的。
在陳寡婦之后,第二個與劉家有深仇大恨的便是李瘸子了。一年前,鎮(zhèn)里要修個水庫,要求每家人都得出勞動力。那李瘸子已經(jīng)六十多了,又是個瘸子,而且還是孤身一人,他家哪里還有勞動力可出。
劉仁清見李瘸子好欺負(fù),便告訴他出不了勞動力就出錢,于是強(qiáng)行把他豬圈里的大肥豬牽了一頭出來,拿去賣了。至于那賣豬得來的錢,則被劉仁清揣進(jìn)了自己的腰包。
那李瘸子走路都一拐一拐的,因此,他應(yīng)該也不會是那個去挖出張曉蘭的尸體的人。
現(xiàn)在,就只剩下最后一位了。這最后一位出場的是張三,在李天珍看來,挖走張曉蘭尸體的,最有可能的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