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怡和橋金源下樓,“對了,楊隊來了。”
“嗯,知道,早上我們一起過來的。”金怡整理好手中的資料,向楊樂的車子走去。
“我們今天去張予家?”橋金源看向金怡。
“好啊,張予家的地址問到了嗎?”
“在我手機(jī)里了,糟心,也挺遠(yuǎn),又不讓把他們傳喚來,真愁人。”橋金源說著,一腳踢開腳邊的小石子。
“等到豆豆家長忙完家里的事估計就該來了吧,再說了,孩子們都已經(jīng)交代了,剩下的也得看檢方那邊。”兩個人說著,走到車子旁。
“楊隊,頭午我開吧,我知道地址,挺遠(yuǎn)呢。對了,你今天不去鄒偉那了?”橋金源打開駕駛室的門,楊樂下來。
“我上鄒偉那干嘛?”楊樂詫異。
“你昨天不是說你……”橋金源忽然明白過來。
“我是不想伺候公主,明白了吧。”
“哈哈,明白,我昨天也想跑了,可我沒地去啊。”橋金源說著,咯咯一樂。
“對了,小金,剛才沒講完的接著講啊。”
“哦,就是……我們講到哪來著?”金怡這記性也是夠嗆。
“講到小時候虐待小青蛙,和小動物的人,該長大了。”
“哦,對,楊隊,你覺得他們長大了會怎樣?”金怡看向副駕駛的楊樂。
“怎么樣?成了漢尼拔那種人,殺人?吃人?”楊樂回頭看向金怡。
“沒有,他們剛開始看起來都是正常人,而且還是社會精英,有的是律師,有的是教師,有的是公司的骨干。
舉其中一人的例子,他叫斯基普,家庭條件非常好,他小的時候喜歡用剪子戳死青蛙。十幾歲的時候,就盤算自己能從父母手里繼承多少遺產(chǎn)。
他們這種性格的人,都具有比較強(qiáng)的行動力,并且非常喜歡冒險。同時他們也很懂社會的規(guī)則,所以直到他長大,在別人的眼里他都活得很好。
他順利的考上大學(xué),娶了一名家境富裕的女孩,雖然他并非真心愛這個女人,但是他知道這個女人會包容他沾花惹草,她的家庭會給他的生活提供助力。
他的人品存在嚴(yán)重缺陷,他努力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刺激,他喜歡利用自己的職權(quán)操控他人,要是有人不服從他的控制,他就會恐嚇、攻擊別人,甚至斷送別人的職業(yè)生涯。”
金怡說著,車子遇到紅燈停下,楊樂笑著回頭看向她說道:“你說的怎么好像大多數(shù)的成功人士呢?”
“不排除他們中有無良癥人的可能性啊,那些喜歡控制下屬,喜歡強(qiáng)迫他人不達(dá)目的不罷休的人,都有無良癥的潛質(zhì)。像有些喜歡潛規(guī)則的人士,就是無良癥患者,說到底,是他們的大腦,和我們正常人的大腦不同。”
“不是精神病么?”楊樂看向后視鏡里的金怡。
“精神病人就是大腦機(jī)制壞掉的人啊,大腦是人的中樞系統(tǒng),大腦壞掉,分泌的化學(xué)物質(zhì)就會影響人的精神狀態(tài)和舉動。
就像抑郁癥人,也是大腦機(jī)體損害的體現(xiàn),他們嚴(yán)重時需要服用藥物或者進(jìn)行電擊治療。”
楊樂笑了笑,“我還以為抑郁癥只要和人嘮嗑就能好呢。”
“和人嘮嗑是為了緩解情緒,人的情緒好了,大腦會分泌對身體有益的化學(xué)物質(zhì),自然也體現(xiàn)在人的狀態(tài)上。
但很多嚴(yán)重的人是需要進(jìn)行機(jī)體上的治療,像很多精神病人,他們的大腦成像就和正常人不同。”
楊樂回頭看向金怡,“那你剛才說的那些無良癥患者,他們的大腦成像和正常人一樣嗎?畢竟他們多數(shù)時候看起來是正常人啊。”
“他們的思考機(jī)制與我們不同,比如說正常人你提到食物和愛人,他們大腦里亮的部分是情感區(qū)域,但無良癥患者,他們亮的是計算區(qū)域,是在正常人做數(shù)學(xué)該亮的區(qū)域。
就是說,他們沒有感情。”
“我還以為沒有感情就是種說法,沒想到是真的腦子有問題。”楊樂驚異。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啊!”橋金源在一旁感嘆。
“楊隊我問你個問題。”金怡向前靠了靠。
“假如你有一只很可愛的小貓,你出門前為什么會給它喂水喂食?”
“這不是廢話么?不喂不就餓死了么。”
“嗯,一只貓而已,餓死了有什么問題呢?”金怡看向楊樂。
楊樂好像身上冷一樣摸摸肩膀,“別說的這么嚇人,為什么給小貓餓死,那多可憐啊。”
“楊隊給你把刀,再給你只流浪貓,你會用刀虐待貓咪嗎?”
“有病吧,為什么要虐待它。雖然我不大喜歡貓,為什么要虐待它啊。”
“好玩啊。”
“好玩?zhèn)屁啊!這問題是什么鬼,虐待它它多疼啊,多可憐啊。”楊樂無語,不明白金怡為什么問這種無厘頭的問題。
“這就是我們正常人的大腦和無良癥人的不同。”
“怎么說?”楊樂挑了挑眉。
“我們不虐待小動物,不殺害別人,是因為我們能夠感同身受,在看到小動物和人受傷的時候,我們會感覺自己也很疼,一看到別人痛苦,也會跟著難受,這就是良知。”
“難道不都是這樣么?”橋金源插話到。
“不是,反社會人格的人就沒有這種良知,說白了,他們不會心痛。他們不殺一個人,不是因為殺這個人時這個人的痛苦他會難受,而是他會考慮到殺這個人帶來的后果。
殺人之后對自己的工作和社會評價有沒有影響,會不會蹲監(jiān)獄等等,這些后果類的問題,是管束他們的原因。
這也是很多人在犯錯后道歉仍然得不到人們原諒的原因,因為他們根本不是真心對他人帶來傷害而難過道歉,他們道歉的目的是為了改觀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消除社會影響。”
“唉,雖然知道這世界壞人挺多,惡魔遍地走,可是每想到這些,還是不好受。”橋金源小聲嘟囔。
“所以啊,才需要我們啊。”楊樂拍了拍橋金源的手臂。
是啊,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良知,所以才需要規(guī)則來管束那些無良癥患者。
“楊隊,你們對鄒偉了解多少?”
“怎么說呢,他就是生意比較多,名聲比較大而已。聽說年輕的時候手挺狠,不過這些年都好了,也沒犯過什么事。”
“我聽說過他年輕時的幾件傷人的事,他砍過不少人,還打傷過別人。我覺得,他家是有暴力基因的。”金怡看向楊樂。
“所以你認(rèn)為鄒飛然也有問題?”
“暴力基因遺傳,不排除這種可能。要不然,他為什么讓趙子同捂死豆豆。”
“趙子同捂死的,是受鄒飛然威脅?”楊樂對昨日的審問不知情。
“嗯,鄒飛然當(dāng)時踢了趙子同很多腳,還打過他。并且恐嚇趙子同這件事不許和家里人說,不然就把他按進(jìn)酸菜缸。”橋金源接話到。
“鄒偉這家人啊,奇葩哈。”楊樂說著,摸了摸下巴,嘴角露出一股痞氣地看向窗外。